APP下载

生态安葬破旧俗

2018-03-11肖大熙

当代贵州 2018年51期
关键词:黔西县火化殡仪馆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见习记者 / 肖大熙

“殡葬改革是黔西县民政工作的难点之一,但再难也要改。”黔西县民政局殡葬管理局副局长魏生奎说。10多年前的黔西县城区,如有人家办丧事,道路上必然鞭炮连天响,长长的送殡车队挤占大幅车道,严重时会影响人们出行。其次,一个墓地建设占地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严重浪费土地资源。

2004年,黔西县民政局启动殡葬改革工作,将原殡葬管理所升格为殡葬管理局,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用两年时间建成黔西县灵云殡仪馆,投资3000余万元,占地232亩,其中殡仪馆50亩,配套建有殡仪服务接待大厅、吊唁厅、火化车间、骨灰堂等服务设施。绿树成林、整齐划一的“椅子山公墓”182亩,完成节约土地生态殡葬基础设施建设。

工作推进,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是前提。尽管殡葬管理局全员出动,逐户宣传生态殡葬,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但自2004年以来,每年仅3%的火化率,让黔西县殡葬改革工作收效甚微。

2015年,黔西县召开全县殡葬改革推进大会,坚决推进文明、绿色、生态殡葬改革,将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作为试点,强力推进集中治丧、火化、安葬。同时,通过制作悬挂殡葬改革宣传条幅和发放宣传手册、印制标语展板、流动宣传车、开展万人签名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并利用春节、清明节、殡改宣传月等重要节日进行集中宣传。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深化殡葬改革、规范文明丧葬、致全县人民的公开信》10万份,发放《黔西县殡葬管理宣传手册》5万册,制作固定宣传标语千余条。全县逐渐形成节地环保、厚养薄葬的文明丧葬新风尚。

同时,黔西县进一步完善以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健全生态安葬奖补制度、殡葬救助制度,逐步形成殡葬定额救助标准化、救助群体扩大化、救助对象生态化,搭建民政救助大平台的“三助一平台”惠民体系。采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进行安葬所产生的基本殡葬费用由公墓单位直接减免,每季度由财政资金据实结算,有效减轻群众的丧葬负担,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自2014年实施惠民殡葬政策以来,为全县符合救助条件的9886例殡葬服务对象解决救助金921.45万元。

救助对象也从城乡“低保、五保、重点优抚”等特殊群体,延展至辖区内的困难家庭,2018年救助金额达800余万元,覆盖人群由困难群体逐步向户籍居民和常住人口扩大,减免项目由基本殡葬服务向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延伸。共计为2000余名节地生态安葬的特殊困难人员减免基本殡葬费280余万元。

秉承惠民生态殡葬理念,黔西县已形成殡仪馆、火葬场、公墓“三位一体”殡葬模式。图为黔西县椅子山公墓。(黔西县民政局供图)

此外,黔西县在椅子山公墓规划8000余个墓位作为生态安葬区,设经济葬、草坪葬、深埋等葬式供丧者家属选择,部分区域为免费节地生态安葬墓区。规范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实现节地生态安葬。逐步加大农村公益性公墓的投入,在已拨付200万元作为公墓建设经费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拨30万元。

“秉承‘变黑白为彩色,化丧葬为幽居,借风水成风景,建公墓如公园’的惠民生态殡葬理念,目前,黔西县已建成‘殡仪馆、火葬场、公墓三位一体’殡葬模式,城区实现遗体火化率、骨灰集中安葬(存放)率、集中治丧率三个100%。”魏生奎说。

猜你喜欢

黔西县火化殡仪馆
印度新冠病亡者激增 民众露天火化遗体景象凄惨
乌江源百里画廊
作品赏析(3)
浅析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去殡仪馆
魂锁殡仪馆
12年,他送上万的宠物最后一程
黔西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现状分析与思考
殡仪馆里的笑声
殡仪馆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