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推动民政事业健康发展

2018-03-11安通

当代贵州 2018年51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民政全州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安通

黔东南州民政系统全面实施民政兜底脱贫工作,精准认定城乡低保对象,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充分发挥了“低保兜底一批”助推精准扶贫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黔东南州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在保障基本民生、发展社会福利、做好做强慈善事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筑牢贫困群众保障防线

“家里面4个人中我是二级残疾没有劳动力,还有一个小儿子才12岁在读初中,家里面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今年低保提高后每个月都有570元,帮助解决我的生活困难,政府还购买了10头猪仔给我来养,帮助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谈起现在的生活,丹寨县雅灰乡雅灰村村民石而都感慨地说,“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低保政策解决了家庭实际困难,让我们的生活更好。”

2011年,黔东南州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以市(州)为单位统一制定和调整城乡低保标准的工作机制,城乡低保工作走上了全州一体化和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018年年初,黔东南州民政系统全面实施民政兜底脱贫工作,精准认定城乡低保对象,加强农村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易地扶贫搬迁与社会救助的衔接工作,有效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水平,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落实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社会兜底脱贫一批,充分发挥民政兜底脱贫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的职能作用,彻底兜住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最后一道防线”。

此外,黔东南州民政局扎实开展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各项工作,助推健康扶贫。截至目前,开展临时救助19.91万人次,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38亿元。向贫困患者发放医疗救助金10.01亿元,累计救助460.62万人次。2017年在全省率先以州为单位创造性地开展“两保一孤”人群保险工作,惠及全州14.4万贫困人口,共理赔全州“两保一孤”保险1235件,累计支付保险理赔金993.37万元,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充分发挥了“低保兜底一批”助推精准扶贫的作用。

养老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近日,一辆辆贴着“爱心接送车”的车辆从岑巩县福利中心缓缓驶出,准备迎接五保老人入住新家。

“遇到好政策了,这里的条件各方面都好的很,房间里面有电视有家具、还有专人照顾,这些都是党对我们的关怀。”今年86岁的杨银珍一直住在岑巩县羊桥乡敬老院,半身瘫痪,长期卧床,为了让老人安享晚年,岑巩县安排老人住进了县福利中心。据悉,此次爱心车队分别从岑巩县各个乡镇共接送39名五保老人入住县福利中心。其中全失能人员7人,半失能人员6人,全自理人员26人。

和岑巩县一样,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黔东南州其他县市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榕江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聚焦弱势群体,始终把养老机构建设作为“兜底”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落实,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投入资金1661.3万元,新建了拥有床位260张的榕江县社会福利中心;投资1700余万元新建了12个共906张床位的乡镇敬老院。

“十二五”期间,黔东南州民政局共筹集资金10212万元,新、改扩建敬老院108所,全州共建设农村敬老院143所,已投入使用83所,星级敬老院26所,基本实现了农村敬老养老机构网络全覆盖,为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搭建起了理想乐园。

黔东南州民政系统将每一件民生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图为凯里市社工在社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黔东南州民政局供图)

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州养老事业发展从无到有,由简单粗放到全面发展。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主体、多元发展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40年来,黔东南州共投入养老事业5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亿元,建设各类养老设施892所。社会购买养老护理服务模式日趋完善,建成投入使用养老机构2所,依法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发展。全州特困供养标准由改革开放没有任何资金补助到2018年的10260元/年以上,80岁以上老人津贴制度和优待老人制度实现全覆盖。

推动慈善事业向好发展

2016年6月,家住从江县加鸠镇的女孩小菊(化名)初中毕业考上了从江县一中,却由于家境贫寒,还有一个弟弟尚在读书,父母觉得女孩子没有必要继续上学,决定不再花钱供小菊读高中。

小菊面临着和母亲一样的人生:早早地嫁人生子,或背井离乡出去打工,没有改变,没有希望。关键时刻,州民政局驻村干部主动上门,说服小菊的父母,让小菊去黔东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政班”上学,不仅学杂费可以全免,每月还有生活补贴。

黔东南州慈善总会几年来不断致力于帮助像小菊这样的孩子,他们父母观念守旧,觉得“读书无用”,或者“重男轻女”,不再让他们继续读书。为此,黔东南州慈善总会在2016年启动了“两山慈善‘黔’行班”助学项目,帮助他们多学一些技能,不要重复父母的生活,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黔东南州慈善总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省慈善总会、黔东南州民政局和杭州市慈善总会的帮助和指导下,创建了“慈德圆梦”“阳光驿站”等独具特色的慈善项目品牌。

4年来,“慈德圆梦”助学项目共募集善款300余万元帮助贫困大学生612人,慈善助学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阳光驿站”项目总投入148万元,建设了74所留守儿童之家。

2017年6月,黔东南州慈善总会开始推出“两山黔行”项目,资助在黔东南州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15名加鸠班学生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目前已资助15个月生活费4.5万元,为资助学生购买2.03万元御寒衣服和棉被。医疗救助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救助大病返贫人员46人,帮扶资金19.7万元,援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28个,帮扶资金44.3万元,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改革持续发力,扬帆再次起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黔东南州民政系统将始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将每一件民生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为弱势群体保驾护航,确保全面同步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民政全州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补妆
一图读懂“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
“北京通—民政—卡通”开始发放
黔东南州减免税额首破10亿大关
关于加快民政事业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