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
2018-03-10吴姬红
吴姬红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发展,教学评价应聚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评价与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
一、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与重大意义
新课标改革要求学校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打破传统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桎梏,从以往的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转换为注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全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是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個性化发展,这不仅仅是学校改革的必然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更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实践方法和策略
首先,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学生的体系必然要体现以生为本的价值选择。在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体现在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等众多领域,而这些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基础。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表现在外部的特点、智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所具有的天分、禀赋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个体。正是基于人才竞争的激烈和每个人个性的不同,加之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场所,因此学校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独一无二的潜能。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把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实现对教学主题和学习课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而且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时的困惑、改正学习的错误,从而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次,应重视对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老师作为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已经转变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而教师如何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公正的学习环境等等,这些重要的问题都离不开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系统整体化的学习课堂评价相关的理论知识、树立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正确理解新课标课堂评价的精神,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同时,教师也需要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不断学习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要求学生有独立的语文思维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能力。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允许学生有与标准答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允许学生有创新性的思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
再次,应坚持定性与定量的统一,预设评价和即兴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比定量评价更能反映课堂的教学状况,能够针对变化不断的教学实际进行开放性的评价;而定量评价的评价标准更为客观具体,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只有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综合发挥二者的优势,才能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的质量。预设评价与即兴评价相结合,也就是说在每堂课开始之前,要对教学环节中需要评价的对象、评价内容预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活动,它充满不确定性,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到预设评价,也要做到即兴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准确、公正的价值判断。预设评价和即兴评价相统一,有助于提高课堂评价的技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及研讨会等课堂活动,与其他名师进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课堂评价技能。
最后,应加强师生、生生、家校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积极应打破师生间的隔阂,建立起师生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他们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意见和看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学生的、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模式,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障碍。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进行深入教学反思,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应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能力、身体情况、心理特征,帮助学校实现对学生非在校时间的继续教育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昊昊.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及改进建议[J].教育科学论坛,2006(12):13-15.
[2]辜伟节.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建议[J].基础教育参考,2008(3):4-8.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