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
2018-03-10张淑君
张淑君
摘 要:从一个人呱呱落地睁眼看世界的最初,接触到外界信息最多的就是所看到的画面,到懵懂时所画的图画,都是接触美术的开始。从家庭走向学校,我们心智渐渐成熟,然后到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小学美术就成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对于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也是举足轻重的。针对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意识;能力培养;课堂教学策略
作为认知与学习美术的伊始,小学阶段成了我们美术启蒙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为小学生未来更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美术打下了基础,也是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应是贯穿始终的,在进行美术的鉴赏和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及思维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有趣的教学形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地去认知感受,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提升。
一、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促进交流互动
学生的兴趣与主动学习,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不同的教学方式,会引起学生、家长不同的反响,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被吐槽的主要原因,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如果不热爱课堂,不热爱教学,自然使课堂死气沉沉,学生自然没有积极性,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并且热爱教学,才能带动学生学习;再者,课堂单一式的教学更是会不断消磨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优缺点不同,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去主动了解,并且主动去跟学生交流,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信任。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画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来讲解,然后提问这些物体可以由哪些几何图形组成,来促进互动交流,或者还可以讲解这些几何图形名称的来源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其他的事物,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去感知,然后认知事物,而这种主动感知事物是萌发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二、营造学习氛围,在不同的情境中形成个性化认知与学习
美术的学习是需要去接触不同的事物,并且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感知事物的。蒙克曾说过:“我并不照自然描绘,我要从自然中拿取、吸收。我不是要画现在看到的东西,我要画的是曾经看到过的东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在课堂展示不同的作品来促进学生了解不同的事物在美术中的展现,如不同的花儿、鸟儿、房屋、简单的山水等等一些日常了解的事物,还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外,到校园、公园、森林中学习美术,在这些自然的事物面前感知其之美,身临其境,感受不同的色彩,甚至气味,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而教师机械式的讲解则是过犹不及。
三、正面评价,保护学生个性,启发创新意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有时所画的太过奇怪,教师不能一棒打死,而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渴望赏识认可,因此教师首先应先肯定、鼓励学生,然后再指出不足,才能保护学生的信心和个性,说不定被否定掉的就是下一个梵高的诞生。而且通过鼓励,学生的信心增加,积极性增加,会主动去学习练习,这种积极性可以产生更多的可能性,产生更多创意。比如,在学习画苹果时,有的学生画大画小,有的画成梨,有的画成长方形的苹果,甚至画成像葡萄一样的一串苹果,尽管学生画的线条粗糙,比例不对,教师此时也应多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更主动去学习,而且不指出什么是绝对的错误,这样学生才能更积极地去练习,也许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
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多种创新的形式
美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通过实践感知多样的创新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理论讲解,比如历史来源、作家背景以及一些绘画技术的起源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美术。比如齐白石对于写实的创作及所绘给人的震撼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画板、画笔走近那些真实的事物,比如建筑、山水、花朵等,亲身去感受它们的美,而不只是局限于那些画中的事物,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才能感受到那些画中所要表达的情境。而这种真实的美,能激發学生更多创新的想法、更多的可能性,由他们亲身的感受表达自己所希望表达的情感。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发现美,从感知、认知到自主创作,都是对于创新意识的不断提升。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也是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发掘学生的个性,激发其潜能,才能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为培养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琳.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的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
[2]姚丽萍.浅谈微视频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9).
[3]马姣.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传承与发扬:以端午节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