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春笋生长与笋芽地下分布深度的关系研究
2018-03-10陈联森
陈联森
(沙县林业局福建沙县365500)
我国毛竹 (Phyllostachys heterocycal cv.pubescens)经营历史悠久,是我国目前经营面积最大、用途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在南方山区的林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南方林业建设的巨大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的有力依托。在福建省中部的毛竹产区,民间有 “鞭深长大笋”的说法,笋芽长在竹鞭上,也就是说出笋直径与笋芽深度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当地部分乡镇大力推行毛竹林深翻经营活动,意欲通过深翻加深土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增加毛竹笋的直径,进而提高竹笋产量及竹材直径。目前,已开展了毛竹鞭根系统在土层中的分布规律[1]、垦复对毛竹林土壤及竹株生长的影响[2-8]等研究。为验证 “鞭深长大笋”这一传统的竹林经营经验,本文对山地毛竹林的春笋生长状况及笋芽在土层中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沙县富口镇山氽村,调查林地为40林班1大班1小班。试验地地理位置为北纬26°26′10″、 东经 117°34′25″。 属中亚热带气候, 年平均温度19.6℃,年降水量1 510~1 840 mm,无霜期290 d。竹林地貌为山地,土壤母岩为红色砂岩,海拔610 m,土层厚度100 cm以上。试验林为多年人工经营毛竹林,集约程度中等,试验林面积10.4 hm2,立竹量约2 660株/hm2,毛竹平均胸径9.1 cm,坡向北,坡度25°,主要植被有檵木、杜鹃和五节芒等[9]。
2 研究方法
调查于2015年进行。选择毛竹林经营情况一致的同一个经营户、同一坡面的毛竹林为调查林分。在同一坡向的上、中、下不同坡位随机挖取毛竹春笋100个以上,观测其退笋的数量,逐个测量笋的直径 (中部、带箨)、笋芽地下深度 (螺丝钉至土表的距离)。根据竹笋生长的地下深度,将出笋数量、退笋数量、笋直径分成3组。笋芽在土层中的分布深度分成0~10 cm(A)、10~20 cm(B)、20 cm以上 (C)3个水平,用围径尺在笋体的最大处测其直径。测定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地下不同深度笋芽的春笋直径
地下不同深度笋芽的春笋直径见表1。由表1可见,分布于A、B、C土层中笋芽的发笋直径的平均值分别为8.60 cm、9.47 cm、11.03 cm,即笋芽分布的土层越深长笋的直径越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深度土层间发笋的直径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笋芽分布的土层深度对春笋直径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表1 地下不同深度笋芽的春笋直径 /cm
3.2 地下不同深度笋芽的出笋情况
地下在不同土层深度笋芽的出笋情况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在A、B、C 3个土层深中分布的春笋数量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4.53%、42.60%、32.87%,表明10~20 cm土层中的笋芽长笋数量最多,0~10 cm表层土壤中的笋芽出笋数量最少。这一结果与山地毛竹林根系分布的调查结果一致[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春笋在A、B层土壤中分布的数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均与C层分布的春笋数量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毛竹春笋主要分布在10~20 cm土层中,在竹林经营中应采取措施将更多的笋芽引入这一土层,以增加出笋数量。
表2 春笋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分布比例 /%
3.3 地下不同深度笋芽的退笋量
不同深度土层笋芽的退笋量分析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A、B、C各层笋芽的退笋量占该层出笋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0.53%、36.53%、22.93%,表现出笋芽分布越深其退笋越少的趋势。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B层土壤的退笋量与C层土壤的退笋量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但A、B土壤间的退笋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 地下不同深度笋芽的退笋所占比例 /%
4 小结与讨论
1)笋芽地下分布的土层深度对出笋直径有显著影响,笋芽分布越深,出笋直径越大。
2)从各层土壤笋芽的出笋数量上看,分布于地下土层10~20 cm深的笋芽出笋数量最多,且与地下土层0~10 cm、20 cm以上笋芽的出笋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毛竹林经营中应该将更多的竹鞭引入10~20 cm土层中,以增加出笋数量。
3)从地下各层土壤笋芽的退笋情况看,分布于地下土层20 cm以上笋芽长出的笋最易出笋成竹,而土层0~10 cm的浅层笋芽的笋最容易退笋,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4)试验结果表明,坊间所说的 “鞭深长大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生产实践中,应探索引导笋芽向深层土壤分布的技术措施,以实现多出笋、出大笋的生产目标。
5)本试验调查的竹林为集约程度较低的山地毛竹林,而对于集约度较高或其他类型毛竹林出笋情况与笋芽地下分布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1] 胡超宗,张仁照.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分布规律与竹笋个体发育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1990,7(4):322-328.
[2] 刘广路,范少辉,漆良华,等.不同垦复时间毛竹林土壤性质变化特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3(1):68-75.
[3] 周文伟.垦复对毛竹林鞭系生长影响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5,14(3):30-35.
[4] 丁魏发.毛竹垦复技术初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23-24.
[5] 付金贤,李石玄川,孙杰,等.土壤结实度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7):28-30.
[6] 陈双林,杨清平.散生类竹子地下鞭系生长影响因子研究综述[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4):473-478.
[7] 周本智,傅懋毅.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533-540.
[8] 董建文,张兴正,林德根.不同土壤管理措施的毛竹扩鞭效果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1):37-40.
[9] 夏德全.不同时间深翻对毛竹林春笋生长的影响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6,14(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