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评价新维度
2018-03-09张小敏叶如意
张小敏?叶如意
摘 要 我国应用型本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定位模糊、目标不适切、人才培养与传统大学趋同等问题, 2015年关于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国家政策中对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办学目标等虽然有明晰表述,但在各省的具体试点中仍然面对很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缺乏适切的评价体系。运用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理论,提出应用型本科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代表着新型大学的发展方向,要以新的维度构建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评价体系,即从办学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学科专业与新业态结合、应用性研究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就业和创业竞争力以及服务区域文化影响力等维度开展“基准+创新”的评价模式,推动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34-0064-05
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是从探讨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开始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一批地方专业性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随之产生。潘懋元在高等教育分类研究中把这些院校与联合国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A2类型相对应。这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面对的是同一的学术本位评价体系,出现了定位模糊、目标不适切、人才培养与传统大学趋同等问题。因此,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2015年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省级统筹、协同推进。国内目前已有200多所院校进行试点改革,试点院校在办学定位、应用型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但是,在转型过程中仍然缺失适切的评价体系。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等人提出的,其涉及知識生产模式1和模式2的概念,模式1是指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即知识生产主要是单一学科的,在认知的语境中产生;模式2是指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即知识生产具有应用情境性、超学科性、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等特征[1]。知识生产模式与高等教育是互动的,高等教育功能、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等发生了变化,模式2中的质量控制方式、机制变化也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控制的变化,本文试图运用知识生产模式2探讨应用型本科质量评价的新维度。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发展与适切性院校评价体系的缺失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发展中三种质量观冲突交织的质量文化
目前,我国对应用型本科办学实体的认定,基本包括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这些院校办学历史短,大部分是1999年后升格为本科。一部分地方院校办学时间长些,一般是20世纪80年代从专业学院扩建成多科学院。2015年,国家政策推进转型的试点院校中,有些省份把师范大学也列入其中,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陈峰认为,应用型本科转型是指“将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成为直接融入技术进步过程和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和地方、行业、企业共同成长的新型大学”[2]。这就意味着我国对应用型本科的认识超越了过去的观念,国家、地方和院校开始倾向于把应用型本科建设成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大学模式。这一转型理念,具体到某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浮现出三种质量观冲突交织在一起的质量文化:一是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冲突,主要出现在讨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时,认识论追求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连贯性、基础性和学术性,政治论追求学科教学和研究的选择性、模块化和专业性;二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质量观的冲突,精英教育主义者认为大学应该是精英教育,对现实中所教学生和教学效果不满意,充斥着对学生和教学质量下降的排斥情绪,大众教育主义者能迅速根据学生的来源和基础做出调整,提出适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改革,以及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标准,但教学改革受精英主义束缚和排斥;三是学校地位质量观的冲突,从分层理论角度来看,对应用型本科地位的认定从非大学到模糊地界于大学与非大学间的,在招生和大学资源分配中,处于第三、四批的大学或学院,因此,学校内部存在着顽强的争地位的质量观,表现在追求统一的国家评估指标、院校排名、各种学科专项项目的争取、向传统名牌大学看齐等各种质量观的冲突上。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发展中面对的评估体系多元化和不适切
由于我国应用型本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定位模糊、目标不适切以及指向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存在不同的质量文化冲突,面对外部评价更是多种评估并存。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其在办学过程中需面对邱均平专业排行榜、武书连排行榜、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本科高校审核评估、学位授予评估、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毕业生起薪排行榜等。目前这些评估体系基本是按传统学术型高校设置指标,缺乏应用型特征。以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方案(试行)》为例,其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教学质量七大项,许多指标不适用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比如:在师资队伍方面,二级指标涉及的师资队伍结构只关注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等,没有体现“双师双能”要求和专兼职教师的结构等;在教学条件方面,设置的是实验室和图书馆面积与图书数量的指标要求,而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多需要设置学校的校企合作情况与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指标。同时,需要分类评价的是,在现行高考体系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生源与研究型大学不在一个起点上,社会评估如果采用一些综合排名就无法对应用型本科给予有效评估与激励。而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中的四个办学契合度更没有在现有院校评估中得以体现,“四个度”是指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度,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毕业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现状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与高等教育的持续变革
在探究应用型本科发展逻辑的过程中,大部分分析是从高等教育分类理论切入,分类理论解决了院校的层次纠纷,但对应用型本科的内涵发展还缺乏内部逻辑分析。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高等教育发生三重变化的背景下,大学知识垄断的局面被打破,高等教育大众化,知识生产的功利化,吉本斯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的知识沿革,提出了模式2的概念,用知识生产模式2的特征可以对新型的高等教育形态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与模式2的现实表现
当代知识生产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无论在自然科学和技术,还在社会和人文学科,都在经历这种变迁。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等人将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称作模式1,新的知识生产方式称作模式2。知识生产模式1是在认知语境中进行,按照某个特定学科的操作规则进行的问题处理,是由统治着基础研究或学科的认知及社会规范所规定的。知识生产模式2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知识生产的弥散性。高等教育的扩张使受到专业研究训练的人数急速增加,这点从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进程可以体现。美国从二战后到现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4%飞跃到90%左右[3],其他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也在加快,这些急速增加的合格毕业生就业范围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有的甚至用研究知识建立创新型企业,因此,知识生产弥散在大学以及大学之外的企业、政府研究院、智囊团、研究所等。
其次,学术市场化倾向。知识生产模式2中专家知识与需求方的互动呈现市场化特征,作为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公司面临不断增加的国际竞争压力,必须引进新技术或者参与到包括大学、政府、其他公司的复杂合作机制中,这种新的方式使大学、政府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实验室都要遵循新的游戏规则,也必须适应新的挑战,每个专业知识与公司的合作供给和需求都是市场机制调节的结果。
第三,技术知识作为知识生产的“黑箱”被打开[4]。吉本斯认为,技术知识是编码知识与默会知识的混合,技术知识是问题导向的知识,随着技术人员的从业环境而发展,技术知识是在职业共同体中产生的,更多地是在大学之外的公司、企业、商业机构甚至政府治理中产生和发展的,大学和学院开始聘请这些有从业经验的人员进入相关教学领域,就如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中提到:应用度较高的学科的许多概念和理论源于实践,这类学科体系的构建倾向于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由实践推动理论的方式形成,即遵循着“由下至上”的路线[5]。
(二)知识生产模式2与高等教育的持续变革
当代社会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产业演化(新兴产业的生成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等教育的持续变革业已形成一种互为动力、相互推进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进而为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协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首先,知识生产模式2与高等教育功能的多样化。吉本斯认为,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互动的,其中一大转变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多样化[6]。正如吉本斯分析的一样,从1945年起,知识生产、知识传递和知识扩散的机构大幅增加,大学以及类似大学建制的高等教育、专业团体、政府和公司研究开发实验室、咨询机构和智囊团、非政府组织和其他游说团体大量增加,并持续创造他们自己认可的市场。因此,出现了知识生产和传播机构功能的多样化,从最为抽象的研究到最为实用的培训同时存在于高等教育系统中,由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也愈加激烈,在此现象中,出现了高等教育的分类论,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比如美国,出现了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法,英国的双轨制模式,德国的专业学院模式等,用于解决高等教育目标的日益模糊和多样化。
其次,知识生产模式2对大学学科发展的影响。知识生产模式2的首要特点是在应用情景中生产知识,这种知识生产是更大范围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种知识被希望对工业、政府或更广泛的社会中的人有用,因此,在模式2知识生产的过程产生了跨学科的概念。吉本斯认为,跨学科性有四个特征:跨学科性建立的框架是引导解决问题的、包含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要素、成果的传播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实现、跨学科是動态的[7]。随着知识生产模式2的出现,大学在划分和安排学科教育时经常面对一些新知识新科技无处安放学科的境况,一些其实是科学前沿的新知识被当作“非学科”处置,相关研究项目也被认为是“非学科”的,这个观念和过程在大学持续了很长时间,模式2的知识生产现象最早都是“非学科”性特征,跨学科概念的出现使知识生产模式2在大学得以有合理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出现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吉本斯认为,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再被文理所垄断,那些传统的核心科目已经被不同层次的专门职业教育所覆盖[8]。因此,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日益多样化。
第三,知识生产模式2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吉本斯还分析了知识生产模式2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一是学生群体的变化。学生来自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大部分毕业生不再从事领导工作,而成为广大工薪阶层,服务于公务员队伍和私人企业[9];二是教学与研究的张力。研究领域中知识生产的加速导致知识的短时性,因此高等教育教学中训练思维的传统被弱化;三是问题导向的研究日益增长;四是问责制的拓展,高等教育呈现受国家、社会和学生、雇主等不同利益相关者问责的趋势;五是教学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六是高等教育经费的变化,高等教育经费从单一的国家拨款,发展到地方财政、各个专项拨款和单项拨款、以及与地方合作的任务性拨款等多元拨款模式。这六大转变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也瞬间多样化,传统的老牌大学、新大学、城市大学、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均进入高等教育范畴,有些国家谓其名曰“第三级教育”[10]。
三、知识生产模式2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评价新维度
知识生产模式2与高等教育的变革是互动的过程,依据模式2的要求,高等教育系统中必然会出现一种新的形态用于回应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模式2的质量控制对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式和新维度,运用模式2中高等教育新变化和质量控制新维度,构建应用型本科评价新维度,是寻求应用型本科发展内在逻辑的起点。
(一)知识生产模式2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职能持续变革的新要求
知识生产模式2对高等教育变革提出了新要求,学生入学背景的多样化、學科的变化以及应用情景研究的日益增多,要求高等院校迅速适应变化的社会需求,这些也与国家政策对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要求相契合,即要求应用型本科在转型中做到三个对接: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11]。因此,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和转型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相应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职能、基本特征和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突出应用学科建设和研究。吉本斯认为,模式2在应用情景中的研究与应用学科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例如化学工程、航空工程或计算机工程等[12]。因此,大量的模式2知识生产与应用学科更为紧密,按照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观,从认识论导向,学科可划分为硬学科和软学科,细化为四个领域,即硬纯领域、软纯领域、硬应用领域和软应用领域。应用学科包括应用硬学科和应用软学科,应用硬学科是指技术学类学科,比如机械工程、临床医学,具有目的性、重实效即以产品或技术为目标,关注物理环境的控制和运用启发式方法,使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判断标准是目的性和实用性。应用软学科是指应用社会科学,如教育、社会管理等,具有实用性、有用性特质[13]。按照这个原则,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的学科专业架构中应用学科占比较大,因此,推进应用学科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的一个重要职能。
其次,通过人才培养改进和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知识生产模式2更多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解决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现实问题又高于现实问题,因此知识的传播也需要建立在实践模拟过程中。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本科的知识传播主要是在对元知识、元原理理解基础上的应用,主要培养能将知识和原理应用于企业和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使实践要素纳入人才培养过程是关键。
第三,在区域协同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型大学追求基于尖端高科技的协同创新,比如与类似微软、苹果、亚马逊等基于高新科技的公司建立协同创新项目,甚至创立类似的高新科技公司,应用型本科推进的协同创新更多是基于所在区域的科技创新需求,建立一批在应用领域、服务领域有所创新、发明或商业模式改进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也可以自己创办协同创新企业,这类协同创新共同体或公司在区域发展中能起主导作用,并且为当地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提供科技和人力支撑。
第四,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应用型本科的社会服务职能体现在为企业和社会解决具体应用问题和提供相应的应用服务,特别是服务于产业链中下端的广大中小企业和基层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承担继续教育的任务,即成为当地科技人员和产业工人回炉学习的主体;通过社区服务、文化服务和宣传,成为当地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者和倡导者,重塑大学中心地位。
第五,打造不同特色的新型办学模式。知识生产模式2也伴随着知识组织管理模式的变化。与研究型大学基于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办学特色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打造新型大学办学模式,例如有的学校可以在机制体制上有突破,有的学校可以在课程开发上有特色,在学生入学和学习方式上有突破,有的学校可以在创新创业上有标志性成果。
(二)知识生产模式2的质量控制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评价新维度
知识生产模式2下质量控制的新维度是指从传统的同行评议向更加综合的多维度评价转变,这就需要确立新的评估程序,原则是:从知识生产到其市场化,再到其在各种市场的实际绩效,所有干预的策略性措施必须被识别出来,使质量控制得以实施并进行变革[14]。对高校的评价,需要从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的框架下走出来,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吉本斯特别分析了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中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提出:在模式2情景中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更复杂,因为高校会涉及到不同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使命,混合学科的框架持续扩展,以问题导向的研究日益伴随[15]。因此,建立新的质量保证体系成为必然,比如英国高等教育建立的基准框架,围绕着质量保证的元素也日益复杂和增加,不同的知识生产和传播要求需要不同的质量保证框架的[16]。
鉴于应用型本科的上述职能和特征,对应用型本科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模式2中质量控制的全程干预为原则[17],在评价体系构建中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原则,包括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匹配度,人才培养的职业度;二是学校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盟性原则,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政策支持力度,与当地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力度;三是推动当地社会文化科技文明发展的贡献原则,包括社会培训、继续教育和社会服务,运用新型学习模式开发课程,创新学习环境等;四是学校开拓新局面和新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办学机制创新,国际化程度、树立品牌能力和治理模式改革创新等。具体涉及维度,见表1。具体评价维度包括:一是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契合度。观测点包括学校办学使命、人才培养定位的表述和相关佐证材料。二是学科专业架构的匹配度。观测点包括学校整体的学科专业架构是否与办学使命和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学科专业建设是否体现知识生产模式2中应用情景下学科知识生产的特征。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度。观测点包括是否有鲜明的体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四是科学研究的合作度。观测点包括院校纵向横向课题构成占比,以及产学研合作是否基于知识生产模式2,在应用研究、试验研究、在巴斯德象限和爱迪生象限内推进并取得成效,对科研成果的考核是否与此一致。五是社会服务的贡献度。观测点包括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为中小企业和基层服务的质量。六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可度。观测点包括总就业率、各专业就业率、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七是办学特色的创新度。特色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也可以体现为办学形式、办学机制、办学管理体制方面的特色或创新。
參 考 文 献
[1][5][6][7][8][11][14]迈克尔·吉本斯,卡米耶·利摩日,黑尔佳·诺沃提尼,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陈洪捷,沈文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4.67.5.78.67.4.71.
[2]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16-20.
[3]马丁·特罗.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J].徐丹,连进军,译,谢作栩,校.大学教育科学,2009(3):5-20.
[4]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0.
[9]谢维和等编译.重新定义第三级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10]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教发[2015]7号.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
[12]蒋洪池.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观及其价值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5):93-98.
[13]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 巴斯德象限[M].周春彦,谷春立,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7.
[15]Gibbons, Michael. Higher Education Relevance in the 21st Century[EB/OL].[2018-02-22].https://eric.ed.gov.
[16]Diana Green.What i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Buckingham.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4.13.
[17]Robert D. Behn. Why Measure Performance?Different Purposes Require Different Measur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J]. Harvard University, September/October, 2003, Vol. 63, No. 5.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in the View of New Pattern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Zhang Xiaomin, Ye Ruyi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applied university in China, there are always problems such as ambiguous positioning, unsatisfactory goals, and talent training in the same way as traditional universitie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s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applies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l change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hat applied university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new type of university,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new transformation evaluation system with new dimensions, that i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orient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cipline specialty and new business mod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applied research,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competitiven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service regional culture have promoted the evaluation of “benchmark + innovation” , to promote applied university transformed into a new type of university.
Key words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 applied university; insititutional evaluation
Author Zhang Xiaomin, doctoral candidate of Educational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research associate of Zhejiang Art Vocational College(Hangzhou 310058);Ye Ruyi, research associate of Ningbo Dahongying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