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2018-03-09黎剑虹

速读·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家长

黎剑虹

读小学的孩子,马上就要面临学习写作文这个问题,很多孩子由于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导致一到写作文或者看短文写话时,都会感到很吃力和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孩子写出好的作文,是每个家长需要掌握的一些必备的经验。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巧设质疑,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

二、多注意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

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呢?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需要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在家庭中,家长要主动减少看电视、打麻将、玩游戏的时间,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是一种示范引导。因此,作为家长,就要注意牺牲自己的娱乐时间,多读读书、看看报,或者尽可能多的陪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跟孩子一块看小人书什么的,这样孩子就能慢慢进入读书的那种氛围,自然而然就能多读书,进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三、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第一,要学会默读。默读有几个好处:一是边读边想,有利于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二是速度较快,一般默读要比朗读快一倍;三是默读不易疲劳。默读还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默读有利于记忆。所以,默读是阅读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让他们初步学习默读,具体要求是不出声,不指读。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则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初步学会默读。在进入高年级的时候,则要求做到有一定速度的默读。

第二,学习略读。小学中年级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习略读。对于略读课文,学生应该运用略读的方法,粗略把握文章的大意。

第三,学习浏览。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习浏览。对于浅显易懂的文章,学生可运用浏览方法进行阅读,做到从文章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

第四,学习精读。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要指导他们学习精读。对名篇名著,以及其他文质兼美的作品,要学生精读,力图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

四、结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要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家长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家长错了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