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18-03-09吴凯风

速读·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吴凯风

摘 要:任何一个学科的内容都是源于生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数学也一样。但现实中的数学教学方式知识性太强,缺乏趣味性,没有很好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趣进行结合教学,难免让学生觉得学习过程枯燥无味。本文就以小学数学为例,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入手,简要提出几点实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1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新课标中对数学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了思维能力的锻炼、价值观的形成。这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数学知识规律的同时,有效的将其与生活时间联系起来。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应运而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此同时能更好的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1.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知识严谨,内容枯燥的学科,而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纪,难以对枯燥无趣的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必然不会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成果。但生活化教学就很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点,其尊重知识的来源,还原了知识的本质,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这样的教学方式将课本知识紧密的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让课本知识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同时,还给原本枯燥无趣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命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实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合理运用生活化游戏教学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游戏就很好的迎合了小学生好动爱玩的个性特征,游戏能很好的调动学生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带着极高的兴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将本就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悄悄的藏在“游戏”中,建设一条让学生乐学、爱学的途径。所以数学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游戏结合起来,增添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教学中,从刚开始进行10以内的加减教学时,可以利用小彩棍设计一个摆数字的游戏,让学生用五颜六色的小彩棍自由的摆数字,通过回答摆放每个数字需要的小彩棍数量,以及添加或者移除一些数量的小彩棍,这些数字之间发生的数值变化进行加减法教学。

2.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因为其能很好的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和形象。从创设情景开始,建立数学模型,再对其进行解释和应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将生活性和现实性的信息融合进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加减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生活情景让学生思考:假如明天我们要到野外郊游,你们想带什么零食?分别得花多少钱?一共花多少钱?如此生活化的情景,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在生活内容将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化的同时,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2.3善用生活化语言开展教学

针对数学这门知识较枯燥,且偏重抽象化的学科而言,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学生理解知识的难易程度。因此,教学语言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生活化语言教学就是一个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手段。例如,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的“利息”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用机械式的语言向同学们解释储蓄、本金的含义,必然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教师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互动式提问,“老师现在身上有1000块钱暂时不用,放在身上或者家里都不太安全,你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处理这些钱好吗?”这种带有求助性的互动提问法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储蓄。进而“但是储蓄具体有哪些好呢?”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储蓄的含义。

2.4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并被广泛的应用。学习数学知识以便更好的为生活服务,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在完成课程教学后,设计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性质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问题,通过完成生活化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学中,教师在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布置测算教室粉刷面积,或者测算课桌使用面积的作业,让学生们通过测量教室,门窗和黑板的长和宽,运用在课堂上所學的知识完成课后生活化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测算长方体表面积的过程,促进学生消化、理解课堂知识。

3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交流,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秀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关爱明天,2015(2).

[2]王玉宝.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5(16):117-117.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