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研究

2018-03-09田如勇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病虫防治加工技术

摘 要:当人们工作疲劳的时候,喝杯茶能够有效缓解疲劳的状态,头脑变得更加清晰,思路也变得更加宽泛。一杯好茶来源于茶树的良好管理与精湛的加工工藝。本文就茶叶种植管理以及加工技术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探析。

关键词: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26

1 茶叶种植基地与品种

茶园的新建是一项百年大计,因此茶园以及茶叶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茶园园址的选择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认真选择茶园种植地点是获取茶叶高产、稳产的根本基础,不断的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设计,规模化、科学性、良种化以及机械化的管理。茶园通常选址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以及集中连片的红壤与黄壤地带[1]。在茶园基地确定之后,开展种植的时候应该遵循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约15°以上的坡度地带以修建梯田模式为主,梯田的宽度至少为165cm,坡度超过30°的地带已经不适合茶叶种植,否则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茶叶的生长。茶叶种植基地,不管是在平地还是建设梯田,深耕均不得低于70cm。

2 土壤管理

2.1 施肥

茶树在生长期间需要对枝叶进行多次修剪,修剪之后的茶树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来供其生长,所以,必须对茶园进行养料补给,才能保证茶叶的高产、稳产。施肥要根据茶树的树龄、茶叶采集量以及土壤的实时状况进行合理的补充。幼龄阶段的茶树在春夏两季主要采取抗旱与施水肥相结合的方式,秋季的时候施基肥。通常茶树的施肥方法采用穴施、沟施2种。处于采叶阶段的茶树需要更多的养料,主要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为辅助肥料。一般50kg新鲜茶叶的施肥量:氮肥在2.0~2.5kg、磷肥在0.5~0.7kg、钾肥在0.5~0.8kg。基肥在秋季茶叶采摘中耕进行。茶树的生长活动期主要在2—9月之间,这时候采用叶面喷施最好。追肥使用最多的是速效氮肥,比如尿素与硫酸铵等。

2.2 水土保持

茶园一般都是建在山坡地带,坡度发生冲刷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要建立好排水灌溉系统。同时兼种绿肥、盖草以及培土,进而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的养分,抑制杂草的生长,最终实现茶叶的优质、高产。

3 树冠管理

修剪时期,通常自地面以上部分生长相对静止的时候,根系的生长恰好处在旺盛延伸阶段比较适宜,一般在9—11月。修剪程度。处于两龄阶段的茶苗,生长高度已经达到30cm以上,开始分枝生长,可以进行第1次的定型修剪,将距离地面约15cm以上的枝干修剪掉。到了三龄苗阶段的时候,进行第2次修剪定型,将距离地面30~35cm以上的枝干修剪掉。四龄苗的时候,进行第3次修剪定型,将距离地面40~45cm的枝干修剪掉。第1次采用整枝剪,第2次、第3次可采用篱剪。每次修剪的剪口要保持平整,有助于枝干的愈合。修剪时尽可能的将茶树分枝的外侧芽留下,有助于茶树向外侧扩展生长。发现病害枝干及细弱的枝干应当修剪掉。经过3次定型修剪,茶树的基本骨架就可以确定,接下来就可以轻采养蓬。预计茶园在4a后,每667m2茶园的茶叶产量在150~200kg左右,管理方法科学、合理,还能实现逐年增产。

4 鲜叶采集

茶叶的合理采集是实现茶叶高产、稳产以及优质生长的重要措施,假如采集不当的话,会严重影响到茶叶的产量、质量以及茶树的生长态势。及时采、标准采。不同茶树对鲜叶原料采集的要求不同,绝大多数的红茶、绿茶的采集标准为一芽二叶,或者是一芽三叶。高级茶原料标准:鲜叶一芽1~2叶,粗老茶一般为一芽1~4叶。芽叶作为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采茶与茶树的生长本是矛盾的,所以在采摘的时候需要留下一片真叶,在秋天的时候留片鱼叶。

5 加工技术

通常茶叶的加工必须经过3步:杀青、揉捻和干燥。杀青,对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绿茶,在高温作用下,将茶叶中酶的特点破坏掉,阻止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现象,以此来防止叶子变红。同时将叶子内部的水分蒸发出来使茶叶变软,为下一步的揉捏创造条件。揉捏,是茶叶外形塑造的关键环节,通过外力作用使得茶叶成为人们想要的形状。干燥,就是将茶叶中的水分彻底蒸发,修整外形,充分将茶香发挥出来。

6 结语

茶叶是一种长寿型的常绿树种,一次定植之后可以获得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收益。所以,茶园新建是一项百年大计,其中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是成品茶品质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罗泽民.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探析[J].农家参谋,2017(12):106.

作者简介:田如勇(1975-),男,布依族,农艺师,研究方向:都匀毛尖茶的种植、加工。

猜你喜欢

病虫防治加工技术
栀子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