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这美丽的黑色”
2018-03-09郭芷华
郭芷华
自199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张承志的“生命之作”——《心灵史》以来,这部“不像小说”的小说就备受关注与争议。目前已有的研究,多从文本体现出的历史化色彩以及对人道主义的宣扬等角度切入,很少有人谈论这部作品中的“暗夜”书写。可以发现,在张承志作品中常常表达出对于“黑”的迷恋,“在写作《黑骏马》时,我只有古怪的对‘黑的冲动,而写《黑山羊谣》时,我已经提出了关于‘黑的理论。”事实上,“暗夜”与“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谓“暗夜”,并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在时间维度上理解的词汇,它更蕴涵了一种追求、一种揭示,甚至可以与人的内在自我即人格、人性等产生某种关联。历史的因素、内心的信仰,带给哲合忍耶信众的是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而张承志也由于独特的生活背景和多元文化的感染对“暗夜”形成了独特的认识。理解了“暗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灵史》这部作品,更好地理解书中讲述的“哲合忍耶”这个群体,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张承志。
一、“暗夜”下的真理追求
《心灵史》中主要是由“我”来叙述“哲合忍耶”这个团体的发展经过,并以此划分了七个章节。其中无论对于“哲合忍耶”还是叙述者“我”而言,都有着对于真理追求的渴望。
1.“哲合忍耶”
若就作品中的主人公群体“哲合忍耶”来说,“暗夜”在他们生命中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祷告的时间和生存的主要状态,而这几方面都无一例外地凸显了“哲合忍耶”信众心中最坚定的追求——追求真理。这真理,于他们而言,一如在绝望中寻找的希望,是在苦难岁月中的支撑,是在“暗夜”里的一种信仰、一种可以守候的存在。
首先,也是最直观的一点在于,“暗夜”是他们进行功修,向真主寻求真理的时间。伊斯兰教的礼拜在一日内有五次,分别为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其中的“宵礼”正是放在夜间进行的。“清真寺里悠扬有致的念诵在黑夜里传扬”,他们在如谜如墨的夜色里念一些特殊的词句,苦苦感悟和寻求,这是他们与真主之间的密语,强烈抒情的《穆罕麦斯》是他们心中的赞诗。这种生命和心灵之语在循环中被唱响,永无止境。“中国人不擅感情表露,但哲合忍耶却每晚都在用这种奇异的形式抒情”。他们在深夜或凌晨,感悟、寻求、祈祷与真主的相会。这是已经内化在他们的思维和生命中的行为,无需刻意记住,而是自然而然就会呈现的状态。当然,“暗夜”也是他们在白天的潜藏与重压之下唯一可以真正放松心灵真诚祷告的时间。在书中提到关于汴梁太爷马进城的一个奇特现象,据传他在白日里是忙碌的,沉默的,作为奴隶侍奉他的假主人;而在夜间他从来不睡,一人独处,通宵达旦。在这个独属于他的时间和空间里,我想,真诚的礼拜、对真理的虔心的追求,应当是他的选择。其实,不仅是这个少年,对于大多数的哲合忍耶信众来说,“暗夜”是他们难得的身心都能自由的做礼拜进行功修的时间。他们在暗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希望,寻找度过苦难岁月的支撑和内心坚定的守候,而这希望和守候,便来自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暗夜”的相对自由,只是针对白天可能存在的“极度不自由”而言。我们在《心灵史》中可以发现,这一派别基本处于隐秘的暗处,并没有如其他许多宗教一样公然弘法。因此对于哲合忍耶来说,“暗夜”的第二层内涵便在于他们多数时候所处的一种“暗夜”般的生存状态。他们一直在默默地进行着发展着,长期处于被追查和打压之下。他们用特殊的语言所写成的特殊文本,即教内史一类的文书,也只能在内部流传。一段时期内,整个哲合忍耶内部是寂静无声的,似乎隐遁了、消失了,并且一直到满清覆灭,它从来没有暴露过自己的核心组织及教统。当年的历史究竟怎样,我们无法言明,然而哲合忍耶在“暗夜”般的生活中仍然坚持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坚守内心的信仰,这一点大抵是谁也无法质疑和抹煞的。“暗夜”一般的生存状态恰恰锻炼了他们如黑铁般的意志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哲合忍耶对这种“暗夜”般生命状态的接受,甚至是坚守,一方面是出于无奈,另一方面大概也与他们内部存在着的一种独特的生死观有着紧密联系。他们悲观而又孤独,不被外界接纳和理解,只能在“暗夜”中孤独前行。对于生存本身,他们是悲观的,这种悲观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接受。书中提到圣祖马明心的童年是受苦的,处于极端被压迫之下,但是哲合忍耶的民众对于此却毫无特别的记忆,只因为他们所拥有的是同一种童年形式。他们的集体无意识便是生之受苦。然而在这种悲观之外,也透出某种乐观主义。生存的不自由,仅仅是外在的束缚,而心灵和精神的自由才是他们最为崇尚的。《古兰经》指出,真主已经为每个人规定好寿限。生存和死亡是已经被真主确定好的事情,因而,他们接受生,也过早地明晓死,能够坦然接受和面对。而这种坦然的表现便是独特的“向死性”。他们甚至迫切地希望为了心中的真主而奉献自己的生命。因此,殉教在他们看来,应当是从容的、无怨的,“他们在等着敌人,他们已经战斗到最后一息,他们举意在尔德节圣洁的境界中飞向没有迫害欺侮的天堂。……绝望的死守,此一刻变成了一种奇异的希望。”如此的镇定,甚至带有渴求,纵然有着无奈的意味,然而更多的是视死如归。他们要飞向心中的天堂,飞向真主。他们追求真理,向往真理。官军的迫害,在此时倒成了一种成全。他们生活沉浸在“暗夜”中,心灵却在“暗夜”中舞蹈。
2.“我”
对于“我”这样一个叙述者,更是一个感受者甚至自愿成为一个参与者而言,在暗夜中也同样追求着自己心中的真理。“我”在“暗夜”中聆听和思考,追随并依恋着暗夜中的“月亮”。那永恒的真理和坚定的信仰,也是“我”心中的追求。我想,这点相似之处大概也是“我”可以被“哲合忍耶”这个群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吧。在《心灵史》一开篇:“夜里,我走出他家的黄泥小屋。天上星斗灿灿,漆黑而清澄。我抬头凝望,等著启示。”可见,“我”在暗夜中感悟真理,追寻心中的真主,甚至可以说这部作品中所叙述的“哲合忍耶”的发展史大多正是“我”在暗夜中倾听和思考得来的。
在“我”表现出的对于真理的追求中,“月亮”形象值得一提。张承志在这部作品中多次提及“月亮”的意象。“圆月啊,你照耀吧,唯你有着皎洁的本质”。书的结尾又写到“我”在皎洁的圆月升起时追寻和依恋着“你”。在伊斯兰教中,“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和光明的启示。实则,“月亮”在远古时期便是很多民族的崇拜之物。暗夜中的月亮,带给人的是一种光明的力量。有学者指出,在《心灵史》中“月亮成了陪伴受难的人们度过漫漫寒夜的天然光源,象征着一种患难中的温情与爱意,她的启示使困境中的人们在最黑暗的情境下,依然守护着对于光明的渴望与信念。从漆黑的云层中漏下的缕缕月光,象征着绝望中的希望。”“月亮”带给人的是光明的启示,是在“暗夜”般的生存状态下内心的支撑与希望。我想,同样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会使得人们感觉,一切不会因为黑夜的到来而发生终止,还会有继承,还可以有延续。这就好像佛教中的“传灯”,以灯相传,正是以法传人,灯火相传,辗转不绝。而同样,夜越黑,灯越亮。无论“灯”“月亮”,都是“暗夜”中给人带来信仰的力量的源泉,甚至它们本身就代表了真理,因而“暗夜”中的前行,更是很好地表达了对于真理的追求。endprint
二、“暗夜”中的历史真相
“我送走来人,夜深了,夜夜如此。……什么是回族?什么是哲合忍耶?我望着深远的夜空,一连六年,我一直在这样问。”在作品的前面部分“我”即提出这样的问题,且通读全篇,似乎这些问题贯穿了整个文本,不停地追问,不停地思考与感悟,小说就随着“哲合忍耶”的发展流变来一步步追寻问题的答案。
1.隐于“暗夜”的历史真相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真相隐于“暗夜”之中。“恐怖是黑色的。而恐怖里面的秘密则是真正的漆黑。……秘密犹如一块黑色的铁,冷漠无言,坚硬稳重。”一切都像在“暗夜”里发问,一切的答案也只能通过“暗夜”去寻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由于“哲合忍耶”独特的理念以及其生存状态的“暗夜”性导致对于历史真相的缄默和守口如瓶。“关里爷、毡爷、曼苏尔、及无名氏们对于历史的过程本身的淡漠,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他们这种作家来说,只要实现了牺牲殉教的念想,一切就已结束。若是非要回忆过程,他们宁愿编个故事。”可见,这些记录者以向真理献身、实现殉教为最高理想,文字记录的意义在他们看来远不及此。即使有内部流传的《热什哈尔》等一类作品,也是拒绝阅读的。这些教内史都不外传并且几乎不会使用外人可以阅读的文字,《热什哈尔》的作者关里爷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书写,毡爷的《曼纳给布》是阿拉伯文秘藏。记录者的淡漠和拒不外传的理念使得文字记录缺少了真实性,甚至有些根本无记录可言。另一方面,“哲合忍耶”生存状态的“暗夜”性更是使得这个一度“消失”的群体将严守秘密当成习惯与本能。“哲合忍耶”群众对于教内史的保护是本着不外传的态度。无论官方,还是后来者如“我”,如我们,都无法触及到最原本的真相。哪怕鲁迅在世时,甚至顾颉刚住在甘肃时,他们都没有拿出这些秘密钞本,可见其保护之心非常强烈。正是这样的保密心态和真挚的以殉教达到真理的理念,使得历史的真相更像是笼罩在暗夜里,一切都难于知晓。
2.独特的揭示方法一艺术想象
历史真相的难于揭示恰恰使得张承志在《心灵史》中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即“以心试心”的艺术想象,深入“暗夜”、寻求解答,将“哲合忍耶”的生活体验和心灵诉求化为自我的生命体验来书写。这里首先对这种艺术想象的写法做一点说明。作家具象化出一些细节,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近乎是历史的“真实”。例如在《钦定石峰堡纪略》里作家对官方记录和靖远传说中“巧合的时间”进行考证,做出了自己的“判定”,于是进行了所谓的“真相”还原,似乎是为我们展开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他开始“真实”地描画着七月三日尔德节当日哲合忍耶在礼拜中从容赴死的景象。然而我们要知道,这实际是一种艺术化的书写,是作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化想象以心写心,从而为我们进行的一种描述。可以说,这样一种“揭示”是独特的,因为它已经浸入了作者自我的生命体验和价值理念。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这种艺术想象手法的存在又恰好让我们体会到这是一部独特的“小说”,并非所谓纯粹的历史记录。
而作为一部小说,并且是“以心试心”的艺术想象构建的一部独特的小说,作者渴望揭示存在于“暗夜”中的历史真相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这使我们感受到其间存在的一种全知视角。作者在作品里设置了“我”这样一个叙述者。我们知道,书中的人物并不仅是“哲合忍耶”这个大的群体,更有渴望在这个群体中找到皈依并且举意抛弃专业的写法而从宗教角度来介绍哲合忍耶的这样一个叙述者“我”的存在。纵观张承志的创作和心灵路程,从前《心灵史》的心灵游牧和寻找到后来的灵魂皈依,可以说与“我”的心灵路程是契合的。在这一点上,“我”有理由被看成是作家张承志为自己在这部作品中设置的一个发语者。作者赋予“我”的宗教情感和生命体验正是其自身的情怀体现。这样一个“我”也正是在“暗夜”中倾听、思考、举意,然后等待启示。作家对于历史真相揭示的渴望,便同样是“我”的一种期盼。“我”希望能够透过这层“暗夜”般的迷雾,追求到历史的真相。“我要从这种黑色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否则我无法完成这部书。”@这句话让我们清晰地感觉到一种全知视角的存在,更是一种超越性的体现,一种距离的展示。
在上述全知视角下,“我”带着艺术想象积极地去打量和探寻着“哲合忍耶”的世界。而“哲合忍耶”作为一个整体的被观察的对象,包括他们的秘密和教史,其整个世界是带有“暗夜”性的。犹如一个需要去穿越的“暗夜”空间,笼罩在这个世界之上的是一种“暗夜”氛围。他们所经历的血战和各种压迫,不仅带给他们“暗夜”般的生活状态,更带给我们犹如“暗夜”一般的感受。同时,《心灵史》这部书又是以“哲合忍耶”的世界为主要叙述对象,描写的正是他们的世界与经历。阅读整部书,就好像是走进一個被封闭在黑夜里的世界,文字是压抑而又激情的,事件是沉重而又令人深思的。每一代圣徒都在凄风苦雨的生命斗争中挣扎着存活,统治者一次次的清剿活动让他们只能在“暗夜”中潜行。因此,“暗夜”可以说已经构成了《心灵史》这部作品的一种整体的叙事氛围和美学基调。
“暗夜”通常指向的是自我、心灵、神秘、两世、生死等涵义。作者在这里选用“暗夜”作为整体基调,其原因我想既是由所叙述事件本身的沉重性和黑暗性所造成,也应当与作家本人所经受的宗教与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联。从宗教方面来看,苏菲主义多少会影响到张承志的文学创作。苏菲主义的认识论中,“奇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暗夜”通常指向一种神秘化书写,在《心灵史》中体现了“暗夜”书写的神秘性的恰恰是“奇迹”的呈现。“艾台依吐”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当年刽子手问马化龙谁将为其报仇,马化龙给出的答案是四十年后会有人复仇,而四十年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恰恰中了这一神秘的预言。科学的思维不会承认这种“奇迹”的存在,然而在心灵化的艺术想象里,在“暗夜”般的生命状态中,这些“奇迹”是真实发生的,是合理而又不可缺失的。若从文化角度看,张承志显然受到的是多元文化的影响。草原文化、天山文化、回族文化、汉文化等都在其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记。其中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在早期有着浓厚的萨满教色彩。萨满文化,是原始社会以来的“巫文化”在北方地区形成的一个分支,崇尚“万物有灵”。前面提及苏菲主义的“奇迹”概念,而在草原文化中,萨满教预知未来的一种手段是“征兆”描述。对于上述“奇迹”的呈现,在萨满教看来便是一种“征兆”的体现。不仅是《心灵史》这部作品,张承志的其他作品中也多有这种“征兆”描写。《金牧场》里对于额吉的种种“迷信”之举的描写就反映了这样一种草原文化形态。“你的心思我知道,额吉。你和我现在一模一样,我们都恐惧地等着呢。天险一样的雪水河挡住了阿勒坦·努特格,你和我都把这件事看成了一个不祥的噩兆。”青牛之死和松木车被“我”砸碎两件事成了“拒纳”结局的“征兆”。当然,并非仅是噩兆,可以说萨满教是草原人民的精神支柱,它作为蒙古族的底蕴文化而使得蒙古族得到了精神慰藉。“巫”,顾名思义,是诗性而又神秘的,是混沌而又迷狂的。心灵迷狂下的书写,无疑给人的直接感受便是“暗夜”性,充满激情之语,因而张承志在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的强烈抒情的语句也就可以理解了。另外,以蒙古族文学为代表的草原文学中,有大量的祝词和赞词出现,而这些颂词多由民俗化的萨满祭词演化而来,且这类文学通常带有历史化的倾向。这一点,似乎也同样切合张承志这部《心灵史》历史色彩过于浓厚的特点。endprint
三、“暗夜”的深层意蕴
在“暗夜”中对于内心所渴望的真理的坚定追求,对于“哲合忍耶”信众“暗夜”般的生存状态和独特的悲观主义的生命态度的体认,加之多元文化的交互影响,可以说“暗夜”已经浸入了张承志的书写之中。而进一步来看,“暗夜”实际上在更深层次上促成了作家对于自我心灵的洞察与透视。它加强了作家独特的对于生命,乃至信仰的体认。
1.苦难意识与乐观理性
首先,“暗夜”体现出的是一种苦难意识,是一种主动受难和献身的精神追求。这一点较容易理解。整部作品可以说都是在描述“哲合忍耶”这个群体的苦难经历,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哲合忍耶”表现出了强烈的受难精神,他们主动献身,将殉教当成最高理想。他们在苦难的生活潜行,甘愿在尔德节的礼拜中从容赴死,只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抵达真主和真理。这一切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举意成为其中的一员,为了真理而勇敢地献身。前面提及“我”与张承志的联系,作者赋予“我”的宗教情感和生命体验,可以说正是其自身的情怀体现。“我”被这种强大的殉教精神所感染,在暗夜中感悟和追寻,从中更加确立了自我对于生命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也是作家张承志所怀有的。“人生如此短暂有限,生存如此艰难,活着就是负罪。然而……不管你怎样弱小有限,只要你为教舍命,你的血将不会被人洗掉,你的血衣就是你进入天堂的证明。”哲合忍耶献身为教的人生信念感染着“我”,它更使作家张承志从中体味到了一种九死不悔的苦难意识和献身精神。
同时,这种“暗夜”下的苦难意识以及对生命的悲观体会同阳刚的乐观理性之间应当是不矛盾的。我们在前面就分析过,哲合忍耶群众因为过早地接受了死亡的教育,又凭着一份对真主的虔心追寻,因而面对死亡,他们是从容无怨的。而作者也同样没有将自己的情绪沉浸在单一的悲观中,因此作品的层次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于苦难的渲染上,他还在强调一种心灵自由的品格。既不回避苦难,更有对苦难的超越,体现出心灵的净化和崇高。作者赋予叙事者“我”的是一种全知视角,“我”倾听了这个群体内部的悲壮的牺牲故事,然后“我”举意书写,“我”把《心灵史》呈现出来了。“我”被苦难所感动和震惊,而同时“我”又用和我的先辈关里爷等人一样的叙述方式将这种苦难呈现了出来,这种记录,包括我们看到的这部《心灵史》以及书里提到的哲合忍耶的其它教内史,它们的意义在哪里?它们仅仅是教内发展史吗?它们仅仅是为了铭记苦难吗?不!它正是用对于悲壮的牺牲的记忆来化解掉单纯悲观的生死观。所以这种记录就变成了一种工具。这正是作者给我们展现的一种真正高出“悲观”本身的悲观主义精神。它记录苦难,是为了超越苦难,在这种“暗夜”式的对生命苦难的体认中追寻与坚守自我的意志和信仰。“已经是快要破晓了。……一个愈来愈明亮的爱字在空旷的黑暗中,它像寂静中的太阳。”在暗夜之中有月亮,在暗夜之后有太阳。联结着太阳和月亮的“暗夜”成了“我”对于苦难、对于生命、对于存在本身的最大体认,具有深刻性。
2.追寻信仰及其超越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暗夜”同样启示了作者心中对于真理和信仰的理解。张承志“以黑白为一对原色”,他在《黑山羊谣》中便提出“黑”是“高贵、收容万物、启示真知、永恒而美丽”。这难道不正像作家为我们描绘的信仰的价值和意义吗?《心灵史》的最后部分:“我是在漆黑混沌中,在酣甜的梦中吮吸的婴儿。连空气都沉降了,连夜色都凝固了……只有你,只有我,你存在,我活着。”“我”在天地全无的黑暗里深深地感受着包裹于其中的信仰和真理,从而观照和透视自己的内心。可见纵使天地全无,也不能失去信仰的坚守,否则人将无法存活。而“暗夜”的特质正是在于“黑”,对于“暗夜”的描述,正是作家在努力的实践对于理想和信仰的追寻。
当然,这里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信仰”和“真理”在张承志的观念中,并非局限于单一的某种教义,“我”从“哲合忍耶”的发展历程中真正体会到的远超于对这个教派本身的理解。“他为我树立了以人的心灵自由为唯一判别准则的、审视历史的标准。”作者在这里表明的是一种基于心灵自由基础之上的信仰精神,同时也包含对于人道的追求。讲述的是回族的故事,而寻找的却是人道,闪烁的是人、人性、信仰的光辉。这就超越了具体的宗教,达到了真正的理想层面。“不,不应该认为我描写的只是宗教。我一直描寫的都只是你们一直追求的理想。是的,就是理想、希望、追求——这些被世界冷落而被我们热爱的东西。”如此直接的表述更加证明了作家想为我们提供的是高于特定宗教的一种用于追求理想并敢于为信仰牺牲的精神。这种信仰精神并不仅仅发生在教徒身上,还包含任何一个无神论者,并不一定成为某种教徒,只要善良而真诚,人总有信仰的可能。这种信仰帮助我们对抗现实生活中种种物质欲望,而拥有自己纯洁神圣的精神家园。它高于一切的宗教,饱含人性的光辉,并且促使人们抛开了心灵的狭隘,是一种自我主体精神的强大,可以抵抗一切外在于心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生死、信仰,如前面所说并不局限于某个个体或单独的群体、教派,它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更深地去把握人类基本生存方式,去感受到人类精神的展示。因而,信仰书写便能够跨越国界、民族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走进各民族、各宗教成员的心灵世界。而“暗夜”正是这样一种既让人可以正视生死,更能够连接生死和信仰的独特存在,所以,对于“暗夜”的体认和书写的意义正是在信仰和理想层面上为张承志的作品带来了一种超越民族和宗教而具有的世界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心灵史》中的“暗夜”书写真实地体现了人性,它指向了苦难,指向了人的生存状态,更是关联了生命和信仰本身,它有着悲剧性的色彩,却又超越这种悲剧性,强调了一种心灵的自由自在,强化了对理想和信仰的追寻与坚守。张承志曾经在他的《静夜功课》中将“黑夜”作为主要意象,并且提及了鲁迅的《野草》。我们都知道,《野草》多是在“暗夜”中的灵魂絮语,是一种苍凉心境的体现,然而,“黑暗”给予鲁迅的并不仅仅是苍凉,更有启示。那么,于张承志而言呢?他的灵魂中盘旋的“暗夜”精灵,很显然也让他能够更好地直面生存和信仰,让他直面自己的心灵从而做出举意。更可贵的是,当他在直面“暗夜”时,能够站在高于特定宗教的立场上,看到信仰对于人性的重要性,它是人们在“暗夜”中立足和前行的根本,也是这部《心灵史》中的“暗夜”书写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这样一种信仰,它如“圆月”般皎洁,超越了民族和宗派。同样,我们也不应该局限地看待这样一种“暗夜”书写,因为在“暗夜”中正包含了所追求的真理和信仰的启示,它如同一面镜子,帮助洞察和透视自我心灵,将我们引向真正的精神和信仰的自由。
责任编辑 马新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