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经济思想的主体、主题、主张
2018-03-09彭冰琪
彭冰琪
摘 要:秦,战国七雄中最为积弱、落后的国家,内外交困,外部诸侯各国先后实行改革实力不断强大,而秦国内部根深蒂固的旧势力却成为改革变法的严重阻碍。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为从根本上扭转秦国的颓势,先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后升为大良造,分别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对秦国经济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史称“商鞅变法”。本文通过概括商鞅经济思想的主体、主题、主张,深入剖析其经济思想的特殊性,以及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自利;农战论;重农抑商
中图分类号:F0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0-0019-04
一、商鞅经济思想的现实基础
正如任何理论系统的构建必须有着对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即社会矛盾的精准把握,商鞅的改革思想可以说是一套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理论系统。这套理论系统赖以构建并得以在实践中成功运用的基石是其基于现实社会矛盾对民众文化意识形态、经济需要、政治动机的成功把握,并使用理论和制度有效进一步引导文化的进程。
在商鞅的思想体系中,首先认为人是自利的,“天地设而民生之,当此之时也,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其道亲亲而爱私”。{1}其次,随着人口的膨胀和财富的积累,虽然人追逐自利的本性并未改变,但是在每个时代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2}商鞅通过历史沿革的视角精确界定了“当世”人的价值取向和偏好状况,非是仁爱、非是博学而是崇尚权贵。
商鞅关于世人名利的基本命题便是“自利”和“崇尚权贵”。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命题,商鞅设计出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才可以将经济政策、行政手段、法律制度融为一体并自成系统,而且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践。
二、商鞅经济思想的主体
商鞅财政改革思想的主体是君王。
学界普遍认为,商鞅的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且促使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和旧领主贵族之间的矛盾激化,商鞅的废井田、废世禄、武粟仁爵、重农抑商等政策的确打击了旧领主贵族的既得利益,并且扶持了新兴地主阶级,但我们并不能因此便认为商鞅的改革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体。商鞅经济改革的主体,不仅仅决定于哪个社会团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和促进,更主要决定于这场改革站在谁的立场上推行,并由此定义改革的目标及方法。主体视角在这之中一脉相承。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利益相关者,但相比于改革的主体,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得失更像是改革随之而看来的结果而非动力。
商鞅给秦孝公开出的驭民之术便是愚民政策和严刑峻法,强调弱民和酷刑。他说:“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3}在商鞅看来,民和国属于两个范畴,国并非是民的集合体,而是王的国。王的意志就是国的意志。王的意志和民的意志往往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函数。处在战国时期的君主,他们的意志无非是完成君王霸业。而民的意志却并不在此,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民的意志似乎从来与君王的意志不相关。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4}商鞅的政策将民众的意志导向了尊官贵爵轻死,但这样的意志是在辱民、弱民、贫民、重刑轻赏的制度构建中被导向的。民不得不去尊官贵爵,民的“死战”是建立在不战则无爵甚至无食的基础之上。这种被逼迫的意志导向,岂能是其自愿而为。无论是哪个阶级,在商鞅的改革中均一视同仁地壹赏壹刑。虽然严重侵害了旧领主贵族的利益,但改革措施并未给予任何阶级特权。这种辱民和酷刑是所有阶级都不愿拥戴的,所有的民,在变法中均视为草芥一般,都只是为达到君王的目标而被使用的工具。
君王的意志表现为国家意志,国家意志主导着民的意志。商鞅的这场经济改革是以君王为主体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君主在群雄逐鹿中完成霸业。
三、商鞅经济思想的主题
商鞅财政改革思想的主题是变革制度以图国家兴盛,称霸于诸侯。
财政改革思想的主题是与思想的主体一脉相承的。以不同的主体进行的改革对于主题的界定一定不同,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个主题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商鞅始終把国家的“富”、“强”和“王”视为治国的目的。{5}而如何定义“国强”就体出了强烈的君主意志,也是对于改革主体性的最好诠释。
用现代的视角的来看,国家是否强盛有多方面的评判因素,包括经济繁荣、文化实力、军事力量、科技发展程度等等。不同的主体会有对于国家强盛的不同定义。对于民众来说,国家的兴旺意味着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机会和程度增加,与此相关的经济表现是百花齐放,百业繁荣;对于君王来讲,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国家强盛意味着国富、兵强,这与君主在乱世中取胜的利益相一致。正如商鞅所言“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6}国安、主尊和国家的兴旺,{7}都要依靠农战,将农业和战备立于主要地位,而农业是为战备服务的,战备是为霸业服务的。其余一切与农战不相干的生活方式都要遏制,“声服无通于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8}这显然与民众心中国家兴盛的含义不尽相同。
商鞅的经济改革,使秦国的生产力显著增强,有学者便认为社会经济从此走向繁荣。商鞅的政策实为集中生产力于农战,农业设施军事力量得到空前加强,而民众有所需求的其他生活方式和消费均被遏制,“博闻、辩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9}秦国的强大,只可谓兵强力壮,不可谓繁荣。商鞅变法后的国家兴盛是在君主实现其自身利益意义上的兴盛,这个主题是以君主为主体的主题,依然是国家意志强加于民的集中体现。
四、商鞅经济思想的主张
商鞅财政改革思想的主张是遏制百业,强调农战。
商鞅强调君王之道在于“能抟力,能杀力”,{10}即是集中国家力量,最主要的是生产力,避免力量的分散和无用的消耗。在主体和主题的指导下,商鞅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最核心要义在于发展农业和军事,因为就君主的利益而言,称霸乱世是其当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手段就是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的经济基础是农业,所以农战为其改革的核心主张,其它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手段都服务于这一核心主张。endprint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废世禄、废逆旅、重商税、訾粟而税、编户齐民、使民务农、利专于农。其根本目的都指向集中劳动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了使民众能够归心于农,商鞅的改革措施涵盖经济、财税、政治、法律,多管齐下,共同实现劳动力向农业和军事的集中。《商君书·更法第一》中商鞅的每一项变法政策最终目的都指向“草必垦矣”。商鞅的土地和赋税政策变更了落后的生产关系,使劳动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但其目的并非止于打击旧领主贵族的利益,而是提高农业生产,在这过程中阻碍改革的势力就要遭到打击,无论是旧领主贵族还是新兴地主阶级。改革从始至终代表着君王的利益,而非任何一个社会团体的利益。
商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禁末”政策,而这一政策的根本要义在于使民众按照国家意志从事生产,禁止声服、禁止雇工、禁止迁徙、减少官吏、使民归心于农战。可以想象,集中突出农战的政策必然会使得社会经济的结构简化,产业结构单一。商鞅的终极经济目标是使得社会上只保留与农业生产和军事生产相关的必要产业,社会的劳动力充分而且只用于农业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以及军事力量的扩充。
这样一来,其他被商鞅认为是浪费社会财富的产业被抑制,人民的消费需求也被抑制。但是,正如商鞅理论的基本假设所言,人是逐利的,当一个社会的民众只能从事农业或军事,社会上流通的商品大多数也只是与农业和军事相关的产品,民众的劳动生产物,大多归为国有,除了养家糊口,不能用于交换和消费,那么,将剩余劳动生产物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何在?商鞅对于这个问题的对策之一是:“武爵武任,粟爵粟任”。即将民众的生活追求导向尊官贵爵,并且“利出一孔”,规范升官任爵的途径。由此,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和军事作战的动力从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消费转移到官爵名位的追逐。既避免了军事基础的消耗又提高了民众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商鞅给出的另一对策便是严刑峻法,重刑轻赏。商鞅的酷刑之法其重要目的之一在于使游惰之民归心于农。这是用国家强权使民众遵从君主意志的典型做法。这也是与商鞅经济思想对人的趋利性和崇尚权贵基本命题相统一的。
由此看来,商鞅的经济改革是以君主为主体,农战为核心,多种政策相配合,实现国家强盛、君主霸业的全方位变革。商鞅思想所体现的经济学原理以及对于现实意义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五、商鞅思想的经济学原理
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农业是其主要经济部门。农业的发达与否直接制约其人口数量和军事力量。商鞅所言“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11}商鞅认为的“国富”,并非国民财富,而是国家财富。按斯密所言,国民财富是指一国劳动年产物,而商鞅所言的国家财富并非指全部的劳动年产物,而是有利于人口增长、军事扩充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劳动年产物。如农产品、农田水利建设、相关科技、军工产业等,而诸如制作产物、奢侈品等生活消费品都被排除在外。何种产物真正有助于农业扩大再生产和军事力量建设,何种产物是虚假的“国富”只用于无用的消耗,对于这一点,商鞅的理解是坚定的。他说“金生而粟死,粟生而金生”,{12}可见商鞅对于國家财富和货币之间的关系理解也是非常透彻的,在当时战乱背景之下,金银不是财富,真正的财富是可以提供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军事力量增长的实业。
基于商鞅对以上理论的坚定认识,其经济改革的实质,是抑制民众的非生产性生活消费,限制非生产性劳动者和不劳动者的数量,将劳动力集中于农业和军事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商鞅明确提出“禁末”的“末业”,是指包括从事制作和经营奢侈品者以及游说、卖唱等用自身技能换取劳动产物糊口者,甚至善辩的“食客”在内{13}的消耗国家财富而不进行生产的劳动者和不劳动者。他认为这些人属于“游食”者,并不能为国家提供农战所需的财富和技能,而只是消耗国家农产品。同样,诸如奢侈品之类的不必要生活消费品的生产,只是为了满足民众的消费欲望,而不能用于农业或军事的扩大再生产,由此,奢侈品生产者的劳动也便是非生产性的了,而民众用于换取奢侈品的财富不能用于农业、军事的扩大再生产,也同样是对于国家的浪费。所以商鞅抑商禁末的本质就在于抑制非生产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限制交换,将劳动力导向可用于农业、军事扩大再生产的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的提高。
在自然经济初期,劳动生产力有限,人们除果腹之外再无他求,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年产物增多,人口数量增多,劳动分工自然形成,社会产品日渐丰富,民众需求也随之变得丰富,社会生活日益繁荣。可见,人类的需求是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渐演化而出,并非上层构建。民众进行生产性劳动的最终目的之一是非生产性的消费,即对于物质财富的享用和消耗,或者说,那些不能用于再生产的奢侈品等生活消费品,那些所谓的“末业”,正是民众进行劳动生产的最终目的之一。
而商鞅的改革措施可以说是“逆流而行”,将民众的需求进行“上层构建”,遏制百业,强调农战。限制交换,“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将本已经结构单一的劳动生产物收为国有,民众没有用以进行交换的资财,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可以交换来的消费品,同时用官爵名利诱导民众的需求偏好和生产动力,用“重刑轻赏”遏制民众的非生产性需求,将民众变成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战争机器,最终服务于君主意志。
六、商鞅经济思想的现代意义
商鞅的经济改革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为达成特定目标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强权改革,可谓是“战时经济政策”。其突出特点是引导人民需求,集中力量进行扩大再生产,增强军事实力。这种发展模式对于现今有无借鉴意义?
第一,从增强国力方面看,当今世界格局更为复杂,国家间较量更加多元化,军事力量只是其中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竞争、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本国产业结构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随着世界各国民主政治的深化,社会生活和社会政策的主体已经逐渐从君主或者国家转向民众,“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加困难,劳动力向何种产业集中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endprint
第二,单从发展军事实力看,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冷兵器时代,农业生产和青铜器生产等基础产业对军事力量扩充的作用最大,见效也最快,发展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可以有效促进军事力量的增长,也是在当时凸显国力的最直接因素。不过,在当今社会,军事力量增长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信息化、工业化的进步对于军事发展起到更多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推动军事力量增长的最有效手段。而信息化、工业化、科学技术产业的进步要依赖与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充分释放。事实表明,有更多军事领域应用的技术是来源于最初并没有明确指向的科技研发和科学理论的进步。也就是说,通过“上层构建”的单一的产业结构并不能有效满足军事科技的发展需求,军力的增强需要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汲取能量。
第三,从民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来看,现代经济发展的概念外延已经比重农主义、重商主义时期更加广泛,包括服务业在内的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众多产业都已纳入经济发展或者国民财富增长的范畴。斯密所认为的非生产性劳动产物、或者商鞅所认为的“末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象征和目的。商鞅的财政改革思想,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国民需求,把其导向尊官贵爵,但是随着国际环境变得相对稳定,国内人口剧增,军力无所用,腐败滋生,国民寻求显贵的路也被堵死,其需求势必会经历压抑后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生产积极性降低,“游食”之民滋生,倘若此时再加之严刑峻法,则必会官逼民反。
所以,商鞅的财政改革思想需要因时而异,因世制宜。罢黜百业,独尊农战的思想,是在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时期下为达既定目标而使用的临时政策,政策背后的主体、主题、主张,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而且恰当其时。我们肯定其财政思想的进步之处,借鉴其对国际环境、国内的经济的精确把握,但是就其制度本身而言,制度绝非凭空从某一理论产生,而是从现实中产生。没有任何制度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成不变地正确,惟此种现实中产生此种制度,制度需不断生长,又定需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理论是制度的精神生命,现实是制度的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14}
注 释:
{1}{2}石磊译注.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开塞第七.
{3}{4}石磊译注.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弱民第二十.
{5}{7}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82,183.
{6}{8}{9}石磊译注.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垦令第二.
{10}{11}石磊译注.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壹言第八.
{12}石磊译注.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算地第六.
{13}葉振鹏.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49.
{1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60.
参考文献:
〔1〕石磊译注.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叶振鹏.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60.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The Qin dynasty is the most weak and poor country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other countries make successively continuously reform, but the old power of Qin internal deep-seated became a serious impediment to reform and political reform. Xiao of qin in 361 BC, he ascended the throne to fundamentally reverse the decline of Qin, appointed shang Zuo Shu Zhang first, later promoted to Da Liang Zao respectively, in 356 BC and 356 BC, the Qin economy made a thorough reform, history says "shang Yang reform."This paper summarizes shang the Subject of economic thought, Theme, argues that the particularity of his economic thought, deep insight into and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Keywords: Self-interest; Farming War Theory; Encouraging Agriculture Rather Than Trad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