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事件的波澜之设置悬念
2018-03-09范志成林长福
范志成+林长福
悬念是文艺欣赏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阅读、收听或观看叙事性文学艺术作品时出现的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悬挂惦念的紧张心情。如果我们在创作中能合理地掌握和运用这种心理特征,在处理情节结构、安排矛盾冲突时,用各种手法引起读者的悬念,就能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具体来说,就是指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地设置疑团,以此引起读者的关注,使读者产生急于知道结果的念头,而作者却不把结果告诉读者,让读者的念头“悬”在那里,吸引读者往下看,在适当的时候再解开悬念,揭示谜底。
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多种:
一是利用标题设置悬念。如,《这是谁干的?》读者看到题目就有读下去的冲动。
二是利用倒叙设置悬念,先将事件最紧张的片断陈述出来,引起读者期待的心情,然后再陈述经过。如:
张天生沮丧地伸出手,让警察戴上了冰冷的手铐。自从收受别人的第一笔钱开始,他就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屈指算来,从走马上任到今天不过三年啊。(《足迹》)
先從张天生被抓说起,然后再叙述张天生的足迹。
三是打哑谜,陈述时只露出一点点信息,故意不说明白,使读者产生疑问。如:
“王鹏,班主任叫你去。”李丽萍一进教室就对我说。
“叫我?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什么事你自己知道,班主任可是怒气冲冲。”
会是什么事呢?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什么事?作者给读者留下的是哑谜。
四是转换话题,就是中断正在发展的情节,转到其他情节上去,读者必然会关心人物的命运、情节发展,中断的情节就成了悬念。在行文中可不断地抛出疑团,让读者始终带着疑问读下去。如:
一个黑影来到围墙边,一纵身爬上了墙,跳了下去,不久又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一会儿又安静下来。
“吱——”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大门口,车上走下一个提黑包的人。
第一段写一个黑影进入大院后听到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没有接着写下去发生了什么。第二段写的是围墙外的事,读到这里,读者自然会关心围墙内的情况。
五是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设置悬念。如:
天阴沉沉的,警车鸣着警笛,一路开进了家属大院。车上跳下一高一矮两位公安干警。高同志对矮同志耳语了一阵,矮同志望了望四周,接着就“咚咚咚”的上了楼。
民警来干什么?读者读到这里,疑问便产生了。
悬念设置得当,能使文章波澜迭起。
【美文展示】
红色网兜里的红苹果
□陈 蓉
走出学校大门,才发现路灯已经亮了,我匆匆地往家里赶,路过“嗦婆婆”家时,只见大门敞开着,明亮的日光灯下,两个小孩正啃着红红的大苹果。“嗦婆婆”坐在桌旁,一边削苹果,一边和孙子们说着笑着,桌子上还放着一大网兜苹果,那鲜红的尼龙网袋看上去似曾相识。
“这可是稀奇,‘嗦婆婆也舍得买苹果吃。”我嘴里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刚进家门,妈妈就唠叨开了:“唉,你今天没苹果吃,好大的苹果,可惜……”
我赶紧问:“好大的苹果,怎么啦?”
“你妈特意给你买的苹果,丢了。”爸爸说。
“明明用绳子扎在自行车后座上的,也不知怎么搞的,会弄丢了。真可惜,花了好几十块钱呢!”妈妈也沮丧地说。
“后座上放那么多东西,像搬家一样,哪能不弄丢。”爸爸又嘟哝了一句。
我的心猛地一跳,忙问:“妈,苹果用什么袋子装的?”
“就是上次居委会发东西用的红尼龙网兜呀!”
“我知道苹果在哪儿了。”我连想都没想,立刻把刚才路过“嗦婆婆”门口看到的情景讲了一遍。
“算了,几个苹果,值不了几个钱。”爸爸说,“再说,她吃的苹果也不一定就是你妈丢的。”
“怎么会不是,她儿子儿媳都下岗了,她会舍得买苹果吃?”我越想越生气。这个“嗦婆婆”,好歹也是居委会的官,平时,我们走路踢石头,她总是训我们:“走路就走路,不要乱踢,小心伤了别人。”有时不小心撞倒了小孩子,她啰啰嗦嗦要讲好半天:“走路看着点,要爱护弟弟妹妹……”有一次,我和一位同学打闹,推了一下小树苗,她又唠叨了半天:“要爱护花草树木,从小就要养成好品德……”因为她爱管闲事又特别啰嗦,所以我们同学背后都管她叫“嗦婆婆”。想着想着,我不由得脱口而出:“哼,她不是很爱管闲事吗,怎么不管管她自己?她平常一会儿教训这个,一会儿教训那个,全是假的。哼,还要我们拾金不昧呢!”
“小孩子,不要乱讲!”妈妈瞪了我一眼,“吃了就吃了吧……”
第二天放学后,我一进家门,妈妈就拉上我,带着十来个大红苹果往外走。
“妈,上哪儿去?”我挣脱了妈妈的手。
“去了就知道了。”妈妈笑着说。
妈妈带着我,来到“嗦婆婆”家。“嗦婆婆”家极其普通,甚至有些简陋,但墙壁上的镜框却很醒目,里面全是“嗦婆婆”的奖状。
妈妈一边道谢,一边将装苹果的袋子放在桌上。“嗦婆婆”笑了,走进里屋,拿出用红色尼龙网兜装着的半袋苹果,说:“苹果,我这儿有,昨天我那两个馋嘴的孙儿见到我捡的那袋苹果吵着要吃,我就去买了点儿,你看,还没吃完呢!”
这是怎么回事?我吃惊地望着妈妈和“嗦婆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上午居委会的李大爷拿来了这袋苹果,说是王大妈(“嗦婆婆”)昨天下午在巷子里拾到的,但一直都没有等来失主,只好一大早就送到居委会去了。李大爷一看这红色尼龙网袋,知道是咱们这条小巷里的人丢的,于是便挨家挨户地找到了我们家。
原来如此!
点评:
文章在叙事时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方法。第一段“我”看到了“嗦婆婆”家的孙子们吃苹果,一句“那鲜红的尼龙网袋看上去似曾相识”,给读者留下了第一个悬念。第二段用“‘嗦婆婆也舍得买苹果?”为什么“嗦婆婆”舍不得买苹果吃?又留下第二个悬念。回家后听到妈妈说用红色网袋装的苹果丢了,解开了第一个悬念;再通过“我”的口介绍了“嗦婆婆”家的情况,解开了第二个悬念。第二天,妈妈拉着我就往外走,去哪儿?再把悬念留给读者。直到最后,迷底全部揭开。
那么如何设置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呢?
一是注意设伏。所谓设伏即伏笔,就是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有助于作品达到情节发展合理,结构周密严谨的艺术效果。文中有好几处伏笔,但与谜底有关的主要是关于红色尼龙网兜的描写:第一次是“我”路过时看到的,“那鲜红的尼龙网袋看上去似曾相识”;第二次是妈妈说的,“就是上次居委会发东西用的红尼龙网兜呀”,第三次是“我”在“嗦婆婆”家看到的,“‘嗦婆婆拿出用红色尼龙网兜装着的半袋苹果”。因为有前两次作伏笔,所以才使误会更加真实,也为最后揭开谜底作了铺垫。
二是交代。就是记叙中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以使读者了解事件的全貌。文章中有时间的交代,“我”经过“嗦婆婆”家门口时“路灯已经亮”了,实际上是交代“嗦婆婆”为什么没有主动寻找失主的原因。拾物地点的交代,“嗦婆婆”是在巷子里捡到的,李大爷才有可能推断苹果是巷子里的人丢失的,也才可能找到失主。有了这两个交代才能把谜底捂到最后。
三是颠倒时序。为了把悬念留到最后,在安排材料时可以打乱事件发生的时序,把后发生的事情放在前面叙述,把先发生的事情放在后面补充说明。如文中先写妈妈带“我”到“嗦婆婆”家道谢,再补充拾苹果还苹果的经过。
设置悬念时要注意几点:一是悬念设置要自然,符合生活的真实性,不能弄巧成拙。二是要有“设”有“解”,只“设”不“解”,会使读者不知所云,也就失去了设置悬念的意义。三是设“悬”要巧,让人看不出来,揭“底”要“慢”,最好能将谜底留到最后。四是要与伏笔配合使用,光有悬念,没有伏笔,就会失去真实性。五是结局要做到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果谜底揭开后,读者觉得不可能,这种悬念就露出斧凿之痕了。
湖南省常德市淮阳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