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温暖
2018-03-09徐子馨
徐子馨
6月24日 晴
瓦是冷的。
冰凉的一片片,密密麻麻盖住大块屋顶,黑灰色的脸庞。在白墙上突兀兀地吊着,吊在低低的云上。
我出生在这瓦下。
从小看见那黑黑的瓦,不愿接近,甚至觉得它除了避风避雨,别无它用。渐渐随阿婆在村里长大,一次次惊异地看见阿婆,用她的方式,将一片片瓦渲染出活力,充斥温暖。
日出
阿婆一向起身很早,要为全家做早饭。
有时,我便悄悄起身,看阿婆烧粥。她站在锅前,长勺在浓稠的白粥里轻轻搅动,米粒松软下来,腾腾的热气从窗口飘出,传开一片温暖的香气,我跑至屋前,厨房的窗口离门很近,白白的晶莹的热气一直向外蔓延,轻易地便笼上了瓦。
热气是源源不断的,在瓦间缠绕,在瓦上飘摆,于是一大片的瓦便捂热了,带着清晨温度刚好的阳光,在那一角,温热开粥的香气。
幼小的我踮起脚尖去触摸那瓦上的温暖,却够不到,但看着白蒙蒙的水汽,便知它必已被阿婆的粥香捂热了。
日落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阿婆略带疲倦地回到家,一丝疲累爬上她的眉间,却只是恬淡的一笔,阿婆仍要烧七八个热水瓶的水,才能休息。
她在屋前支起炉子,手持长柄的钳夹,将劈好的柴随手臂的挥动,送进炉里。淡黑色的烟刹时笼罩开来,爬上了瓦。
但那烟并不呛人,甚至有些柴香在热水的“咕嘟咕嘟”里,盖上了黑瓦。日落的余晖洒上屋瓦,一屋碎金。混上淡淡柴烟,晕染开一角的温热。那是农村里一天的尾声,瓦上的温暖里,有村头谁家的大丰收,亦有村里哪个姑娘的出嫁,在瓦上,低吟浅唱。
后来,我走进城市,快餐文化的潮水中,我时常惶恐得找不到方向。才发觉那瓦片,不仅因阿婆,因村里人的生活而变得温暖。也正是瓦,庇护了瓦下的人家舒缓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记录着生活的继续、停止,铺展成一条风雨吹不散的小径。
瓦是有情的,因人有情,也让生活恬淡舒缓。黑色的外表下,该有一颗温暖的心。眺望城市万千华丽屋顶,若没了瓦,还能去哪里感受温暖呢?
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7)班
点评:
本文选取的“瓦”意象,充满沧桑感、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且在不断消逝,典型、有厚度有温度。瓦由冷到暖再到冷,既体现了行文思路的转变,也展现了情感温度的变化。结尾的问句,引人深思。
指導老师:张朝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