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对比分析
2018-03-09施金桔张惠月
施金桔 张惠月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在新生儿期,病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其血液循环之中,并且随着机体的成长进行繁殖,从而产生一定的毒素,造成机体的全身性感染。在临床调查中发现,在新生儿时期发生该病,其死亡率较高,且在治疗后,也会对其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1]。在临床调查中发现,该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约14.3%左右,发达国家发病率约1%左右[2]。因此,临床上认为必须加强对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尤其是高危因素的辨别,完善其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因此,临床上致力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研究,希望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新生儿死亡数。在近期的临床研究中,人们发现新生儿败血症可以分为早发型与晚发型,且其类型的不同高危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选取我院收治的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与晚发型新生儿,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与数据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诊断为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28例作为早发组,抽取我院诊断为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28例作为晚发组,其均处于同一出生时间段,即2015年2月—2016年8月。纳入标准[4]:(1)本次选取的所有患儿,均参照2003年《中华儿科杂志》中的新生儿败血症加以诊断;(2)经过血培养加以确诊;(3)排除宫内感染患儿与手术患儿;(4)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家属知情同意。诊断标准:早发型发生时间≤72 h,晚发型发生时间>72 h。
早发组共28例患儿,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2例;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1±0.4)周;发病时间3~72 h,平均发病时间(45.2±2.3)h;晚发组共28例患儿,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1例;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6.2±0.7)周,发病时间72~96 h,平均发病时间(83.2±8.1)h。其中,发病时间与孕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等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两组新生儿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其主要包含:(1)患儿及母亲的基本资料:包括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状况、羊水性质、胎膜早破时间、产前用药等。(2)临床表现:母体是否存在发热、患儿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喂养不耐受、循环及反应差等现象。(3)实验室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分别经t检验或者χ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在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方面比较,早发组发生率低于晚发组,P<0.05;两组患儿在母体孕期发热、胎膜早破、血小板数量减少方面比较,早发组高于晚发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1,2所示。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可以根据其发病的时间,分为早发型与晚发型,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比率高达60%[5]。而该种疾病的发生,多是因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且在分娩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可能性较高,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必须要接受较多的医疗操作,这可能导致感染状况加重,从而诱发败血症。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新生儿败血症实际上就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炎症。该种疾病虽然能够治疗,但是对于幼儿的影响较大,容易限制个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受限制明显,这对于以后成长十分不利。因此,临床上认为必须要针对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的因素进行明确,并且采取针对性的规避策略,以降低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同时,不同类型的新生儿败血症,其具有的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在避免措施上也有所区别[6]。本文选取同时期同等数量的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对其发病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希望能够为预防工作与治疗工作的实施提供帮助。
表1 两组新生儿状况比较1(n,%)
表2 两组新生儿状况比较2(n,%)
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中,母体会有发热现象、胎膜早破发生率较高、新生儿血小板数量会逐渐降低等均是其高危因素;在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中,生产时间提前、新生儿体质量低、部分新生儿存在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均是其高危因素,以这些因素为标准,结合新生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败血症的发生类型进行合理的判断[7]。当然,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从根本上来说特异性较差,很难通过临床症状来进行诊断,血培养或者无菌体液的培养始终是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该种诊断方式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不利于患儿的治疗,因此,临床提出可以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以血小板数量进行辨别[8]。
综上所述,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能够准确辨别其属于早发型还是晚发型,从而保证后续治疗措施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当然,这些高危因素的存在,也能够提升临床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工作开展,从而改善生育质量。
[1] 刘彩霞,景卫利,程雪,等.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3):99-101.
[2] 缪珀,孙斌,冯星. 早发型及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高危因素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5):42-46.
[3] 崔婷婷. 两种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8):19-20.
[4] 孙捷. 早期与晚期早产儿合并早发型败血症时的免疫功能特征比较[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6):542-544.
[5] 楚燕芳,余加林,杜立中. 区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0):743-746.
[6] 张连红. 两种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5):3055-3058.
[7] 蔡扬帆,连锐航,林霓阳,等.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43(6):505-507.
[8] 陈兴月. 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22):2184-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