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不会中毒的秘密
2018-03-09赵元波
文/赵元波
在澳大利亚北部,人们发现有一种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甘蔗蟾蜍体态丰满,模样丑陋,是全世界最大的癞蛤蟆,毒性十分厉害,头上长有3个毒囊,能喷射剧毒的毒液,杀死其他动物。遇到威胁时,蟾蜍会将毒腺转向攻击者,毒液通常是流出来的,但它们恼火时也会喷出少量毒液,毒液可通过受害者的眼睛、嘴和鼻子进入体内,导致死亡。
这种当初为了对付吃甘蔗的甲虫而在1935年从夏威夷引入澳大利亚北部昆士兰州的蟾蜍,不仅胃口大,而且繁殖速度快,起初人们用它们消灭甲虫的目的非但没有达到,反而演变成一场生态灾难。澳大利亚的一些两栖食肉动物,比如大型蜥蜴,蛇和有袋动物,都受到了甘蔗蟾蜍毁灭性的打击,这些食肉动物意识不到甘蔗蟾蜍的危险,吞食他们之后被甘蔗蟾蜍背部的皮肤上的剧毒毒死。人们为此忧心忡忡,当地一个名为“青蛙看守”的生态保护组织成员伊恩?莫里斯说:“这让人害怕,我们将不得不让我们的宠物待在室内,还要经常为孩子担心。”
不过,人们发现澳大利亚本地的乌鸦,啄食了甘蔗蟾蜍后却若无其事,根本不会被毒死。难道是乌鸦天生具有抵抗甘蔗蟾蜍剧毒的特异功能,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研究人员对乌鸦啄食甘蔗蟾蜍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他们发现,乌鸦啄食甘蔗蟾蜍与别的食肉动物不同,别的食肉动物是把整个的甘蔗蟾蜍吞进肚子里,导致甘蔗蟾蜍的剧毒在肚子里发作而死亡。而乌鸦呢,看到甘蔗蟾蜍,立马从树上飞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后面猛地一拉甘蔗蟾蜍的后腿,顺势把整个蟾蜍翻倒过来,再用长嘴啄破蟾蜍的肚子,把蟾蜍的内脏消灭得一干二净。因为蟾蜍的毒都集中在背部的皮肤上,倒转过来就啄不到有毒的外壳,就安全无忧,只吃内脏,而舍弃了有毒的外壳,乌鸦自然不会中毒。
其他的食肉动物过于贪婪,毫无保留地把整只甘蔗蟾蜍吞进肚子里,致使自身中毒而死;乌鸦呢,懂得舍弃,只吃内脏,从而保全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