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摆脱“人情怪圈”
2018-03-09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发现,近年来农村人情消费支出剧增,农村地区铺张浪费、炫耀攀比、请客送礼等人情消费现象愈演愈烈,农村家庭因为陷入“人情怪圈”而不堪重负。人情消费负担已经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华中师范大学的这一研究项目,选择了全国31个省份273个村庄3 829家农户家庭作为样本,这些农户2016年平均人情支出为5 297.47元,占家庭总支出的16.16%,仅次于饮食支出。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乡村,人情消费竟然占农民年收入的50%以上。正如当地一些群众调侃:“辛辛苦苦干一年,一半给了份子钱”,不少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感叹:“人情猛于虎,不敢回老家过年”,有人为了躲避人情债甚至假装生病住院。大家都在为“人情礼”所累,被“人情礼”压折了腰而叫苦不迭。如何遏止这种畸形的人情消费现象,帮助农民走好“脱贫最后一公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注重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适当的人情往来本无可厚非,但礼尚往来的精髓在于真情互递。我们看到,如今“人情礼”变味,在不少农村,除了红白喜事等传统的喜酒外,还冒出许许多多的五花八门的“喜酒”送份子钱的怪诞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消费的价码也水涨船高,所谓的 “人情”随着礼金数额不断攀升而开始变味,礼数变成了钱数,礼仪只剩下礼金,礼尚往来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变成了一种人人厌恶、想摆脱却又摆脱不了的枷锁。
“人情怪圈”,实际上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亲手编织起来的,自己给自己布下的“自诛阵”。在“人情大于债,头顶锅盖卖”的传统思维下,大家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人情礼”行情看涨,人情消费日益泛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导致人情债疯狂的恶性循环。虽然人人都在反对,人人都在躲闪,都在大叹苦经 “送不起”,但人人又不能幸免,每一个人都是人情债疯狂背后的推手。
要摆脱“人情怪圈”,走出人情债“自诛阵”的痛苦泥沼,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借助第三方力量,如当地乡村权威机构乡镇政府、村委会等行政机构和党组织的力量,或者是乡村自治组织,制定村民认同的乡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半强制半规劝地遏制人情风的蔓延或者降低礼金标准,用第三方的外力推动移风易俗。二是靠村民自身的观念转变,尽快摒弃“面子观”和“送礼观”,学习和采用更现代更文明的方式维系亲友熟人之间的情谊。比如瑞典,在这个极为富裕的国家,朋友之间往来人情消费既节约又文明,而且人情味很浓,或带一瓶红酒或一盒巧克力,或春天带一束田野采摘的鲜花,秋天摘一篮自家果园的果子,便是最好的礼物,更显朋友之间亲密。
中国古人早就说过:“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人情变成金钱往来,已经是人情的堕落,这不仅是农民应该摆脱的负担,更是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治的恶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乡风文明”。摆脱了恶俗庸俗的人情怪圈,乡风才谈得上文明。破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让乡村人情消费返璞归真,这是走好“脱贫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步,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