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2018-03-08吕娉婷

经济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党政干部加强新时期

吕娉婷

摘 要:文章对新时期中国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并对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 加强 创新 党政干部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1-169-03

一、新时期中国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新时期的界定

本文对于“新时期”的研究主要解决对于研究时间的界定问题,对于“新时期”的概念界定,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界定方式,一种是以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为分界点,之前为旧时期,之后为新时期。但是,由于这个时间点缺少与现阶段的比较价值,所以,这种界定方法学术界几乎不采用。另一种就是以1978年12月为分界点,也就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进行研究,之前为旧时期,之后为新时期,由于这个时间点拥有与现阶段可对比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且这个时间点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较强,所以,学术界往往采用后者进行新时期与旧时期的划分。因此,本文将“新时期”界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党政干部的年龄构成、学历构成、心理环境等都与旧时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区别,所以,新时期党政干部的思想教育问题应该有新的研究。

(二)党政干部的界定

本文对于“党政干部”的研究主要解决对于研究对象的界定问题,在中国,除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外,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镇和科级以上在领导岗位上的干部,统称为党政领导干部。

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是指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乡镇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副科级以上的领导成员,也被称为党政领导干部。清晰党政干部的构成,有利于了解研究客体的主观特征,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对研究课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

本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解决研究方法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的是教育客体的心理层面,主要解决的是教育客体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问题。所以,本文主要采取了关注人性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旧时期的党政干部教育主要的方式就是教育主体的强制性灌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来看,这种强制性的灌输方式仅从教育主体的目的出发,并没有切实考虑教育客体的心理感受。同时在旧时期,由于人们思想意识相对单一化,没有受到多样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强制性灌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人们的社会属性由群体化转向个体化,如果还采取强制性的灌输方式来进行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时期,党政干部教育应该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以教育客体的心理研究层面为主,采用外部教育与内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关注日常教育、启发式教育、诱导式教育等方式,从而使新时期的党政干部形成正确思想行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全部力量。

二、新时期中国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认为,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任何社会实践都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有新的方式和内容,虽然我党以往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党政干部教育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存在着不足,相关方面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新時期基层党政干部教育力度不足

由于基层党政干部工作量大、任务杂、责任重等特点,大多数基层党政干部应对繁忙的日常工作已经很疲惫,繁重的日常工作使大多数党政干部没有时间和精力主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即便是被动的政治理论学习也是应付了事,例如:民主生活会、网上干部在线学习等。随着区级党校的精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弱化,虽然,区级党校的教学任务下放市级党校,但是往往由于市级党校规模小、人员少等特点,根本无法达到对于基层干部的全员轮训,而且班次少、规模小、时间短,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同时由于基层工作量大,对于党校强制的脱产培训,基层只能派出一些工作量相对小的部门领导接受轮训任务。经笔者调查走访了解,街道、乡镇等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或者负责人,几乎没有到党校培训的经历,可以说,这些基层的一把手是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盲区,这对于我国基层党政干部总体思想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

(二)教育内容和手段与新时期不相适应

新时期,党政干部出现了年龄低、学历高、思想活跃等新的特点,面对新的受教育群体,就应该有新的教育方式与之相适应,虽然,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有了不少的创新之处,但是,还存在着问题。一是教育方式的创新不适应新客体的特点。目前,党政干部教育的方式创新主要是授课方式的创新,例如:从一人授课变成多人共同授课、从一个教室授课变成多个教室授课、从教师讲授到学员讲授、从课堂讲授到网上授课。虽然形式上有所创新,但是没有改变党政干部教育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而现阶段的党政干部思想活跃,接受知识速度快、渠道多、方式多样化。一味地灌输式讲授不利于党政干部适应我们思想教育的方式,从而使他们放松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二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目前,我国党政干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计划性,仍然是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并没有考虑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格特点等个体差异方面,这并不是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不佳

拥有能力强、素质高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保证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新时期较之旧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对于党政干部学历教育的关注,我国各级党政干部的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不低于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只有高于党政干部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一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有待提升,政治理论水平是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业务能力的基本标准。但是,我国缺乏专门培养适合教育党政干部的从业人员,导致大多数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来源于普通的综合类大学,而且大多数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调查的127位思想政治教育者中,76%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毕业于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及相关专业,6%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毕业于理科专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政治理论水平的主要原因,政治理论水平低,就会导致理论工作者对于党的理论方针路线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摇摆不定,立场不坚定,最终导致无法正确传达党的思想、路线、政策。二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教学严谨程度不足。由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不是学历教育中必须的知识传输教育,而更多是问题导向式的教育方式,这就使得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一些教育者教学不够严谨,有些问题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弄明白,就在党政干部的培训过程中乱讲;一些理论功底差的党政干部,自己不懂,又听了错误的分析讲解,把错误的信息带到工作中去,层层传递,这个破坏力就太大了。

(四)新时期对党政干部教育的重视不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在现实中,一部分领导干部表面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依然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工作业绩是硬道理,思想教育是务虚的;认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软任务,进而导致了没有正确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思想政治工作应付了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较为严重。客观的说,基层的工作复杂冗繁,把所有精力用在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上是不现实的,但是不能完全放松。党政干部思想意识出现了问题,不仅影响具体的工作实效,而且还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削弱自身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三、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党政干部是社会事务的服务者,是各项改革的探路者,是先进文化理念的实践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创新对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

(一)适应时代需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要继续发挥专题培训、主体班次的作用,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牢牢把握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坚定理想信念。“思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改革开放让我们过上了从来没有过的富足的物质生活,但部分干部群众却深陷物欲当中不能自拔,理想信念动摇甚至丧失。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地位,丢掉了马克思主义这面大旗,就会使社会混乱不堪,甚至会亡党亡国,这是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事实,这说明中国人应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政干部要用核心价值观作为工作的引领,心怀群众、无私奉献,创造公正自由、积极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其次,采用大会研讨、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定期组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最新出台的党的理论成果、大政方针,及时全面系统地进行解读学习和专题讨论,使干部在第一时间理解把握中央及地方的政策动态。再次,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当前部分干部存在图安逸、干劲不足,甚至奢侈腐败等问题,组织学员去革命老区、会议故址、红色根据地等现场教学,接受革命文化的洗礼能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党的纪律和规矩。引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忧患意识,宗旨意识,培养崇高精神境界。最后,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要培养党政干部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让党政干部在知法的基础上依法办事,提高其依法行政水平。

(二)调整培训思路,继续推进教育培训普及化

为了适应时代需求,要不断调整培训思路。首先,增加培训班次与频次。当前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主要以相关主管部门调训为主,领导干部服从组织安排,参加进修学习无可厚非,但这种制度安排让党员干部在培训中很被动,由于个人情况不同,在部分黨政干部中存在着不太和谐的现象。因此,应该转变培训思路,增加培训班次与频次。党政干部在保证必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和时间自主选择培训班次,相关部门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要求,充分考虑学员工作性质和实际需求,采取调训与主动申请相结合的征人方式,尽可能解决工学之间的矛盾,并给不同的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符合个性化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次,进一步加大对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和普及率,尤其是党政一把手。部门领导往往因为繁重工作而无法参加教育培训,但应该意识到,部门一把手也需要思想充电,也需要在工作之外了解吃透各级相关政策,甚至考虑设置领导讲堂,定期让部门一把手来讲课。再次,要进一步扩展教育培训对象。青年党员和基层党员都是潜在的党政干部,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要充分利用社区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育、新媒体互动、党员之家论坛等多种方式,并辅以激励机制,不断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创新教学理念,依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

党政干部当前的教育培训,往往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学院等传统培训机构。虽然传统培训机构专业性更强,但也可以辅以其它社会教育资源,比如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社会团体论坛等。这样可以使培训内容更丰富,培训的趣味性更浓。另外,传统培训方式大多以灌输为主,虽然党政干部培训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灌输的方式是不可抛弃的,但可以适当调整灌输课程的比重,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一方面,在课堂上,积极利用现有平台资源,积极开发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法,做到每周都有案例探讨和模拟演练;可以在课前设置领导干部微讲堂,每天都有学员上讲台;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上级培训机构资源共享,线上同声传译,并且可以通过APP、微信等现代手段分享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在课堂下,合理利用现社会资源,多安排室外课程,定期组织学员到先进经验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等地方实地考察;开展学员联系群众活动,吃住在农户,增强干部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定期开展关爱式、提醒式谈话,深入掌握学员情况,主动倾听意见,疏导思想情绪。

(四)发挥人才优势,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下转第173页)(上接第170页)

水平高、经验足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基础保障,是培訓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首先,要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前沿教师的培训力度。当前,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任务主要由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承担,要注重一线教师的能力素质,招聘时既注重学历学识、又注重思想道德。要加大对一线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央党校、浦东干部学院等上级培训部门问道取经。积极参加各类教师培训,在暑假期获寒假期组织教师到上级培新单位进修,鼓励教师参加与专业对应的理论研讨会并保障培训所需经费,鼓励教师走下去,到基层、社区等地方授课,既锻炼了自己,又传授了相关知识。通过各种方式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治学严谨,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其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充实思想政治教育优质师资库。特邀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先进事迹本人加入到师资队伍中来,聘请中央党校、上级培训机构、兄弟单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特聘教师,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优质师资库。再次,充分利用学员自身资源。在学员中不乏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的党政干部。可以每天开设学员微课堂(10分钟),要求按照顺序每天选一人,每人次都有机会到前台讲授。还可以选派特定学员开设学员大讲堂(2个小时),不定期对当期学员进行教育培训。

(五)强化监督考评,让思想政治教育出成效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应该从教育机构和学员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定期对平级教学培训机构进行评比,并把评比结果纳入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对培训机构的教师也要严格把关,新课一定要经过层层把关,要对授课时长、教态、内容、课件、互动等都有明确要求。完善教学效果测评机制,要求教师根据学员反馈,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守则》,加强对干部思想政治学习的监督考核,定期考核与跟踪考核相结合,严肃学风学纪,严格遵守考勤制度,组建党员师徒对子,杜绝任何名义的吃请行为,及时按时上交听课体会,及时反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提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实际性。

参考文献:

[1] 杨海龙.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2] 王秀良.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 周耀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1

[4] 刘謦瑜.领导干部权力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 夏可珍.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难题破解[D].中南大学,2012

[6] 兰亚明.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

[7] 赵志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3

[8] 朱继东.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9] 周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基层党政干部培养链构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10] 王伟.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14

[11] 黄峰.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12] 贾效明.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6

[13]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14] 秦彪生.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

(作者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辽宁辽阳 111000)(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党政干部加强新时期
党政干部的良师益友和理论家园
浅析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加强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要增强党政干部新媒体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