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反馈及对策
2018-03-08黄彦峰
黄彦峰
[摘要]开展机能学设计性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科研创新意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推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结合10年来的实践与探索,笔者就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的现状和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反馈;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c)-0167-04
Feedbac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unctional science design experiment teaching
HUANG Yan-feng
The Func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Youjiang Medi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Baise 533000,China
[Abstract]To carry out the functional design experiment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applying knowledge,is the effective means to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but also promote the teachers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promote the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10 years,The author makes a summary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unctional science design experiment and the feedback of the students.At the same tim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Functional science;Designing experiment;Teaching feedback;Countermeasure
随着 21 世纪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目标的提出和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体系、内容、手段等多个方面的改革日趋深化[1]。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多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和技能培训课[2]。近年来,设计性实验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导向,其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3-4]。为此,2007年我们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陆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验教学带教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反馈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完善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1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现状
1.1机能学实验的组成
我校于1999年对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理学这3门学科的实验课进行整合、组成了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学科——机能学实验。2006年开始实施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课程内容分3部分:一是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相关学科的验证及经典实验,二是综合性实验,三为设计性实验。
1.2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
1.2.1 目的 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机能实验知识和技能解决医学的某些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5],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1.2.2 对象 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第 5学期开课,每班人数约56人分12小组,每组 4~5 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性实验。
1.2.3实施的方法 总课时数15 学时,分5次进行授课,每次课3个学时。①实验前准备:于第 4学期末进行授課,带教老师介绍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意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统计,实验设计申请书及论文的撰写,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药品、耗材等有关实验内容。同时公布机能设计性实验公共邮箱(包括设计性实验实施的具体要求与流程、仪器、药品、耗材使用明细、设计性实验开题报告的范本、论文书写的格式范本等)的用户名和密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围绕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照选题的原则,即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精确性原则和简约性原则[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完成实验申请书的方案设计。②开题报告: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用PPT进行开题汇报,汇报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实验目的和步骤等,小组其他成员给予补充,汇报结束后对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和看法进行答辩,最后老师根据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给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各小组根据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并提交指导老师审阅,老师批改后初步定下实验方案。老师和其他组学生根据开题的质量、报告者的仪表、语言的表达、逻辑性、幻灯的制作、实验设计方案的汇报、团队协作、答辩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开题报告成绩=教师评定占70%+小组互评占30%。③预实验: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准确地做好实验记录,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老师起指导作用,在关键步骤上把好关,并根据预实验过程中各小组的实验操作、团体协作等综合情况给出评分。④正式实验:每个小组根据预实验的结果,重新修改或补充实验方案并上交老师审阅,最后独立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评分同上③。⑤结题报告:要求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严格按照本校学报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论文,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用PPT进行结题汇报。实验论文质量由指导老师根据论文的层次是否清楚,文字是否精练,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工整,图表是否正确,分析讨论是否科学,逻辑推理是否合理,参考文献是否规范等,综合评分。endprint
2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反馈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态度和看法,了解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完善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7],我们于2014年下半年,对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4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总共发放408份调查问卷,回收402份有效。共调查20项问卷内容,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设计性實验,且认为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科研创新思维、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与许小洋等[8-10]的报道一致。但仍有10.2%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的作用一般,甚至有3.9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设计性实验。大部分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的难度大,付出的精力更多,这与刘重斌作者的报道相似[11]。在选题方面,有46.77%的学生希望自己选题,有23.63%的学生希望教师指定一定方向题目,学生选定其中的某一题目,有9.45%的学生希望老师指定统一题目,说明有46.77%的学生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自己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设计性实验中有50.75%学生遇到最大的难点是实验方案的设计,有40.55%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的分数应该占机能总成绩的30%,21.39%的学生认为应占35%,提示设计性实验有挑战性,在学生心目中占一定的份量。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总体满意度为82.83%,不满意的为2.74%,提示教改得到学生的认可。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大规模开展增加了设计性实验难度
随着学校不断扩招,每年的临床医学本科学生数达到600多人,实验设计方案有100多份,涉及领域广泛,方案多种多样,所需药品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不尽相同,这给带教教师和实验技术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掌握机能学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技术还必须具备生理、药理、病生这三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该用能力,还要了解相关学科最新研究动向,这样才能对学生设计方案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对实验设计背景知识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准备,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这必然增加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开展的难度。为此,我们尽量安排教学经验丰富和实验技术较好的老师带教设计性实验,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跟班学习,同时经常集中机能学的教师举行集体备课,大家相互交流沟通,对教学遇到的问题及时讨论解决。
3.2学生知识缺陷,选题创新性意识不强
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学生从未接触过科研,对其来说科研是新鲜事物,学生从了解科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科研、再到独立进行科研,需要逐步完成[12]。再加上部分医学基础学科及临床疾病相关学科知识都没学习,所以在创新、选题方面都有所欠缺。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查阅文献,解决识结构受限的问题,我们在开展设计性实验的上一学期末布置了设计性实验的选题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署假时间进行选题,并要求学生在选题时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及时反馈设计方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导师组学生及老师科研课题,进一步了解科研的过程,使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浓郁的科研、学术氛围中得到发挥。
3.3学时数受限,超时部分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学生要在3个学时内完成设计性实验,而设计性实验带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第1次实验想达到预定结果的机率不高,而以失败告终的实验只能利用中午、周末开放实验室的时间去完成,老师也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用时间远远超过规定的教学时数。而学校没有相应激励制度,完全依赖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严重影响老师的积极性。
3.4实验室条件有限,限制了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有些学生不结合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仪器设备、药品、动物等),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一些不可行的实验而无法实施,或在实施过程中处处碰壁,使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伤,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校加大对机能学科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实验室硬件设施,真正体现出开展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和效果。
3.5缺少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设计性实验是机能学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13],这门课程与其他理论和实验课程不同,目前学校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合理的考评体系。为了能体现出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实验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质量、实验操作水平、实验论文质量、小组内贡献排名、小组互评结果、开题答辩及回答问题者的表现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表格进行详细考核,设计性实验的总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0%。这种考试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是对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检测和反馈[14-15]。
4小结
总结10年来我校开展设计性实验的经验,发现设计性实验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知识综合应用、科研创新能力,也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有效地推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但设计性实验在课程设置及编排、实施和教学环节等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希望在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逐步实践与改进,让这门课程逐步有序、合理并与课程评价体系相结合,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赵灿国.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2):313-314.
[2]罗学娅,曾常茜,康乐,等.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7):169-171,180.
[3]王新强,叶松,聂琨.以素质教育为本的设计性实验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269-270.
[4]朱志彪,高山.设置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238-240.
[5]于海玲,朴日龙,李迎军.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6):1584-1588.
[6]刘本松,王志生.设计临床科研试验的主要原则[J].实用医技,2006,13(7):1046-1047.
[7]邢德刚,郑凌云,汪胜,等.开设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3):185-187.
[8]许小洋,许继德.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效果反馈及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186-188.
[9]张金娟,熊英,叶兰,等.机能学实验课程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7):96-97.
[10]杨静.机能学科研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组织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6):83-85.
[11]刘重斌,杜友爱,龚永生,等.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79-80.
[12]张紫娟,闫秀娟,杜彩霞.开设“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全面提升学生能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0):37-38.
[13]赵润英,王俊平,赵丽妮,等.关于医学机能实验学探索性实验[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996-999.
[14]白萨日娜,王学恩,塔娜,等.浅谈机能学实验课考试体系的建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2-53.
[15]陈晓青,叶少剑,汤凌燕,等.医学机能学实验考核的构建与评价[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3):24-26.
(收稿日期:2017-10-21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