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生活元素 启蒙和声概念

2018-03-08周剑奇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1期

周剑奇

【摘 要】 音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丰富多彩的声响组成了色彩斑斓的听觉世界,和谐优美的和声让音乐更加立体饱满。作者主张从小学就开展和声教学,并提出“泛和声”的概念,将生活中的多声响音效纳入广义和声范畴,引导学生对这些音效进行发现、感受和表现,以培养兴趣和能力,为早期和声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本文对早期和声教学的现状、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更从“发掘生活元素,啟蒙和声概念;听奏打击音乐,感受立体音效;创设多元活动,体验和声魅力;创编和声音乐,构建和声思维”四个层次,以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了巧妙运用“泛和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和声知识和技能,启蒙构建立体音乐思维的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 泛和声;立体音乐思维;和声教学;小学中低段

和声,是较高层次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创作、表现甚至欣赏者有较高的素养和能力,具备良好音乐思维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很多学者认为,小学低段是孩子掌握音乐技能的黄金时期,也是构建科学、高级的音乐思维模式重要的启蒙阶段。开展和声教学也应在这个时期开始,由浅入深,潜移默化,为构建立体音乐思维奠定基础。

一、小学低段和声教学的现状

对和声的感知、表现是一项非常重要、但具有难度的音乐能力。教育部门已经在众多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加强和声知识、技能的教学,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积淀和模式,从教学理念、资源等各个方面制约了系统的初级和声教学开展和实施。

1.当代教育有要求。新《课标》总目标指出:要“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在提及合唱教学时,也提到“要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学生能通过感受、了解、表现和创作等手段,掌握和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构建立体的音乐思维能力。可见如今的音乐课更着眼于孩子内在感知、分析的能力,要帮助孩子们锻炼一双音乐的耳朵,和声学习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学会听辨、寻找丰富音乐元素,关注它们的表现及相互的作用,探索它们的构成关系,逐步构建立体音乐思维,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历史传承有缺憾。由于中国传统音乐重旋律轻和声的思维模式在很长时间和很大程度上都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创作、欣赏、表演等过程中,主要倾向于单一的旋律或者节奏,对和声的关注和利用比较少。直至20世纪初才逐渐开始真正将和声引入到音乐创作中。长此以往,这种单线程、平面化的音乐思维模式已经被写进了我们的基因里,代代相传,影响深远。

3.当前教育有短板。目前,小学阶段的和声教学较为薄弱,相关研究也不多,儿童和声教学教材的开发非常匮乏,一线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早期和声教学的开展和推进。

同时,不少教师对和声教学存在误解,认为和声太高深,涉及太多内容,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实施难度过大;或者把和声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合唱教学;在教学中遇到和声教学的内容或者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甚至干脆忽略不计、闭口不谈。这对和声教学的推广、深化是非常不利的。

二、定义“泛和声”,推进低段和声教学

1.缘起。新《课标》多处要求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使教学更生动、有效。同时,由于目前和声教学比较欠缺,学生相关知识积累较少、音乐实践相对简单的现状,笔者认为,应泛化和声概念,从身边的综合声效着手,通过观察、感受生活中多种声响交织形成的音效,初步接触、感知被泛化的和声现象,然后逐步引入音乐学意义上的和声知识,开启小学中低段和声教学的大门,实现和声启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泛和声,并为这个概念进行了定义。

2.定义。泛和声:由两个及以上不同的可听到的声音同时或交替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此概念,由音乐学意义“和声”泛化而来,是为在小学,特别是中低年级开展和声教学启蒙而定义。此概念不局限于乐音,也不拘泥于和声法则。以此作为教学、研究的基础,并为相关实践明确方向和范围,以及实施的路径。

三、巧用“泛和声”,构建立体音乐思维

利用“泛和声”开展和声启蒙教学,就是希望通过“泛和声”的介入和引导,激发学生对纵向的音响效果产生兴趣,拓宽音乐视野,由生活音响到音高和声,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对和声的感知、分析、表现、创编的能力,构架立体音乐思维模式。

1.发掘生活元素,启蒙和声概念。《课标》多次指出,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音乐的要素,要帮助学生探寻音乐与生活的关系。那么学习和声,寻找泛和声,也应该带着孩子们先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这些听觉感受。

公路是孩子们很熟系的生活场景,这其中就包含了非常丰富的音效素材。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回忆“在公路上你可以听到哪些车辆发出的不同声音?”孩子们模仿各种车辆的声音,大卡车的“吧吧”声、小轿车的“嘀嘀”声、自行车的“嘀铃铃”——接着,我又问学生“这些车发出的声音在音色、长短有什么特点,节奏是怎样的?”孩子们思考后又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并把这些声音节奏的形式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曲简短的《公路之歌》。在表演这个作品的时候,孩子们显得非常兴奋和自豪。

通过这样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泛和声”,再通过记录、创编和表现,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声音跟音乐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用音乐的方法发掘、利用和美化生活中的声音,得到具有音乐性的声效;初步了解“和声”的简单含义,为进一步学习和声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有趣的创编和表现,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听奏打击音乐,感受立体音效。打击乐器虽然被归类为没有固定音高的“噪音乐器”,但其丰富的音色变化,还是非常具有表现力和层次感的。《课标》中也提出,要引导学生“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因此通过打击乐的欣赏和演奏也是和声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endprint

欣赏是感知音乐的重要途径,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二册和第四册中的《鸭子拌嘴》《老虎磨牙》两首学生非常喜欢的打击乐作品,乐曲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独特性能,通过音色、音量的对比变化以及自然节奏的模拟,奏出旋律,敲出情节,打出音乐形象,活灵活现地勾画了鸭子和老虎不同的性格和神态。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分辨乐曲中的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由不同的声音同时或先后发出,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的“和声”效果。

3.创设多元活动,体验和声魅力。“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参与演奏活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资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是《课标》对1、2年级提出的目标要求,也是利用“泛和声”概念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旨在通过为音乐进行打击乐或其他声效的伴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表演,通过与音乐的互动,探索音乐、音效之间的关系,培养同时关注多个声部的能力,以此培养立体的音乐思维能力。

《小红帽》是学生都很喜欢的一个作品,歌曲活泼且富有画面感,用它作为练习的素材非常合适。完成教唱后,问学生,小红帽走进郊外的小树林里,能听到哪些声音?“脚步声”“树叶的‘沙沙声”“小鸟的鸣叫声”——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我们可以把这些声音加入到音乐中吗?”于是孩子们开动脑经,为歌曲创编了一个音效伴奏(谱例2)。

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关注旋律的基础上,根据情景的需要、音乐的特点,寻找合适的音响、节奏型,将这些声效音乐化,运用简单的对位方式把伴奏安排在恰当的位置,创编出具有和声功能的音乐作品。再在表现中验证,同时感受和声的魅力,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声的积极性。

4. 创编和声音乐,构建和声思维。慢慢地,学生对音乐的纵向布局开始有了一定的了解,逐步具备了同时关注多个声部的能力,立体音乐思维逐渐形成。这时我们就可以着手推进纯音高和声的欣赏及表现了。

在學生的音高概念还不是特别巩固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用竖笛、口风琴等小乐器为音乐配伴奏的方式进行学习。《大海》,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为歌曲编配简单的和声声并用竖笛和打击乐器伴奏是不错的选择。(谱例3)

同时,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创编和表现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比如,根据下雨时的情景,启发引导学生创编出一个简单的和声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首先请学生观察、回忆并回答:下雨时都有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分别都有什么特点?可以用什么样的音高、音色和节奏型来表现?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一位孩子说:小雨打在树叶上、房顶上,发出“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很轻柔,可以用XX X|XX X|的节奏来表现,音高嘛,我觉得所有听见的声音中比较高的那个。其他同学也纷纷形容了自己观察到的雨天音效。然后我们先创编了《雨季》的节奏组合。

由于学生的音高概念并不是特别巩固,直接创作音乐比较困难,于是我想到了让学生选择的方式:我先设定了最低音 “1”,然后顺着音阶逐个用钢琴弹奏,展现于基础音所构成的和声效果,请学生用听辨、比较的方式,找出和谐的音来构成和声声部。我分别用C调1和6进行试验,最终构成了C和Am两个和声。

在构建Am和弦时,当6、1的小三音程形成,寻找第三个音高时,同学们在3或者4上产生了争议,认为两个音在这个和声中都是和谐的、适合的,于是我带着孩子们继续向上构建,当同学们选定6作为最高声部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选择使用3还是4,最终很多孩子投票给了3,说这样构成的和声听起来更有下雨天阴郁的感觉。

利用“泛和声”概念,让教学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出发,运用和提炼生活元素开展和声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及一些可行且可复制的实施路径。但这距离严格意义上的和声学习还有一段距离。要在现有基础上开展更深入和声教学,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予人鱼不如予人渔,教给孩子们一些实际有效的方法,以便在今后有效提升自我音乐能力和素养,是我们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要肩负的职责,更是值得我们始终进行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杜晓十.和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鲁道夫·尼卡林(翻译:关璐).小小音乐通——儿童简易和声学[M].吉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