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的特质与宣发意识
2018-03-08文红
摘要:在纪录电影逐渐回归的背景下,纪录片创作者们纷纷试水大银幕,一个纪录片选题既有剧集版又有电影版,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和《生门》,两部纪录片IP的电影试水之路给予纪录电影创作者很多启发。本文从凸显纪录片自身特质、符合电影观看特点和建立电影宣发的观念等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纪录电影 《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电影宣发
自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将久违的中国纪录片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后,不仅收视爆红,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类似纪录片的热播,随后由原班人马打造的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走进院线。近年来,中国纪录片进入影院放映的作品不断增多,在一片商业声和娱乐声中,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也可见纪录电影回归之势渐盛。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纪录片产业也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从资金回收的新渠道、提升传播影响力的新方式等方面出发,一些纪录片创作者开始进军影院、试水大银幕。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电视或网络的纪录片创作者开始尝试纪录电影,除了一些娱乐类真人秀大电影之外,一些纪录片导演试图通过将作品在电视、电影和网络等多个平台上呈现所产生的联动效应来扩大作品影响力,维持收支平衡或盈利。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下面简称《修文物》)和《生门》。
《修文物》是在网络和电视播出走红的情势下乘势推出电影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仅在票房上不能达到预期,且口碑平平,远不如剧集版那样受人热捧;而《生门》则是在电影版没能获得票房和人气的情况下,推出剧集版,在网络和电视上收获了超高的收视率和点击率。电影版《修文物》豆瓣评分7.5,电影版《生门》还要更高一些,豆瓣评分8.6,而《生门》的票房远低于《修文物》,当然,这两部纪录电影的票房都少得可怜,尤其是对比剧情类影片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的票房。那么如何创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电影,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凸显纪录片自身的特质
区别于剧情片,“非虚构”的纪录片有着天然的内容优势,尤其在当下各种胡编乱造、低俗和媚俗横行的电影市场里,那些来自真切的、有温度的、深入到中国人肌肤里的现实生活则是纪录电影人應该去呈现和思考的选题范畴。纪录片应该有创作者独到的、具有吸引力的观点,而对于这个观点的思考也应切中时代的脉搏、与大众的思虑相关。例如剧集版的《修文物》,之前记录故宫的影视作品并不少,但导演叶君的切入点选在了“修文物”上,其着眼点则是“在历史纵横感中思考工作的意义”。工作的意义,貌似是一个陈旧的话题,但在当下社会里,有多少人清晰且准确地知道自己的工作到底对社会、对他人、对世界有什么意义。这个命题恐怕会击中很多当代人心中的痛点。而电影版在主题表达上是很散漫而乏力的。纪录电影应该用深切的人文关怀来发现生活的真谛,让人警醒或是反省现实,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二、应符合电影观看的特点
在《2017年中国城市居民触媒习惯调查》中显示,超过54.7%的受众表示,内容的故事性是影响他们观影感受的首要因素。市场经济下,没人买账的作品是很难有自己的市场位置和影响力的。
对于进入影院的观众来说,仅凭“真实”是不能使得他们从始至终都保持良好的观看状态的,“好看”是使电影观众得到审美愉悦的重要标准。较之于剧情片,纪录片本身的故事性相对较弱,但好的叙事依然是中国的纪录电影所急需的。缺乏故事性是中国电影的通病,而故事性是需要功力的,通过怎样的表述方式,可以更有吸引力地呈现给观众则是需要巧妙的设计和精心的安排的。《生门》将四个鲜活且残酷的个体故事穿插展现,有悬念、有铺垫、有起伏、有积累,使得叙述曲折生动,引人深思。
三、要重视和建立电影宣发的意识
虽然电影版《修文物》口碑不如电影版《生门》,但前者的票房是后者的五倍,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剧集版《修文物》在网络上的爆红。随着电视版《生门》的热播,电影版《生门》在网络上的点击率也不断提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影、电视和网络的联动效应不可忽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影宣传和电影制作几乎同等重要,没有宣传几乎就没有票房。
纪录电影的宣发又不同于剧情电影可以靠明星或导演作为号召力,在宣传方面要突出长期性和互动性。《喜马拉雅天梯》《我的诗篇》《飞鱼秀》等影片通过网络互动、众筹等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吸引了那些纪录电影爱好者或是对题材感兴趣的人群。电影在上映前明星的推荐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纪录电影宣发的难点在于激发潜在观众的观看需求,这就要建立在确保目标受众都能看到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让他们了解作品能够展现的来自真实的力量或其独特的魅力,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知名人士的号召、传统媒体的报道、议题设置等方式扩大宣传的范围。
(作者简介:文红,女,硕士,山西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讲师,研究方向:记录电影方向)(责任编辑 王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