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书论道话真宗,博古引今辩时空

2018-03-08韩兆若

参花(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书法展书法艺术爱好者

《砚边拾零》一出版,兴来先生就第一时间将其亲笔签名的著作快递于我。我拿到书的当天,就放下手头繁杂的工作,专心致志地研读起来,而且一读就是两遍。《砚边拾零》篇幅不长,仅有一百多页、十多万字,这在动辄三五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当今书市,实在是“短小之作”了。但在我看来,就是这“短小之作”,篇篇堪称经典,字字犹如珠玑,其分量远胜那些无厘头的“鸿篇巨制”,其价值远高于那些无依据的“长篇大论”。这也是它能够吸引我这个习惯于走马观花式阅读之人,边读边情不自禁地在书中每页的空白处,顺手写下了几千字随笔与感悟的缘由吧?

作者给本书定名为《砚边拾零》,将其著作定位于书法散论文字,抑或搜集书法方面零碎的材料,与作者内敛的个性特征、低调的处事风格不无关系。但凡仔细阅读过本书的人,都对本书有共同的印象或评价:观点清晰、功底深厚、语言犀利、收放有度。除此之外,本书抛出的三个问题,应该引发每个人深思,更应该引起有关机构或部门的重视。

书法艺术根植于哪里?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形态,它是研究用哲学与美学的观点促使汉字形态及汉字书写艺术化的一门学问。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什么是书法、什么是书法艺术混淆,认为自称或他称为书法的书写就是艺术。殊不知,书写不是书法,更称不上是艺术,只有那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具有鲜明形象性、较强审美性的书写,才可称之为艺术。前两年,某高官回家乡写了十多个字的题词,有人就大加追捧道:XXX的书法堪称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我虽不善书法,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一个字写得歪歪扭扭、两个字都写不到一条横线或一条竖线上的“涂鸦”,怎么就成艺术了呢?一地方大员,平时偶尔舞文弄墨,应该算得上是书法爱好者了。其字只能算是手工,断称不上为艺术,就是这样根本称不上艺术的手工,却每每有人愿出大价钱收购。正如作者书中所言,真正称得上艺术的书法,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力,还得有学问涵养;不仅有创作意愿,还得有创作态度;不仅有审美境界,还得有学识修养;不仅有笔墨技巧,还得有思想感悟。书法,与官位无关,与权势无关,与品行无关。学书法者,应励志以眼界,临池以固本,读书以增华,勤思以感悟,广游以扩闻,真正做到“发于心源,成于了悟”,才能赋书法以灵魂。以利为志,以名为荣,以虚为要,断写不出能够称得上艺术的书法,也不会留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书法展赛机制的弊端在哪里?

三十年来,各式各样的书法展赛可谓比比皆是、名目繁多:如全国、省、市、县书法展,老年、青年、少年书法展,老干部、妇女干部书法展,系统、行业书法展,等等。应该说,各类书法展赛的组织和举办,对于弘扬我国书法艺术,挖掘书法人才,确实起到了推动和激励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貌似繁荣的书法事业背后,却乱象丛生,隐藏着令人生疑的问题:一是书法展赛主办单位是否需要资质?举办展赛是否需要申报、审核?二是各类展赛的评审机制是否完善?是否存在以官、以钱、以亲论之的问题?三是评审队伍的权威是否服众?其实力水平、学识名望、评判标准有无明确标准?是否堪当大任?四是参赛作品的审核机制是什么?投机取巧、临摹抄袭,甚至请人代笔的问题如何解决?五是评审过程是否需要公开透明?暗箱操作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六是展赛的目的是否真的就是“推出大家”、弘扬传统文化?有无为钱、为利或为少数群体沽名钓誉而为之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展赛就无法规范,机制就无从公允,“推出大家”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弘扬书法艺术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书法展赛一定要把“推出大家”、弘扬中华文化摆在首位。对于组织者来讲,不能把趋利作为目的;作为参赛者来讲,不能把趋名作为目标;对于管理者来讲,不能把趨绩作为标准。

书法艺术水平的量化指标是否客观科学?

考核量化指标哪个行业都有,但客观公平公正以及科学程度千差万别。书法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门艺术,必然有其独特的量化指标,作为评价、衡量一个人艺术水平的标尺,但问题是这把尺子是否标准,能否真正丈量出一个人书法艺术的水平。中国书协入会申请条件规定,申请者需“在全国性参展一次或全国兰亭奖书法展以及全国中青展参展一次”或“在由中国书协认可的专业书法报刊上发表有较高水平的论文三篇(3000字以上)”,迈不过这两项硬指标门槛,别说是入会了,连申报的资格都没有。民间尤其是农村地区有许多书法爱好者,其书法功底十分扎实,功力一点不输那些在展赛中获过大奖的,可就是因为没参加过展赛,或没条件去参加展赛,或压根儿就不知道展赛这档子事儿,即使其书法再有艺术性也无缘入会。再者,书法比的是功力,看的是技巧,究的是灵魂,与有无论文好像没有太大关联。因为我们不能强求普通爱好者既懂书法艺术,又会论文写作,只要他们的书法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就应当鼓励他们入会,切莫让量化指标变成限制书法爱好者入会的门槛,成为影响促进书法艺术的桎梏。在这方面,书中作了很好的阐述,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作者简介:韩兆若,作家,金融行业高管。迄今已出版(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余篇,计170余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保险公司》《人在险途》《险海沉浮》及中篇小说集《彼年今时》等。

(责任编辑 刘冬杨)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法展书法艺术爱好者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向彬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所谓书法艺术
直播答题爱好者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相声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