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电视栏目应如何生存
2018-03-08陈钊
陈钊
摘 要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于2010年集全频道之力重磅打造的一档DV类栏目《全民大拍档》,意在网罗草根的力量纪录现实。以“搜索,聚焦,放大”为目标,力求将草根文化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然而栏目开播后到2011年底。这一年的时间里,收视率始终处于很低的状态,先后经历了2次重大改革,但收视率仍毫无起色。最终纪实频道无奈决定将该栏目关闭。笔者认为栏目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迎合电视这一市场,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总结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关键词 媒介经济学;栏目品牌创立;《全民大拍档》;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5-0044-02
1 《全民大拍档》节目概括
1.1 栏目产生的背景
传播学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走过了“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受众上帝论”。在2000年开始,又以众多新媒体与大众结缘为标志,传统的集约型媒体,把终端用户当成是传播学概念上的“受众”时代,已然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数量不断增长的“受众”在占有一定新媒体资源后,已经开始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而数码摄像机设备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得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记录者与传播者。
面对这一现象,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看到了DV内容的价值,并且下定决心打造一个大型的DV类栏目《全民大拍档》。《全民大拍档》于2010年6月开始筹备,初期定位为DV评论类节目,经过紧张的准备,于2010年10月18日正式开播。该栏目不仅仅是搜罗民间DV作品进行简单整合,而是对大量DV作品进行有逻辑的重新编排,并由主持人对每个DV作品发表有建设性的评论,挖掘视频背后的故事。
1.2 《全民大拍档》栏目总概
1.2.1 节目形式
节目时长最初定为半小时,节目形式为两个主持人主持,他们通过对话点评视频内容,并将各个DV内容进行串联,一般情况下一集节目会融合5~7段DV作品。在点评时,点评的方向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严肃的媒体语言对草根内容进行评述,努力使其成为一档感觉较有品味的栏目。
1.2.2 选题及内容来源
该栏目每集定一个主题,如“慢生活”“达人在民间”“旅行趣事”等,并根据该主题整合DV内容,将同类型编辑整合。在内容获取方面,有三个基本的途径首先由于纪实频道原先就有一个5分钟的DV类的栏目《DV365》,因此,有一定的拍客资源,他们会定期向栏目投稿;同时又与各大视频网站,例如土豆网、优酷网、酷六网签订协议,获得他们的拍客资源,由于网络的自由性,网络视频平台成为众多DV作品的发布平台,他们也大都与民间DV拍客有着密切深入的联系所以和他们合作,极大拓宽了DV作品的收集途径;另一方面,栏目还面向全民社会有酬征集DV作品。三条道路共同打造了一個丰富的资源库。
1.2.3 节目定位
DV来自草根,因此节目的基础定位就是面向草根阶层,主打民生事件。
1.3 栏目推广方式与效果
在栏目推广方面,栏目一方面制作大量的宣传片在节目播放前,节目播放中滚动播出,宣传我们的草根理念;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微博平台与网友互动,进行网络推广;同时我们还走进社区,带领主持人与观众现场互动,推销栏目。在栏目征集上,我们在各个媒体平台发放DV征集令,面向全社会各个阶层征稿,并开出了高额稿费。
我们在摸索中前进,以为迎合观众的口味就会获得好的效果,然而开播1年来,收视率始终没有走出低谷,最终频道只好关闭了这个栏目。
2 《全民大拍档》栏目失败原因分析
《全民大拍档》从2010年10月18日开播到2011年10月停播,总共只走过了短短一年的时间,这在纪实频道这样一个稳定的频道来说,是最短命的了,那它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2.1 节目制作上的原因
由于节目素材取自民间,拍摄者使用的摄影设备层次参差不齐,拍摄者本身的水平也有限,因此对搜集到的素材进行有效整合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要想让节目整体上达成统一并且形成固定节奏又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节目一直存在主题不突出,段落之间逻辑关联薄弱的问题,即使有观众看节目,也无法保持住收视率。
主持人经验不足,我们的主持人是原来《文化中国》的今波与原来《DV365》的陈婷,两人年龄相差过大,知识沟明显存在,形成自然流畅的对话并抓住重点进行评述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最终导致主持人对话全部由编导撰写,难免形成谈话不自然,做作的效果,很难得到观众的赞同。
2.2 栏目运营上的原因
2.2.1 没有打造出一个“品牌”
从《全民大拍档》的失败中,第一点体会就是,我们一直在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没有自己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形成品牌。但品牌对收视率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品牌为何这么重要呢?为什么又会认为品牌的缺失是《大拍档》最致命的问题呢?
首先,明确的品牌可以扩大受众范围,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节目,就好像大海上的一座灯塔,把大家的目光都可以吸引过来,是节目形象的代表。《全民大拍档》其实是很想稳固自己的形象的,可是面对纷繁复杂的视频内容,总想用最好的表现形式来表现。比如有的视频是拍客历尽千难万险才拍摄到的,这样就希望将拍客请到演播室亲身讲述拍摄经历。而有的内容简短就直接由主持人口述评论。这样不统一的节目形式就制约了品牌的创立。
其实对于一个成熟的栏目来说,有时为了节目的辨识度,是要在内容形式上做出牺牲的。
以纪实频道的另一档节目《眼界》为例,它有着严格的节目格式,25分钟的节目被分为4段,每段时长在5到5分半钟。眼界的制片人就要求,要严格按照这个格式来制作节目,因为我们的观众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节目节奏,这个节奏是我们的标识,是我们给观众培养出来的收视习惯,为了这样的节奏,我们有时宁可牺牲内容,而这样的牺牲是有必要的。这就是品牌。endprint
另一方面,品牌还决定了电视媒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经营。《全民大拍档》其实是被很多广告商看中的,因为主打草根民生新闻,理论上是拥有最大的受众群体的,可事实上收视率一直不理想使其有了硬伤。而这中间很缺乏的一点,就是品牌效应。一个电视节目要想成为品牌节目,首先要有明确的节目特点,也就是节目品味,在这个基础上较强的公信力,丰富吸引人的内容来形成不错的口碑,进而形成了固定的收视人群。手中也会一传十、十传百地把节目推广出去。形成了传播效应,广告商也会随之而来。换而言之,电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与美誉度等,会转嫁到节目品牌,形成一个从观众爱看,到观众爱推广,到广告商源源不断而来到最终广告收益不断攀升的循环。然而我们发现,《全民大拍档》并没有有打造自己的品牌,连最基础的节目定位都没有确立下来。节目的领头人一度认为走草根路线就要迎合草根口味,然而草根的品味千变万化,一味迎合反而失去了自己的定位,没有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们都知道媒介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关于影响力的经济,影响力经济标志性,即媒介品牌。受众对于节目的选择,是很大程度依赖品牌认知度,这样来看,品牌某种程度来讲也是电视媒体的财富指数。综合来说,要想创造出成功的节目,无疑要花大力气在节目品牌的打造上,形成特色鲜明的节目风格。
2.2.2 没有准确的节目定位
如何准确定位节目?首先是搞清如何正确面对节目竞争。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超过百家,加之互联网节目的冲击,市场的竞争压力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节目的定位是依赖整个媒体大环境的,同时段别人播放的节目要做充分的竞争,根据自己的实力,“田忌赛马”避免正面冲突。《大拍档》的竞争对手主要有3个,一个是艺术人文频道的《万象》,一个是《新青年》,再有一个就是《媒体大搜索》。在栏目推出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对手的风格,避其锋芒攻其弱点,走评论路线。纪实频道的评论是长处,因此,我们对DV进行历史性的宏观性的评述。然而,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们究竟是面向高端人群,向他们解释网络,解释草根;还是面向草根展示民生事件?如果想两方都讨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最终定将一事无成,然而究竟面向谁?栏目始终游移不定,这就成了另一个阻碍发展的问题。
另一方面,节目的定位要随着收视率等大数据作为参照来不断调整的,节目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要及时对内容作出调整与修正,更具实际播出效果来调整定位。然而《大拍档》虽然经历了两次改版,但都只停留在形式上,改版的依据则是制片人的主观感觉。比如说,第一次改版节目从半小时减少到15分钟,希望通过缩短时常的方式增强收视黏性,而不从节目本身内容来分析,15分钟的节目体量可以营造出的是碎片化的DV大串联,还是可以有完整主题,完整叙事评论的正规节目。这样并没有认真思考自身内容的定位,因此这样的变化也是无效的。
2.2.3 没充分考虑到受众需求因素
电视栏目创立需要大数据作为依托。其中包括其覆盖区域特征、目标受众的新闻敏感度、感知热点和兴趣爱好所在等。只有综合分析这些内容,把握受众方向,栏目才有可能成功。
2.2.4 没有找到自己的广告合作伙伴
资金是一个栏目运营以及创新进步的基础。长期的固定的广告商,意味着稳定的资金来源。《大拍档》的广告过于零散,广告商往往只投其中的某一集,而不是冠名,这就导致没有长久发展的动力。
3 从失败中反省,应该如何正确经营一个电视栏目?
1)节目的准确定位是频道生存的根本。新媒体环境下,已经从大众媒体一家独大,变成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成为消息来源,也就是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节目的口味如何可以引领时代,让大众所接受和喜爱,要在大数据的分析基础上得来,有理有据地进行节目定位,而不可以一味追求领导的个人感觉来判断市场。
2)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永远是栏目发展的源源动力。“人无我有”的原则,同样适用于电视产品的生产。《全民大拍档》的内容多数来自网络,而年轻观众其实早就在网络中看过了,至于评论,每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其实对评论并不感兴趣。这样一来《全民大拍档》的品牌形象也就荡然无存了。如何把网络上的内容引到电视中,包装过后变成自己的東西,也是一件值得探索的事情
4 结论
在媒介纷争的社会环境中,一个栏目要想长期生存,必须建立一个市场的理念。作为来自市场的概念,电视节目的品牌就是一种竞争力、吸引力、亲和力和信任度,塑造好自己的品牌离成功就近了一大步。同时栏目还要不断创新,迎合市场,把握受众心态做好栏目定位。最终还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广告商,以求源源不断的自己来源,使栏目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胡智锋.电视的观念[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张君昌,吕鹏.电视品牌栏目时代已到来[J].电视研究,2005(4):13-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