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右分子何以爱到波兰“秀肌肉”(手记)

2018-03-08江北

环球时报 2018-03-08
关键词:波兰人右翼势力

本报驻波兰特约记者 江北

从今年3月起,波兰开始实行新出台的“周日禁令”,商店只能在每月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周日营业,过渡期两年,到2020年后,波兰将全面禁止商店周日营业。在很多欧洲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开始逐步松绑“周日停业”规定之时,波兰却反其道而行,这个国家的独特和个性可见一斑。

按照波兰的官方说法,出台这一禁令的目的之一是鼓励波兰人回归天主教传统,加强与家人的交流联系。正因为此,这一禁令得到工会和教会大力推动和支持。近年来,教会在波兰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每到周日,波兰人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参加教会活动,场面蔚为壮观。

浓厚的宗教氛围使波兰成为很多反移民的欧洲极右势力极力推崇的国家。去年11月波兰“独立日”大游行,来自欧洲各国的右翼分子高呼“波兰属于白人”“穆斯林滚出去”“打倒布鲁塞尔”等口号,震惊整个欧洲。

一般来说,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相对稳定的国家,极端思潮生存的土壤是有限的。但随着整个世界保守主义和右翼强势抬头,波兰显然走在了欧洲国家的前面。波兰的一些政党近年来熟练操作着难民议题,将难民与宗教危机挂钩,纵容极右势力滋长,很少有人提到波兰到现在为止基本没有接收中东难民的事实。问题还在于,波兰缺乏与极右势力相抗衡的政治力量,这也是很多欧洲极右分子愿意到波兰展示力量的原因之一。不久前,媒体曝光的极右分子在波兰庆祝希特勒生日的视频令世人哗然。

波兰是一个悲情国家,《环球时报》记者在当地采访,基本上遇到的每个人都有亲人在二战中丧生。但波兰也是个骄傲的民族,隐藏在动荡历史背后的民族主义一直是其引以为傲的资本。

最近波兰立法禁止使用“波兰死亡集中营”等字眼,目的也是保护本国国际形象。这种自卑与自负的情绪互相拉扯,使得极右势力可以自如地运用这两种情绪,将基督教价值观、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和保护国家民族特性的权利相提并论,用以反对那些在极右翼看来属于欧盟的主张:淡化民族国家、弱化宗教生活、接收难民。

从体量看,波兰称得上是一个欧洲大国,但很多波兰人认为本国在欧盟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政治上深受俄罗斯影响,经济上与德国紧密捆绑,发出大国声音是波兰迫切想实现的目标,而右翼势力恰恰在此时成了这个国家“锋利”的武器。

民族主义、极右势力、宗教文化,在和平及经济高速发展时代,都可以被装进鞘中,安全地供世人观赏。但剑有双刃,历史上波兰的民族主义和排犹主义曾引发无数悲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希望已经发生的不要再发生。▲

猜你喜欢

波兰人右翼势力
UP!00后新势力
德国29名警察分享希特勒照片被停职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楚汉争霸
冬日“水润”新势力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享受排队”的波兰人
日本“右翼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