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霞浦畲族东路式花领衫制作工艺
2018-03-08张娟
张娟
(福州大学 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1)
福建霞浦畲族妇女服饰包括东、西路两种样式,当地畲族人统称其为“凤凰装”。分布在霞浦县城关东北部的畲族妇女服饰,传统上称之为“东路式”,霞浦县城关西部的畲族妇女服饰,则谓之“西路式”。 凤凰装服式主要由花领衫(上衣)、拦身裙、裤子、大裙、腰带、绑腿、绣鞋花等组成。东、西路式花领衫(上衣)为右衽大襟样式,基本沿袭了汉族传统的服装结构,只是在不同时期,大襟和领子上的刺绣纹样有所变化。通过对东、西路式“做衫师傅”钟李发、兰清桃的实地走访,就花领衫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记录、研究、分析、复原、和比较。文中以东路式花领衫为参照,总结霞浦畲族服装巧妙而独特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和特点,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提供相对直观和准确的研究资料。
1 制作花领衫的用料和工具
霞浦畲族东路式花领衫的主要制作材料包括面料、衬料、浆糊、丝线、缝线等。
1)面料。通常使用手工织苎麻布。苎麻面料因季节缘故所织的密度不同,夏季炎热,苎麻面料密度小,因而透气、凉快;反之冬季,苎麻面料密度大,增强了保暖和御寒的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手工织的苎麻布逐渐被机织面料所替代,常用的有棉布、丝绒、绸缎等。
2)衬料。早期使用一种特制的纸质衬料,解放后此工艺失传,现用细纱布代替,只用于领子的制作。
3)浆糊。自制的地瓜粉浆糊,成分是淀粉、矾和水。这种浆糊上浆均匀,黏性较好,便于制作且耐洗涤。
4)丝线、缝线。传统刺绣工艺所用丝线从福州等地手工作坊中购买,但这种作坊现今已完全消失。现用丝线是从苏州购买或用涤纶丝线。缝线现使用棉线和涤纶线,早期使用手工自制的苎麻线。
5)工具。裁尺、剪刀、老式铁熨斗、绣花线排、绣花针、手针、刮子 ( 用于刮浆 )、顶针、锥子。
2 花领衫的缝制技艺
2.1 裁剪工艺
霞浦畲族东路式花领衫的裁剪有一套固定的工艺流程,其裁剪的步骤包括: 裁衣身、裁接袖袖片、开大襟、裁小襟、裁贴边、裁琵琶带料、裁过肩、裁领子、挖领子、裁扣子料、裁里襟等。
2.1.1裁衣身 由于苎麻面料为手工梭织,布幅宽仅1尺5寸(约50 cm)。因为幅宽的限制,所以在裁剪衣身时,采用了前后中缝“破缝”、右前片衣摆和袖子分开剪的裁剪方法。依照传统工艺,制作一件花领衫需约9尺(3 m)长的苎麻面料。大身裁剪方法如图1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①面料延图1中的虚线对折至一个身长,将左面布边作为中心线,标出衣胸宽、袖宽、腰身、下摆宽度、下摆起翘量,根据款式画袖内侧线、侧缝线、小腰和下摆线,在袖缝线、腋下夹琵琶带和侧缝开衩处打剪口做标记,完成左前、后衣片的连裁。②将剩余面料右面布边作为中心线,分别对折至右前、后片长度,运用与左大身相同的方法完成右前、后衣片的连裁。
图1 大身裁剪方法示意 Fig.1 Sketch map of bodice tailoring method
2.1.2裁接袖袖片 由于早期手工织苎麻面料的幅宽一般只有50 cm,所以袖子必须分开裁,即接袖结构[1]。通袖长为布幅宽度与接袖长度之和,可以根据图1袖子的造型裁剪。在袖子和接袖袖中缝处打剪口做对接标记,袖口放1 cm缝位。
2.1.3开大襟、裁小襟 由于苎麻布料幅宽很窄,裁剪时,花领衫前大襟、小襟须从中线破缝,与前衣片分开单独裁片。开大襟的步骤如图2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1)从前颈点C点垂直落下9 cm至E点,从E点往右水平移至F点,EF距离12.8 cm,连接C,E,F点成直角三角形。
2)由F点垂直至衣摆底线,水平往右移5.5 cm至G点,直线连接G,H点。③弧线连接C,F点,分别放HC,CF,FG线段2~5 cm不等量缝位。小襟的横宽6 cm,底摆放量3 cm,裁剪方法与大襟相同。
图2 大襟和里襟裁剪方法Fig.2 Tailoring method for front side opening and under fly
2.1.4挖领子 图1中,由D~B点直线距为横开领尺寸7 cm,D~C点垂直距离为直开领尺寸12 cm,连接DB,BC′,CC′线段做矩形,弧线连接D,C点,整个领圈的尺寸为40 cm。
生活中花领衫穿着状态领口是敞开的,不系一字扣,故领口尺寸是固定的。畲族做衫师傅一般用红色硬板纸自制原型版,便于适用每一件花领衫的领口裁剪。
2.1.5裁领子、过肩、贴边、琵琶带及扣子料 花领衫领子由大、小领组成,为复领结构。小领由领面、领衬、领里、压边条共6层组成,整圈领围尺寸长40 cm,领宽1 cm;大领领宽4 cm,领围比小领领围短2 cm,领口滚边条用斜料。大、小领领面、领里均取直料裁剪。
裁剪贴边、过肩、琵琶带和扣子料主要是利用裁剪衣身所剩的面料。扣子为一字扣,用45°正斜丝裁剪。其源于传统中式服装的做法,目的是便于制作,防止穿着时一字扣出现歪扭的现象。
2.2 缝制工艺
2.2.1做领子 小领的制作工艺步骤:①以领后中心点为中心,在最外层领面正中破一条长35 cm的缝,于反面翻折0.1~0.5 cm缝位,在做净的破缝边缘刺绣简单纹样;第二层领面正中刺绣小花纹样,最中心的小花图案的花心与领后中心点找齐,之后图案以镜像方式往左、右延展至领边;撑开最外层领面中缝至长条椭圆形状,把第二层领面纹饰框在其中,沿边缘把两层领面缝合为一体,完成“开花领”工艺(见图3)。②分别把红、白色两条长36 cm、宽2 cm的细棉布条刮浆后上、下对折,用熨斗进行熨烫,使之牢固地粘合;红、白两棉布条按对折线错开0.1 cm重叠并缝合在一起,下口线正中打剪口;把白色棉条面朝下与做好的领面相对,紧沿长条椭圆型轮廓线,重复两棉条的缝合线迹与领面缝合,完成小领领面的“压边条”工艺(见图4)。③领里扣光领口线,领面正面与衣身正面相对,再次重复红、白两棉条的缝合线迹缝合,运用“拉盖式”方法绱领子[2],同时折翻出领脚线红、白两色的压边棉条,用熨斗烫平。
图3 开花领工艺步骤 Fig.3 Technological steps of cutting flower collars
图4 压边条工艺方法 Fig.4 Technical methods of pressing edge strips
大领为完全直领。领面领口滚0.7 cm黑色边条,后在领面刺绣纹饰。领里和领面正面相对,沿领脚线净样缝合,翻转领里并熨平。领里领脚线比照领面造型裁剪,扣光缝位后与领面缝合。
由于小领在外圈,缝合大、小领时小领领脚线吃量约1 cm,使得领口弧度保持圆顺,确保穿着时领子的服帖与舒适。
2.2.2刮浆 刮浆工艺分为 3个步骤:①领里和里襟裁片背面均匀刮浆,用熨斗熨烫粘合,使花领衫领面、服斗平整、挺阔,有利于纹样的刺绣。②取花领衫袖缝和衣左、右侧缝贴边、压边条、琵琶带、钮扣料,对它们分别进行刮浆。③衣底摆、门襟止口、袖口和过肩裁片缝位(除与领口缝合边外)用刮子刮浆0.5~1 cm。
2.2.3缝合 花领衫没有里子,反面要按0.5 cm或1 cm折光边缝做净。缝合工艺分为4个步骤:①衣身袖片与接袖袖片,对齐袖中缝剪口进行缝合。②缝合袖口贴边并扣烫,要求止口不倒吐。袖缝、侧缝与其贴边同时缝合,倒缝后固定于后衣片上,袖口贴边盖住袖缝贴边与袖子缝合。③分别缝合衣后片中缝、领口和过肩(弧线打剪口),劈缝后缝合固定在衣片上(领口部位除外)。④大、小襟与前左、右衣片分别缝合,里襟缝位做净,与大、小襟缝合至领口过肩处,过肩上端覆盖里襟的部分与前左、右衣片缝合,将衣摆底边折光0.5 cm边缝做净,后向上翻折至2.5 cm处固定。
花领衫手缝针针法如图5所示。缝合时,不同的针法对应花领衫不同的部位。编针针法快速而连贯,运用于袖缝、侧缝长距离缝合;交针针法牢固而结实,运用于衣片接缝处、过肩、门襟和里襟的缝合;平针针法于面料正面几乎不留痕迹,运用于暗扦衣底摆、门襟止口和各部位贴边;大、小领的缝合及一字扣、琵琶带的缝制均用斜针。
图5 花领衫手缝针针法示意Fig.5 Illustration for making flower collar using hand sewing needles
2.2.4裁里襟 花领衫只是在大襟部位局部缝缀里襟。以图2为例,先将止口做净的大襟裁片放在面料上,比对大襟造型,放约1~1.5 cm缝位进行裁剪,里襟的宽度和长度均依据大襟服斗纹样装饰范围而定,以遮盖大襟服斗背面凌乱的刺绣线迹。
2.2.5烫袖中缝 图1中D点为领窝后中心点,沿D点延伸一条直线,即袖中缝。把做好的大身平铺在案板上理顺,按袖中缝捋直袖子,喷水后罩上一层烫布,用老式铁熨斗反复熨烫压平。
2.2.6钉一字扣和开衩处打套结 钉一字扣时先把扣根缝在面料上,反折扣身后,在扣子上缝1针,然后在面料上缝 1针,如此反复缝合。这样做的目的是做净扣根毛缝,同时一字扣钉得直且牢固。
先在开衩处横向来回做红色衬线,针距要求整齐,然后用锁扣眼的方法在衬线处锁缝。这样不仅使开衩处不易破损,而且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3 花领衫工艺特点及分析
3.1 受汉族传统袍服影响的裁剪方法
汉族传统袍服大身的裁剪是先沿幅宽对折面料,再沿长度对折。上面2层作为前片,下面2层作为后片。在折叠好的面料上画出领口线和衣身轮廓线进行裁剪[3],即折叠裁剪法。花领衫大身的裁剪方法与之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见图1)。由于历史的原因,畲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东路式畲族服饰主要分布在水门、牙城、三沙等地,毗邻浙江温州,受汉族文化的涵化,东路式花领衫和汉族传统袍服形制整体上相似度很高,二者均是大襟右衽小袖样式,都是以通袖线和前后中心线为轴线的规整“十字型”平面结构[4],这正是折叠裁剪法原理的依据所在。
3.2 独特的“开花领”和“压边条”工艺
“开花领”是小领领面的制作工艺。首先分别做好两层领面并叠加在一起,撑开第一层领面绣有边饰的中缝,使第二层领面呈狭长条状刺绣纹饰从中显露出来,再缝合两层领面。这就如同在小领领面上打开了一扇窗户,绚烂的花朵怒放其中,视觉效果十分独特且美丽。小领领面凸起的“花窗”,与同样绣满纹样的大领领面形成空间上的层次与对比,使外围的小领造型的更加立体,提升了花领衫领面的审美效果。
小领领口和领脚的边条之所以用“压”而不是用“嵌”,是因为棉条和小领第一层领面缝合后,用“拉盖式”方法绱小领,使棉条夹在小领领面、领里的领口和领脚线之间,领面领口和领脚线向内倒缝,用铁熨斗把棉条翻压出来,形成边条装饰。“压边条”工艺使领口、领脚、棉条等毛缝均收纳于小领内,使小领造型厚实饱满而立体,突显出小领领面的“花窗”纹饰。
3.3 重装饰轻缝纫的制作思想
花领衫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领子和大襟上方(服斗)手工刺绣的动、植物和人物纹饰。传统手工刺绣工艺不仅是制作花领衫最重要的装饰技艺,还具有浓厚的崇祖意识和教化功能。由于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霞浦畲族人民以绣花针代替笔,以纹代字,把“三公主和盘瓠的传说”的生命密码书写在身上[5],用体温去温暖、怀念、追思先祖,用纹样的图型形式记载畲族的历史。霞浦畲族至今还保留“寓教于服“的传统,即母亲要在得闲时,指着那些凤凰、鳌鱼(犬)、古代人物故事等刺绣图案,给孩子口述畲族历史并讲解传统美德故事,一方面代代相续着本民族的文化,以求在汉族为主体的社会中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启蒙和培养孩子正确的人伦道德观念。制作花领衫时,畲族做衫师傅在纹样刺绣上所花费的时间至少是缝制工艺的几十倍,刺绣工艺也是衡量一件花领衫制作精良与否的标准。除传统刺绣工艺外,压边条、滚边、嵌边等装饰工艺多用于领口、门襟、开衩等处。花领衫的装饰工艺处处体现出畲族原始图腾观念的延伸和外化: “衣裳斑斓”古老形制的遗留、抽象的仿凤造型以及古朴抽象的凤凰纹样[6],这些直接决定了畲族花领衫必然包涵着浓重的重装饰轻缝纫的制作思想。
4 结语
福建霞浦畲族服饰的研究不能仅存在于对其艺术特征文字层面的评述和研究,于其自身结构和传统工艺的研究才是最本质的。霞浦畲族花领衫的制作工艺是土生土长、流传久远、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技艺,是其艺术特点形成且赖以存在的基础,承载着畲族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是霞浦畲族服饰文化的根本之所在。花领衫的裁剪、开花窗、压边条等制作方法,巧妙而独具匠心,折射出当地畲民自然、朴实的民族性格和独具一格的审美观念,传递着大自然赋予霞浦畲族人民的一种生命智慧和卓越的创造力。
[1] 兀延,崔荣荣,范雪荣.近代齐鲁民间大襟服装的技艺及民俗文化[J]. 纺织学报,2010,31(11):116-121.
QI Yan,CUI Rongrong,FAN Xuerong. Technique and folk costume culture of side opening clothing in Qilu area in modern times[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10,31(11):116-121. (in Chinese)
[2] 张辛可. 服装缝制工艺大全[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21.
[3] 陈道玲,张竞琼. 近代江南地区民间大襟袄制作工艺[J]. 纺织学报,2012,33 (3):102-107.
CHEN Daoling, ZHANG Jingqiong. Workmanship of modern Chinese-style padded coats in Jiangnan area[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12,33(3):102-107. (in Chinese)
[4] 刘瑞璞,陈静洁. 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29.
[5] 邓启耀. 衣装秘语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9.
[6] 俞敏,崔荣荣. 凤凰装与畲族传统服饰文化探究[J]. 纺织学报,2011,32(10):113-117.
YU Min, CUI Rongrong. Investigation into culture of phoenix-style dress and SHE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costumes[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1,32(10):113-117.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