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雾封层技术分析再生沥青的感温性*
2018-03-08雷正阳汪福松常郗文
雷正阳 汪福松 常郗文
(1.广东省南粵交通揭惠高速公路管理中心 揭阳 515325; 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0)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69.63万km,公路养护里程459.00万km,占公路总里程97.7%[1]。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行车平稳舒适、低噪音、易施工维护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在各种复杂环境、气候条件、交通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下,沥青路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类病害,导致其各项路用性能及服役寿命大打折扣。
应用于沥青路面工程的预养护技术中,雾封层施工工艺简单,开放交通迅速,是预防公路早期破坏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且雾封层技术自身具有系统、严密、工艺精确、效果良好的施工技术特点,方便在国内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推广应用[2-3]。
雾封层技术是将沥青路面养护剂等流体状材料喷洒到沥青路面,从而封闭路面空隙并稳定松散集料。特别是专用沥青再生处治材料(再生剂)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雾封层预养护对路面老化沥青的再生养护效果。再生剂材料可扩散到旧沥青路面结构中,通过更新或还原表面已氧化的沥青材料而激活老化沥青[4],然后降低沥青胶结料的老化程度并部分恢复其抗变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本文选取2种商用沥青再生剂A和B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性能进行评价,首先在实验室通过分析A和B自然蒸发曲线,确定2种再生剂中易挥发小分子组分的相对含量高低,然后通过沥青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对样品的感温性进行评价,从而判断2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影响,进而确定其适宜掺量,判定2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性能。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使用的2种沥青再生剂的基本参数见表1,实验中所用沥青为AH-70号道路石油沥青,各项基本参数见表2。
表1 2种再生剂A和B的基本参数
表2 AH-70号沥青基本参数
1.2 研究方法
1.2.1自然蒸发实验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再生剂长时间受自然环境的作用,很多组分会在紫外线、雨水冲刷等因素影响下产生氧化并加速挥发[5],而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再生效果的成分逐渐减少,对路面的修复功效也逐渐减弱,根据其自然蒸发的残留成分量,可以判断再生剂在旧沥青路面中发挥再生作用组分的量的变化规律。本实验在旋转烘箱中分别放入2种再生剂A和B并恒温60 ℃,间隔时间t称量其质量变化情况,得出自然蒸发曲线,见图1。
图1 再生剂A、B自然蒸发曲线
1.2.2感温性能
由于实验是基于雾封层技术探究再生剂的性能,故根据养护实施原理,将老化沥青表面全部涂抹再生剂作为添加的最大掺量,由于球体比表面积最小,所以将一定质量沥青成型为球状,然后称量浸入再生剂前后的质量差,得到A与B的最大掺量分别为沥青的8.4%和10%。实验按照最大掺量进行3等分作为掺加的梯度对比,见表3。
表3 再生剂掺量占沥青质量分数表 %
1) DSR测试。沥青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其性能参数具有较大的温度依赖性,而反映沥青这种性能参数随温度变化程度的感应性称为感温性[6]。动力剪切流变仪(DSR)是SHRP试验中评价沥青材料高温及抗疲劳性能的重要试验方法,其基本原理见图2。实验目的是探究样品高温流变性,故选择温扫模式,试验具体参数见表4。
图2 DSR基本原理示意图
表4 高温温度扫描参数
试验考察不同样品在30~80 ℃内复数剪切模量G*和相位角δ变化规律,然后取车辙因子的常用对数lg(G*/sinδ)与温度做线性回归,线性回归方程见式(1),对回归方程斜率的绝对值(GTS)变化规律进行分析,GTS值越小,说明G*/sinδ随温度变化幅度越小,则再生沥青在高温条件下的感温性能越好。
(1)
式中:G*/sinδ为车辙因子,kPa;t为温度,℃;K1为回归常数;GTS为方程斜率的绝对值。
2) BBR测试。低温开裂为我国北方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由于气候寒冷昼夜温差较大,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的温度应力若超过路面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则会产生开裂破坏[7]。沥青的低温性能评价方法中BBR试验主要测量沥青小梁试件在蠕变荷载作用下的劲度,其基本原理见图3所示。
图3 BBR基本原理示意图
根据SHRP性能规范要求,60 s时的劲度模量S不大于 300 MPa,m值不小于0.30,试验在-12 ℃条件下考察样品的低温抗裂性能,并可得到2个数据:S即蠕变劲度模量,表示沥青混合料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m即蠕变速率,表示沥青在低温时应力松弛能力。
2 分析与讨论
2.1 自然蒸发曲线实验
由图1自然蒸发曲线可知,在60 ℃的条件下,再生剂A、B在90 min之前,挥发速率很快,在100~150 min时间段内2条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均减小得很快,随后再生剂的挥发速率均逐渐减小,趋于不变;图中A的挥发量一直低于B,而道路沥青在服役过程中产生老化,其内部组分变化主要趋于沥青质增加,而轻质组分如饱和酚和芳香酚含量减少[8-10],故分析预测再生剂B中产生主要调和作用的轻质组分含量更高,对恢复老化沥青化学组成之间的配伍性有更好的效果,然而在外界温度升高的过程中,B的有效成分会迅速减小,推测其耐高温性能比A差,而在中低温环境下其再生性能优于A。
2.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沥青路面在高温条件下需要有足够的弹性,进而利于弹性形变的恢复,因此在SHRP规范中用车辙因子G*/sinδ来评价沥青的高温性能。在一定高温条件下,G*/sinδ越大表明沥青的抗车辙性能越好,耐高温性能更优。图4是8种样品DSR测试的高温车辙因子情况。
图4 高温条件下各样品车辙因子
由图4可以看出,在30~55 ℃区间内,各样品车辙因子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依次是:原样>老化样>B3样>B2样>A3样>B1样>A2样>A1样,而在55~80 ℃区间,8组样品的车辙因子均趋于0。分析对比曲线的走向可得以下结论。
1) 再生剂A、B对老化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未有提升作用,且随着A,B的加入其车辙因子会不同程度地减小。这是因为沥青再生剂主要成分是轻质油性物质,其作用主要是将老化变硬的沥青软化,同时沥青老化过程中其饱和酚和芳香酚的含量会减少,而沥青质含量会变大,所以添加再生剂起组分调和作用,然而高温抗车辙性能是评价沥青在高温情况下复合模量能否变大,即在相同应力下要求应变越小越好,再生剂的加入使沥青变软则会让复合模量变小,因此曲线反映出的流变性能变化规律正确。
2) 再生剂B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优于A,但随着再生剂掺量的增大,A和B抗车辙性能均会下降。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A残留在沥青中的有效成分比B多一些,即A对老化沥青的软化效果更强一些,故A的复合模量较小,同理随着掺量的递增,再生剂的有效成分也会递增,即软化效果也会一同升高,所以其抗车辙能力弱一些。
3) 在55~80 ℃高温条件下,各组样品基本均为流体状态,加入再生剂后对沥青的作用效果甚微。这是因为再生剂主要成分是低标号的沥青和轻质油分,在55~80 ℃下其有效成分基本与沥青组成成分一样,区别效果难以对比。
对车辙因子的常用对数lg(G*/sinδ)进行线性回归拟合,根据式(1)可得具体参数见表5。
表5 各样品GTS
表中GTS值最大为老化样,最小为B1样品,同时A系列样品普遍比B系列样品的GTS值低。分析对比各GTS值可得以下结论。
1) 再生剂在高温条件下对样品的感温性能有提升作用,且在掺加A和B后老化沥青的高温感温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普遍超过原样基质沥青。这是由于掺加再生剂后,老化沥青的轻质组分含量上升,使老化沥青的路用性能、流变性、温度敏感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2) A系列再生剂GTS值均低于B,即其高温感温性高于B,且随着2种再生剂掺量的递增,其高温感温性也呈现递增规律。这是因为A系列高温条件下蒸发残留成分高于B,故而扩散改善老化沥青的效果增强。同理再生剂的掺量递增,激活老化沥青的效果也强一些。
3) 沥青老化样的GTS最大值为0.063 5,A再生剂掺量最大时得到最小GTS值0.064 1,说明沥青材料在一定服役年限后通过喷洒合适再生剂,可提升其高温温度敏感性。
2.3 弯曲梁流变试验
8组样品进行BBR试验得到的蠕变劲度模量S和蠕变速率m值数据,分析对比各样品S值见图5,可得如下结论。
1) 2种再生剂掺入对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这是因为再生剂渗透扩散进老化沥青后,可较好地调节各个组分含量,中低温条件下能够提升其粘弹性,改善其低温抗裂性能。
2) 再生剂A的S值普遍小于B,说明低温条件下再生剂A对老化沥青的软化再生效果比B要强一些。S值越小表示在同等应力条件下应变越大,即沥青在低温条件下有合适柔性避免过脆而断裂。
3) 2种再生剂的掺量越多,其S值越小,这表示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小于沥青质量10%),再生剂掺加越多,与沥青相互扩散作用的再生成分越多。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越好。
图5 各样品的S值
分析对比表中各样品m值绘制成图6,可得以下结论。
1) 再生剂B对老化沥青的m值改善效果更明显,而再生剂A在低温条件下对m值改善效果不佳。同时随着2种再生剂掺量的增加,A的m值变化规律性不强,说明再生剂A对低温条件下样品的感温性能效果不明显。
2) A在低温条件下m值普遍低于老化沥青样品,且在掺量为沥青质量5.6%时得到最小m值,这说明A在低温条件下对老化沥青的感温性没有提升效果。同时,B在低温条件下m值普遍高于原样沥青,且在掺量为沥青质量5.6%时得到最大m值,说明B在低温条件下有良好的感温性。表明沥青材料在一定服役年限后通过喷洒合适再生剂,能够提升其温度敏感性和蠕变速率。
图6 各样品m值
3 结论
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发展对道路建设施工等各方面均有极大影响,而制备高效沥青再生剂并对其再生效果做出有效评价,是对路面进行有效预养护工作的前提。本文通过沥青感温性分析,协同评价再生剂的再生效果,为以后公路建设预养护提供参考。
自然蒸发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剂B中的易挥发组分量高于A,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B所含的轻质易挥发组分高于A,有效的再生调和组分含量高于A,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更优。
感温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耐高温性能改善效果不佳,但再生剂A可较好地提升老化沥青的感温性;低温条件下,2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抗裂性能均有提升,且再生剂B对低温感温性有很好的改善效果。综合感温性能试验可知,在年均温度较高的地区适宜用再生剂A,而在年均温度较低如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用再生剂B进行养护再生。
[1] 交通运输部.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J].交通财会,2017(5):92-96.
[2] 杨明,苏卫国.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措施试验路工程实践[J].公路,2006(11):205-210.
[3] 王朝辉,王丽君,白军华,等.基于时段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与对策一体优化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0,23(5):27-34.
[4] 史文兴,刘君峰.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再生效果研究[J].交通世界,2014(9):50-52.
[5] LIN J, HONG J, HUANG C, et al. Effectiveness of rejuvenator seal materials on 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J].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2014,55(2):63-68.
[6] FROMN H J, PHANG W A. Temperature-susceptibility control in asphalt-cement spectifications[J]. Highway Research Record,1971(350):30-45.
[7] 史敏倩.公路路基土湿度的影响因素与改善对策[J].山西交通科技,2012(6):15-16.
[8] 吴少鹏,庞凌,余剑英,等.沥青光氧老化研究进展[J].石油沥青,2007,21(2):1-6.
[9] 张碧琴,赵高扬,李坚强,等.基质沥青老化过程中基本指标和组分变化的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5,32(1):62-65.
[10] 张燕,陈美祝,吴少鹏,等.不同废弃油脂再生沥青的物理性能和结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7,41(1):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