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8-03-08胡伟康陈学华陈国永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外伤性骨瓣开颅

胡伟康 陈学华 陈国永

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东莞 523900

外伤性脑出血在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颅脑受到严重外伤导致脑部出血的危重症,具有非常高的致残、致死率,且发生外伤性脑出血后并发症多,临床治疗难度较高,一直以来外伤性脑出血受到临床高度重视,是临床重要研究课题[1-3]。随着建筑、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脑部受到意外伤害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逐年增长,加之外伤性脑出血的极大危害,传统开颅减压术又存在减压范围不足、不能对颅内占位有效解除的缺点,临床治疗外伤性脑出血有效手段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开展有效弥补了传统手术的缺点,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为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带来了福音[4]。本研究探讨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本院2014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取的顺序进行排号,将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者接受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随机分组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2~71岁,平均(43.6±3.2)岁;GCS评分3~7分,平均(4.1±0.8)分;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3~72岁,平均(43.2±2.9)岁;GCS评分3~8分,平均(4.1±0.7)分。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2)无手术禁忌症;(3)年龄<75岁;(4)GCS评分<8分;(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2)凝血功能障碍;(3)发生脑干损伤;(4)严重感染、休克;(5)不可逆神经障碍;(6)脑血管疾病。所有患者均符合外伤性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骨瓣开颅减压术。患者取仰卧位,在气管插管及麻醉之后根据患者血肿的部位做额颞马蹄形切口进行开颅减压,去6cm×8cm骨瓣,将血肿、坏死组织清除。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患者同样取仰卧位,在气管插管及麻醉之后于自颧弓上耳屏前1cm开始,经耳廓上方向后延伸至顶骨正中线旁2cm做切口,切口长度止于发际内,部分情况较为特殊的患者可延伸到眉间。骨膜下对颞肌进行剥离,将骨瓣游离,减压窗12cm×16cm左右,顶部骨缘旁开矢状窦2.5cm左右,将硬脑膜切开,使额叶、顶叶、颞叶充分暴露。若患者合并脑疝,取生理盐水对其进行反复冲洗,以使脑组织松动。经皮质取脑针实施血肿穿刺,注意对主要血管进行保护,将血凝块或未凝血液部分抽取,抽取过程中应注意先吸除血肿中央大部分血肿之后再对血肿腔实施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使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彻底清除。在充分止血后,缝合硬脑膜,放置引流管引流。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均给予降颅压及抗感染等治疗,并在术后24h对脑部进行CT检查,观察患者颅内是否还有残留的血肿。

1.3 观察指标[5]

(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采用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价,包括意识水平、上下肢运动、感觉、语言等11项内容,评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2)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切口疝、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及外伤性脑梗塞;(3)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两组预后情况,预后通过格拉斯哥(GCS)预后积分进行评价,共包括5个等级。1级为死亡;2级为植物生存;3级为重度残疾;4级为中、轻度残疾;5级为良好,可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经SPSS21.0软件统计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经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进行评价观察,可见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x ± s,分)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可见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经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半年随访调查,可见两组在预后情况上比较,观察组预后效果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外伤性脑出血是脑部受外力冲击所导致的一种脑出血病症,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是其常见病因,在发生外伤性脑出血后会引发血肿,进而导致血肿周围脑组织受到挤压,引起脑组织水肿、缺血、坏死等情况发生,且血肿溶解后会产生组胺等有毒性作用的物质,对脑组织造成严重损害,对脑组织代谢造成严重影响[6-8]。

临床治疗外伤性脑出血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死亡率较高,临床使用率日益降低,仅在局限于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较轻时使用[9-11]。目前,开颅减压手术已成为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用于降低颅内压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其能够尽早将占位解除、降低颅内压、对脑组织受有毒物质进一步侵害进行阻止,疗效确切,深受临床患者欢迎,已经成为了治疗外伤性脑出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2]。常规骨瓣减压术为早期开颅减压术式,虽然能够将血肿或脑挫裂伤灶清除,但清除坏死组织并不彻底,主要原因是常规骨瓣减压术手术过程中不能使颞极、额极充分暴露,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还容易发生脑膨出加重的现象,形成恶性循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开展使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多项研究证实,其效果及安全性逐渐提高[13-15]。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弥补了常规骨瓣减压术的缺点,其能够彻底清除血肿,止血效果佳,同样也能够有效使颅内压降低,综合各种优势使之在临床逐渐推广。

本研究分组比较常规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预后情况也比对照组更佳,与文献报道相符[16]。究其原因可能与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减压效果好、颅内血肿清除彻底、脑干未继发受压有关,同时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少了并发症对疗效及预后所造成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患者恢复效果及预后效果。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骨窗面积较大,能够使额叶前部、颞叶底部及颞极充分暴露,使手术视野十分开阔,降低了视野带来的影响,能够有效清除95%以上的血肿、坏死脑组织,且能够对各部位脑脊液渗漏及撕裂出血进行有效控制,咬除蝶骨嵴,增加脑组织代偿空间,利于颅内压增高的缓冲等。同时还有研究报道称[17],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能降低术后脑水肿发生率,提高脑血流动力学,减少脑血管痉挛情况出现,同时利于脑组织缺氧、脑血流的改善,使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外伤性脑出血可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其能够使疗效得到提升,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预后更好,更为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1] 陈健彤,徐凡,郭凌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80.

[2] 彭友波,周建学,潘云峰,等.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0,13(3):254.

[3] 丁冬琴,丁斌,方好,等.高血压脑出血三种手术方式的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8(1):58-59.

[4] 郭宇林,李燕革,兰学英.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6(13):254.

[5] 黄强,戴伟民,揭园庆,等.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的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11(9):390.

[6] 黄本长,薛艳荣,乔俊,等.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脑挫裂伤[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1(3):954.

[7] 王银生,余新光.冠状切口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J].河北医药,2011,30(11):1697.

[8] 郝永岗,陈都,王卫广,等.外伤性脑出血术后非手术区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14(6):477-479.

[9] 吴红飞,刘锦平,温磊,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5):385-387.

[10] 王首杰,高国栋,秦怀洲.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6):498-500.

[11] 李传友,毛青.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叨[J].重庆医学,2013,42(19):2206-2207,2211.

[12] 段中华.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2例疗效分析 [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4):500-502.

[13] 时国兵.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代谢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75-76,79.

[14] 许长平.不同术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脑血管痉挛状态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3):10-12.

[15] 倪乾生,张帆,潘进钱,等.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2):216-218,219.

[16] 郭德江,李钊,赵美刚.小骨窗与标准大骨瓣开颅超早期治疗Ⅲ级以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4):3813-3815.

[17] 黄强,戴伟民,揭园庆.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的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4(9):390-412.

猜你喜欢

外伤性骨瓣开颅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