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8-03-08谢楚霞周美英余细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层流手术室切口

谢楚霞 周美英 余细凤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广东潮州 521000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在各类医疗相关感染中居于第三位,占比约为17%,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负担,甚至进展导致切口疝、脓毒血症等重症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1-2]。导致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自身体质、基础性疾病、手术类型、住院时间等密切相关,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手术室相关因素是其中重要而关键的一环,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身心最为脆弱,也是感染最容易发生的时刻[3-4]。本研究以2014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为科学制定护理对策提供指导依据。

表1 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资料的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下,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的70例患者为感染组,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20~74岁,平均(47.2±10.8)岁,胃肠肝胆外科手术27例(38.6%),骨科手术20例(28.6%),妇产科手术14例(20.0%),泌尿外科手术9例(12.9%);随机选取同期手术治疗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19~76岁,平均(47.4±11.2)岁,胃肠肝胆外科手术25例(35.7%),骨科手术21例(30.0%),妇产科手术14例(20.0%),泌尿外科手术10例(14.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有接台手术、是否为层流手术室、是否使用臭氧消毒机、手术室温度、麻醉方式、切口类型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差异。手术切口类型:(1)Ⅰ类切口:无菌切口,指非外伤、局部无感染、未进入胃肠、胆道、呼吸道等空腔脏器的切口等;(2)Ⅱ类切口:可能感染切口,包括阑尾、胃、肾、肺、子宫切除术等可能受到污染脏器手术切口,会阴、阴囊部手术区域不易彻底灭菌皮肤切口及新近愈合的切口需再次切开手术切口;(3)Ⅲ类切口:污染切口,包括胃、十二肠溃疡穿孔手术、结核性脓肿、阑尾穿孔手术等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或邻近感染区切口,唇裂、腭裂手术等与口腔相通的手术,肠绞窄坏死、胆囊积脓等系腹内明显感染手术切口[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软件双向核查录入所有研究数据,导出至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切口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接台手术、是否为层流手术室、是否使用臭氧消毒机、手术室温度的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6]。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的不断规范化,医护人员的无菌原则理念不断加强,手术的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7-8]。但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是当前外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9-11]。

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接台手术、是否为层流手术室、是否使用臭氧消毒机的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认为,急诊手术往往准备时间较为仓促,手术的过程可能存在一些不充分之处,在此过程发生感染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同蒙光义等[12]研究报道基本一致;手术时间越长、手术室的参观人员过多,可导致空气中流动的细菌数量明显增多,而手术过程中对视野暴露出的血管压迫持久,给局部的循环造成较大影响,组织细胞持续缺氧也会导致切口部位的抵抗力下降,进而容易受到致病菌的侵袭引起感染,与邹惠红等[13-14]关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手术室风险的研究较为相似;层流手术室可以通过不断向手术室内输入洁净的空气,不断的置换出可能发生污染的空气,臭氧消毒机对很多病菌、霉菌、病毒、真菌、原虫、卵囊都具有明显的杀灭效果,从而降低空气中的致病菌数量,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符合泮葵芬等[15]研究报道中的相关阐述,进一步提示层流手术室或臭氧消毒机的临床应用优势;手术室温度在以为诸多的研究中并未纳入报道,在临床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容易被忽视,但往往患者在手术室接受手术时,切口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室内的温度可以对患者的切口损伤造成直接的影响,温度偏高时,切口附近皮肤容易出汗,将皮肤的细菌带入切口,温度偏低时血管会出现收缩,切口在冷刺激的作用下,容易加重损伤,影响术后的恢复,从而加大了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因而将手术室温度控制稳定在22~25℃显得尤为重要;而根据宋国英等[16]的研究结论,对于没有层流净化手术室来说,接台手术也是引起切口感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也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相同,提示接台手术在手术切口感染中的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急诊手术、手术时间≥60min、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未使用层流手术室或臭氧消毒机,应当完善手术切口感染防控的手术室护理管理,不断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观念,维持手术室温度在22~25℃,在条件允许下尽量选择层流手术室或臭氧消毒机、避免接台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手术过程尤其是急症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感染防控措施,从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1] 吴世馨,周云.我院老年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87-688.

[2] 徐永勤,徐颖,黄丽华等.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J].西部医学,2014,26(10):1405-1407.

[3] 路怡,郝毅,李萍,等.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535-1537.

[4] 申玉琴,宋百灵,梁怡虹,等.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41-143.

[5] 张芬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4):634-635.

[6] 肖锡波,应莺.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3):3618-3619.

[7] 郭光泽,乔晓春.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891-3893.

[8] 马建中,杨敏.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5):610-612.

[9] 黄雪芬.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0):95-97.

[10] 李永稀.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105-106.

[11] 朱秀静,吴盈盈,金秀英,等.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898-3900.

[12] 蒙光义,王冬晓,卢婷,等.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54-58.

[13] 邹惠红.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2013,8(1):72-73.

[14] 刘春红,薛卫强,殷秀丽,等.切口感染患者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8):117-118.

[15] 泮葵芬,朱卫萍,林晓玲,等.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70-71.

[16] 宋国英,王小璐,余红,等.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9):2280-2282.

猜你喜欢

层流手术室切口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神奇的层流机翼
超临界层流翼型优化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