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2018-03-08孔德聪黎洪健陈剑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孔德聪 黎洪健 陈剑飞

广东省广宁县中医院康复科,广东广宁 526300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frozen shoulder,FS)又称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等,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及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是存在于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逐年增加,女性多于男性[1-3]。临床大部分采取保守、对症治疗为主,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及功能[4]。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会影响患者的肩关节活动,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5]。本研究通过温针灸、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患者41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广宁县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2例,纳入标准:(1)症状、体征、肩关节MRI检查符合肩周炎诊断;(2)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3)肩关节主动活动明显受限:外展<120°,后伸<45°,前伸<150°,内、外旋均<60°;(4)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右肩多于左肩,女性>男性;(5)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肩周有压痛,功能受限;(6)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osteoporosis);(7)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和中国临床试验的相关法规,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决定,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diabetes)、血糖(blood sugar)波动较大者;(2)肩部骨折、脱位;肩部肿瘤和结核;(3)骨关节肿瘤、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4)精神病患者;(5)妊娠及哺乳期妇女;(6)有发热症状者或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者;(7)关节肿胀,骨折未愈,局部肿瘤和炎症患者;(8)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进行治疗,而实验者令其退出。并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利温针灸、运动疗法治疗,其中男13例,女28例,年龄43~69岁,平均(55.86±10.73)岁;病程1~63个月,平均(8.97±3.52)个月;左肩23例,右肩14例,双肩4例。观察组41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29例,年龄45~67岁,平均(54.98±11.15)岁;病程1~62个月,平均病程(9.03±4.05)个月;患病部位:左肩24例,右肩13例,双肩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平均病程、患病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利温针灸、运动疗法治疗 (1)温针灸是针剌与艾灸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让病人正坐,在针剌穴位处以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1.5寸一次性针灸针,循经取穴与辨证取穴,选取主穴:靳三针之“肩三针”(曲池、外关、合谷、肩髃、肩前、肩贞);配穴:阿是穴、天宗、曲垣、列缺。实证者用泻法,虚证者用补法。针刺得气后,将艾条剪为约2.0cm长,在一段用粗大锐器扎孔,艾条于针柄处点燃,在被灸穴位皮肤表面覆盖一隔热纸层,以防止灼伤,使艾条的热力通过针体传导到所针灸的穴位上。1次/d,1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2个疗程;(2)运动疗法:患者在训练之前做5min准备训练动作如耸肩、扩胸、颈部活动。①等长肌力训练:利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的抗阻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RT),患者取坐位下,在无痛活动区间进行渐进式的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屈及转颈训练;②等张肌力训练:利用肌肉等张收缩所实施的抗阻训练(RT),使肌肉的两端相互靠近者为向心肌力训练,训练时作用于肌肉上的阻力负荷恒定,具有显著地关节运动;③等速肌力训练:在专门的等速训练器上,训练前设定运动速度不变、间歇时间、训练组数和关节活动范围等进行训练。按照每一位患者关节情况,运用旋转、滚动、滑动、摆动等手法,主要是以增加肩关节周围肌群的肌力为目的。1次/d,每周训练3次。

1.2.2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关节松动术 采用澳大利亚 Maitland关节松动术方法[6],主要包括被动辅助运动及被动生理运动。康复医师采取对患者肩关节的前屈、外伸、摆动、滚动、内外旋、内收、分离牵拉、外展、滑动等,松解粘连,有效的提高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1)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标尺上的数字从0~10cm代表疼痛的程度,0cm代表无痛,10cm代表剧痛。计分:0~2cm(0分),3~5cm(2分),6~8cm(4分),9~10cm(6分)。见图1。(2)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内旋、外展、外旋、平举等动作活动正常自如恢复到发病前的活动范围,肌肉萎缩恢复正常,可以正常的工作与生活;②显效:肩部疼痛及压痛而显著地减轻,肌肉萎缩显著地好转,肩关节肩关节内旋、外展、外旋、平举等动作活动度已经趋于正常,可以正常的工作(较轻体力劳动)与生活;③有效:肩部疼痛明显的减轻:肩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活动范围增大;④无效:肩关节疼痛症状无明显好转或者无改善。

图1 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标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治疗30d后,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VAS评分明显的降低(P<0.05),而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t=2.5739,P < 0.05),见表 1。

表2 两组临床结果的比较[n(%)]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x ± s,分)

2.2 两组临床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的高于对照组82.93%(χ2=3.1202,P < 0.05),见表 2。

3 讨论

肩周炎(FS)是肩部周围的软组织慢性损伤、退行性无菌性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以疼痛为主,日轻夜重,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的疾病,肩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会导致肩关节的活动障碍和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降低了生存质量[7-9]。近年来,临床多以保守、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消除疼痛。西医治疗主要以局部封闭疗法、关节镜下松解术为主,中医大部分采取中药、针灸推拿、局部穴位注射等疗法。现代医学对FS还没有可以让患者被普遍接受的、有效的干预手段[10]。因此探索更有效、更便捷、更安全的治廖方法而显得尤为重要了。

针灸是我国特有疾病治疗手段,能够调节FS病灶处的血管功能,减轻肿胀。温针灸,又名针上加灸、传热灸、烧针尾、针柄灸,具有提升行气通络、活血止痛、温经散寒、舒经活络、振奋阳气的功效,促进局部变性组织的修复,是一种将毫针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应用的传统治疗方法,灸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肩关节活动康复起到促进作用[11-13]。运动疗法: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患者能够通过利用一些运动器械或者自身肢体的锻炼(如一些保健操、爬梯、滑轮、养生功法等)实施科学合理锻炼治疗的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的恢复,是近年来在康复治疗中主要采取的较为理想手段。

关节松动术:能够有效的促进关节液的流动,改善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并且可以显著地缓解疼痛,防止关节退变,并卓有成效的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直接牵拉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以保持或改善其伸展性,在关节面施以微小活动,从而引起关节较大幅度的活动。通过低速度、不同振幅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的手法操作以达到改善和恢复关节运动的目的。能够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的营养代谢,促进关节液的流动,松解粘连,牵伸挛缩组织,增大肩部活动范围,抑制疼痛感觉器,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14-15]。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VAS评分明显的降低(P<0.05),而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t=2.573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的高于对照组82.93%(χ2=3.1202,P <0.05)。

综上所述,温针灸、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FS)能够显著地缓解疼痛,具有安全、方便、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高天昊,白玉龙.肩周炎的鉴别诊断和康复治疗[J].上海医药,2017,38(1):25-30.

[2] 方汉军,林新晓,陈思,等.肩周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J].现代中医临床,2017,24(1):41-44.

[3] 阳芸,陈敏.肩峰下滑囊臭氧注射结合“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2):50-51.

[4] 徐海燕,熊俊,付洪.基于倾向性评分法探讨艾灸治疗肩周炎灸感与灸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137-140.

[5] 毛振涛.推拿手法配合针灸治疗老年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J].光明中医,2017,32(4):548-550.

[6] 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27-133.

[7] 白维华.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仪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68-69.

[8] 任咏梅,张琲珏.中药熏蒸疗法配合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 30例[J].陕西中医,2017,38(4):482-483.

[9] 彭艳辉,何晓玲,杨一玲.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1990-1991.

[10] Favejee MM,Huisstede BM,Koes BW.Frozen shoulder:the effectivenessof conservative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ssystematic review[J].Br JSports Med,2011,45(1):49-56.

[11] 周亚锋,殷建权,严伟.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87例分析 [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5):868-870.

[12] 陈福庆.内热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4):34-36.

[13] 刘尚策,郭玉红,何艺博,等.温针灸配合“合谷刺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3):50-52.

[14] 钟家芳.浮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技术、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33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5):106-108.

[15] 林子玲,周小军,赖家盈.温针灸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0):997-998.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肩关节手术的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