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8-03-07张成山
张成山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重要依据,也是灿烂世界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其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焕发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学校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语文素养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重要依据,也是灿烂世界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其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焕发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使中华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界,丰富世界文明,丰富人类精神世界。“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地位有影响,不是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学校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是这样培养学生兴趣的。通过设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创设悬念,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好奇心,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好奇心变成学习的兴趣。但是,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学习材料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有很大关系。深度学习,必须要学生付出辛勤的劳动。这时,意志力的培养就要跟上了。要科学培养学生做一个传统文化的自觉学习者。引导学生在征服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
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语文教材是课内学习的主要载体。部编新版的语文教材,扩大了传统古文的篇幅,教材上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课内学习。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内涵丰富,文质兼美,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教学中,只靠限量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只能限量提高。于是,沟通课内课外的阅读教学出现了。教材节选的阅读篇目,就是暗示学生去读原文和相关的著作,学生通过课外群文阅读,升华了素养,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可见,课外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知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补充。
三、精读和泛读也要结合起来
经典篇目要反复诵读、反复感悟、培养语感。就像金庸小说中的绝世武功的练功心法,那是需要一生来实践感悟提高的。精读篇目的学习也是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学生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削弱了学生语感的培养。因此,要多读典范课文,对精彩段落,精粹诗文一定要熟读成诵,潜心揣摩。需要泛读的篇目,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涉猎多方面的知识。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诸如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科学、宗教等。
四、参与实践活动,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引导学生参与一些语文活动。比如,参加“汉字听写大赛”“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收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等,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真切地体验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学校教学活动中,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文实践,积淀文化底蕴。
1.名句摘抄活动
让学生准备一个名句摘抄本,每天积累一些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名人名言等。积累一段时间后,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同学们可以互相传阅交流。
2.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结合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主办的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在班上进行班级诗文诵读的初赛活动,可以事先准备作品,提供给学生熟读并背诵,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按划定的范围自选作品进行。这样的活动,既能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更深地认识和了解,又锻炼了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培养了审美能力,陶冶了性情。
3.开展读书活动
可以从启蒙读本开始,循序渐进,逐渐阅读原著。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仅仅是看重书中的情节,更应该学习做人的道理。如《史记》《汉书》、四大名著等。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维品质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的欲望,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注:2017年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WW[2017]GH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