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优化初中古诗词教学

2018-03-07李君兰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2期

李君兰

摘 要: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自然就受到了广大任课教师的极大重视。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方法都无法帮助自己高效率地达成既定教学目的,因此,在时代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任课教师就可以将微课这一创新教学方式引入语文课堂中,以借助其科学有效性大幅度提升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微课方式;优化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入的当前教育环境中,各学科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开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而这也就对学生的具体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以往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大多任课教师都沿用机械的语言灌输模式来开展课堂教学,从而也就大大削弱了古诗词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鉴于以上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基于教学对象与具体教学内容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微课教学运用到语文课堂之中,以增加古诗词教学的创新,最终促使初中生配合教师高质量地完成综合性的教学任务。

一、动态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带领初中生学习语文古诗词的时候,任课教师仅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高质量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其需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以积极配合自己展开具体教学工作。因此,教学一开始的导入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语文教师需要在正式开始讲授古诗词相关知识以前,通过微课视频引入即将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从而在给予学生强烈视听刺激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兴趣聚焦于自己所讲内容,以为接下来的新知讲解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杜牧的诗作《赤壁》之前,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形式展开导入教学,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具体而言,在教学设计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影视作品《赤壁》中选取一些与诗词内容相关的经典片段,制作成视频微课,同时配以生动的背景解说,然后在导入教学过程中播放给学生。在生动的微课导入教学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就可以被其中的

声、画等动态元素所吸引,感受到强烈的视听刺激,从而大大提升对相关内容的探寻兴趣,为实现优质古诗词教学奠定良好的主观基础。

二、重点讲解,突破学生学习难点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无论哪一篇古诗词都会存在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难点,而教师则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才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使学生全面掌握古诗词相关知识。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任务较大,很多语文教师都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来就某一点进行深入的讲解,而是尽可能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古诗词相关知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教学重难点,不利于学生突破古诗词学习难点。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创新性地引入微课教学法,将所讲诗词中的重难点部分制作成微课讲解视频,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攻克这些学习难点,实现优质教学。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这篇诗词时,初中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本诗词教学中的重难点,即在品味赏析诗词的过程中体悟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同时深入挖掘掌握诗词的内涵。在教学设计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针对以上两点内容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讲解,即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关键词分析、画面想象等体悟诗词意境与主旨,同时将具体讲解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接着在正式课堂讲解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适时将此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准确定位《渔家傲 秋思》这首诗词的学习重难点部分,而且还可以在基础学习之余跟随视频进行深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提升学习效果。

三、課堂延伸,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一般而言,一节初中语文课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基本在40分钟左右,而即使是一首很简单的古诗词,其所蕴含的知识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学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完全理解、掌握所有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将诗篇中的知识讲解制作成一个个视频,以益于学生在课下的时候随时观看复习,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将相关讲解内容制作成一个个微课视频,比如关于作者李白生平经历的介绍、本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作的意境与主旨探索等,然后在课堂播放之余要求学生在临下课的时候将这些视频拷贝走,从而随时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学习。这样,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而延伸到课堂之外,益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与提升。

总之,在初中古诗词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性是比较明显的,无法辅助教师高效率地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适时将微课教学形式引入具体语文课堂之中,大幅度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33.

[2]叶琼玲.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研究[D].深圳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