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喻”为何意
2018-03-07金凤
金凤
摘 要: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而后喻”之“喻”课下注释解释为“明白,了解”欠妥,应该翻译为“使……理解”,才和全文语境相符,深得孟子本义。
关键词:喻;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代漢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不仅要“信”还须“达”“雅”,对于教材上文言文的翻译尤其如此,要达此要求,逻辑自洽是基本要求,不仅要结合词语所在句子,还要考虑到全文逻辑的顺畅,否则无异于断章取义。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一课中“喻”字的解释为例来探讨此问题。
一、古代汉语中“喻”的常见解释
《通假大字典》将“喻”解释为知道、明白。并举了例句《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君子可通过道义让其明白,小人可以通过利益让他明白,主要想表达的就是君子注重道义,而小人注重的是利益。《通假大字典》里的解释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灵活,必须“信”“达”“雅”,将使动用法翻译出来才可以,即“喻”的意思是
“使……明白(知道)”。《简明古典汉语词典》解释为:明白;理解。使明白;使理解;晓喻。相较于《通假大字典》,这个更为详细,不仅将使动用法解释了出来,还多了两个意项“理解”“使理解”。《当代汉语词典》有个意项是,并列举了两个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综上所述,“喻”的意思至少有以下几种:明白;理解。使明白;使理解;晓喻。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喻”为何意,当结合全文语境,通过甄别得出。
二、教材中的“喻”的注释值得商榷
人教版教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喻”注释为“了解,明白”,它的使动用法没有注释出来,这是个问题。按课下注释,“而后喻”应该翻译为“然后才能为人所了解”或“然后才能为人所明白”,“明白”的对象应该是事理等,所以只能将“喻”翻译为“了解”。而“了解”,各类词典的解释大体都意为“清楚地知道”,那么为什么“斯人”的种种苦难要为人所知道呢?如果是一般人知道,意义并不大,因为一般人改变不了“斯人”的困境。结合全文,不难发现,“而后喻”是被任用被提拔的前提条件,先秦缺乏人才选拔机制,被统治者发现才能被任用。那么被君王之类的统治者“了解”就行了吗?但是统治者也不都是任人唯贤,昏庸的比较多,用人也多是感性大于理性,仅仅“清楚地知道”“斯人”还不够,在整个古代,贤才多得是,但是能被任用者为数甚少,这从那么多流露出怀才不遇者之愤懑的诗文中可见一斑。既然被君王所了解意义不大,那么课下注释将“喻”翻译为“了解,明白”,在逻辑上不能自洽,应该有更为恰当的解释。
三、“喻”应解释为“理解”
与“了解”不一样,“理解”如对象是人,则在心理层次上更进一层,有“心有戚戚然”之意,理解对方,有同情对方之意,那么就可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对方,“斯人”的苦难到了一定程度,被统治者理解了,统治者动情了,加之自身是超群之才,然后就有可能被任用。
文章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开篇列举舜、傅说等六人,都是从身处困境中被统治者提拔任用的,孟子之用意,当然是在为下文的“降大任”张本。
由此得出担当大任之人必须承受相当的苦难才能,这些苦难是上天的安排,是被动的,而这些被动承受的苦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对“斯人”来说,正是被君王发现的契机。文中谈到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看似和前文不能紧密联系,实则这只是为了进一步证明一个人要受到重用就必须经受苦难。贤士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没有“敌国外患”,容易衰亡,这还是在强调贤士经受“忧患”的重要性。文章末尾得出观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主要意思是贤士被君王发现任用后,他们会知道所有的苦难都是值得的,苦难使人获得新生。
承受苦难,被君王任用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因此“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层层递进的,应该这样翻译:“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自省自觉)之后他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茅塞顿开,心思通明)之后他才能奋发;(将担负大任的庄重)表现在脸色上,(将担负大任的心迹)流露在言词中,之后别人才能理解(并支持他)。”此外,“而后喻”的“后”是最终的意思,有历经百般挫折,终得正果之意,这进一步证明,孟子认为“忧患”是被任用的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
孟子有此看法,与孟子的身世有关,孟子生于乱世之中,才华横溢但一生没有得到贤君重用,他深感贤君对于人才被任用的重要性。本篇这也许是孟子的自我安慰,在失落中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认为总有一天自己所承受的苦难会让自己和各位身处困境最终被起用的先贤一样,体现自我价值。这或许也是孟子对后代后学的告诫与鼓励,让他们承受苦难,坚持前行。因此,一个“喻”字能透露出圣人之心,断不可随意解释。
参考文献:
刘本雄.正确理解文言文语句的教学方法探究: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