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地理

2018-03-07胡中一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素材古诗词传统文化

胡中一

摘 要: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教学素材的筛选非常关键,好的素材能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尝试着通过教学实践将古代诗词作为教学素材,来探讨地理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让地理课堂充满诗意,在诗情画意中提升地理学科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素材;传统文化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我们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古代诗词文人多流连于山水,在游历中华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大量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歌赋,其中不少都保存有丰富的自然地理信息,涵盖了天文、气象、气候、地质、水文等方面。有部分非常适合作为高中课堂教学或是练习试题的素材。使用古代诗词作为教学素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利于地理知识的接受,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史内涵,有着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用过的部分古代诗词素材、原创练习试题和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想收获,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地理教学有所裨益和些许启示。一则为地理教学填砖加瓦积累更多有用的素材,二则抛砖引玉,让大家一起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继续捡拾对地理教学有用的珍宝。

地质、地貌

庐山桑落洲

作者:胡玢,朝代:唐代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诗中反映受流水侵蚀的凹岸的一句古诗是:( )

A.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B.平沙长未休

C.古岸崩欲尽

D.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壶山

作者:柯应东,朝代:宋

方壶久伏海中洲,涌出高山不计秋。

峰上今犹蚝带石,穴边时有蟹寻湫。

云飞岩岫来龙聚,风送潮声入虎邱。

景物无穷供眼界,一鉤新月促归舟。

诗中的“峰上今犹蚝带石,穴边时有蟹寻湫。”一句反映了以下何种地质作用:( )

A.风力侵蚀 B.地壳上升 C.火山活动 D.变质作用

与壶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宋秘书省正字方翥诗:“累累蚝山着(附着)石面,此非所有能无疑?细看大石深孔窍,舟人操篱迹犹遗。乃知此山千载前,汹涌尚作海渺弥。蛟龙鱼鳖占窟宅,不省造化能密移。”也反映了海陆变迁之大势。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朝代: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与“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一句中“一川碎石”形成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A.风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风化作用 D.流水作用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作者:韩愈,朝代:唐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1.“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句中的“碧玉簪”是描写的下列何种地貌:( )

A.火山 B.孤峰 C.峭壁 D.角峰

2.该种地貌主要受何种地质作用影响形成:( )

A.冰川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溶)蚀 D.风力侵蚀

气象、气候

清明

作者:杜牧,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据所学知识判断形成“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2.据诗意情景判断该诗中的杏花村最有可能位于( )

A.安徽 B.山西 C.山东 D.陕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朝代: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胡天八月即飞雪”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的是一次( )天气过程。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早梅(一作观梅女仙诗)

作者:刘元载妻,朝代:唐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干。

1.下列哪一句中的“风”与诗中“春风”性质不同:( )

A.东风无力百花残

B.暖風熏得游人醉

C.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D.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是因为( )差异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成土母质

公转的地理意义

绝句

作者:杜甫,朝代: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从地理角度解释诗中“迟日”一词含义正确的是:( )

A.日出渐晚 B.昼渐长

C.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远

自转的地理意义

登楼

作者:杜甫,朝代: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诗中将大唐朝廷比作北极星,说它像北极星一样稳固而不改变,那么满天的星斗为何只有北极星会给诗人带来稳固而不改变的印象呢?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北极星是个特例,它不会“斗转星移”。

B.北极星的移动很小,人的眼睛观察不出来。

C.北极星处于地轴北端延长线上,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

D.诗人缺乏基本常识而犯了错误。

自然资源

经火山

作者:岑参,朝代:唐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

热海行 送崔侍御还京

作者:岑参,朝代:唐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最后两首边塞诗皆为岑参所作,一首描写了煤的自燃,一首描写了地下热泉可为自然资源的教学所用,虽无试题奉献,但却可让枯燥的课堂在唐诗所创设的情景中生动起来。

中华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光是《全唐诗》就收录了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诗。这些诗词是丰富多彩的。诗词对于中华大地绚烂的自然风光的描写不仅是诗歌创造的需要,还是诗人表达个人情怀的必须。诗词中存在着大量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的诗歌,也有大量借景抒情、抒发诗人强烈的个人感情的创作。这里面就会存在大量的对我们中学地理教学有用的地理信息。如果在平常课堂教学、习题设计中能适当采用,应该说对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是会产生众多益处的。

首先,从德育方面来看: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高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并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声处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其次,从智育方面来看:可以更多地接触语文课堂里鉴赏不到的一些古代优秀诗词,扩大知识面,同时丰富了地理教学的素材,也有利于更好地创设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活跃地理课堂氛围,非智力因素的潜能激发是非常有利于地理知识学习、理解的。再次,从体育方面来看:诗词尤其像山水田园诗人、边塞诗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多是在游历过程中创作的,这种创作方式很能鼓励我们的学生像诗人一样走到野外感受大自然,去探寻大自然的神秘,去领略真山真水的美,去挑战自然,去田野户外学习地理及其他知识,真正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练自己的身心。最后,从美育方面来看:使用古典诗词作为教学之用,可以通过重温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使心灵得到一次升华、一次高雅文化的洗礼。

古代诗词还有作为文献史料的功能,将诗词引入课堂、习题,其可靠性、可信度要强于一些道听途说的网络信息,经过千百年的淘选让诗词中所反映的地理信息更具说服力,更易于学生的接受。教师挖掘、采用古诗词,让古诗词之花在地理课堂绽放,不仅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其实对我们地理教师也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对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宗禾.让传统文化浸润时代人心[J].党员干部之友,2017.

[2]孙炜峰.打造优质传统文化竞赛节目提升文化自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教学素材古诗词传统文化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对思想品德教学素材的精选妙用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