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3-07黄林茂
黄林茂
物理学是人类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科学之一,更是现代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综合学科的高技术基础。所以,物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人口素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
中学阶段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物理教学实践之感受,浅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抛砖引玉,促使大家共同关注,从而推进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要培养创新思维型人才急需操作性较强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及评估方法
目前的教学大纲和新课标以及现在使用的教材,确定了科学探究的大量内容,明显看出教材编写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些内容中,人们注重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而且由于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出台,引导物理教育工作者对此投入较大的精力,研究出了一整套具体可行的“应试教育”目标,就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有了“良法”,就全面教育的某些方面来说,无疑是可喜的。然而其他方面像物理教育中的阅读、理解、观察、操作、创新能力等,均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当前也无法有效地评估其教育效果,因而引不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我认为要使物理教育体现专家编者的意图,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像研究考试一样,研究制定出一套符合物理学科特点的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具体目标,并同时提出与之配套的检测、评估方法,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句空话。仍然可喜的是,近段时间,各地普遍开展了以实验探究为主的物理说课赛课活动,提醒我们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孩子实验操作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庆市的中考物理水平测试也把试卷中实验探究题的分值提高到与计算题分值同样的程度,这很好地为物理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型人才奠定了有实质意义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必须引导学生勤于“思”,勤于“做”
所谓思维能力,指的是以已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判断、分析、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去认识其规律的一种能力。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任何一项认识活动,都与人们的思维能力息息相关。学生也只有在具有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创新思维。由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参与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并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物理教學活动中,常常需要设置一定的场景,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比如我教学“连接串联并联电路”的实验中,在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有了初步认识后,抛出“怎样实现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的通断?”让学生参与。有的学生想到串联,还有学生想到并联,接下来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具体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思维判断。学生积极性变得高涨,迫不及待,结果不仅推进了串并联电路连接的实验操作,还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如果只是简单的注入式教学,难以达到这种效果。所以,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要给学生思维的机会,还要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物理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对学生思维广阔性、发散性的引导
思维广阔性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多比较。常言道,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所谓比较,指的是根据既定的标准去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从而确定它们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这是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方法。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喜欢对比和鉴别。在物理教学中,无论是物理概念的比较,还是新旧知识的对照迁移,都能很好地让学生从事物的区别与联系中掌握知识全貌,强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比如物理教学中“压力与压强”“功率与效率”等,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比较,注意思维的广阔性,就会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发散性思维指的是一种不以常规,力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一个创新型的人必须善于发散思维。我在物理力学教学中,在对于“力”的三要素认识后,接下来学习各种具体常见的力时,不仅每一种力都从三要素入手学习,把不同力与具体身边现象结合起来发散思维,就能很好地把力学学习的难题化解掉。
四、中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独立性的训练
思维敏捷性指的是善于迅速及时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一个思维敏捷的学生,理解知识迅速,解答问题及时,遇事当机立断,不会优柔寡断,但也绝不是轻率从事。比如,在物理教学中,通过课内设置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完成,这就迫使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及时作出判断,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十分有效。对于思维的深刻性,古语有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质疑,启发学生敢于发问,甚至教师要巧设疑问以此来激发学习动机来引导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于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实质,与此同时,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发言的机会,通过发言、交流、讨论,让学生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说出来,甚至与同学争论或辩论,从而互相启发,提高他们思维的独立性。
总之,创新思维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引导学生从运用思维入手,不仅是培养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需要,更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