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探究
2018-03-07邓慧文
邓慧文
摘 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语文学习的难点往往是作文的创作,而在考试中最能帮助学生获得分数的往往也是语文作文。由此可见,初中作文必定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方式帮助学生克服作文创作困难这一难题呢?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质量大幅度提升呢?只有发挥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才能够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创新
一、初中生语文作文写作问题分析
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作文始终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
点,很多初中生特别是一些男生面对语文作文总会表现出种种为难情绪。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现将学生在语文作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结构混乱
對于初中生来说,语文作文结构混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
题。所谓结构混乱是指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等结构比例不协调等现象。这一现象使得学生的作文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缺乏一种和谐之美,同时也十分容易暴露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的欠缺之处。
(二)作文字数不够
作文字数不够是一些语文写作能力极为欠缺的学生出现的问题,虽然出现这种问题的学生人数比例较小,但几乎在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这样的学生。从学生的反馈结果来看,学生之所以作文字数不够,一个最大的原因在于没有东西可描述,没有感情可抒发,或是还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就草草下笔,以至于写到一半失掉了写作的灵感,无法继续。
(三)作文内容空洞
作文内容空洞在初中生作文写作中是一个仅次于作文结构混乱的大问题。所谓初中生作文内容空洞主要体现在语文作文以流水账的形式进行记录,或是在脱离实物、事件的基础上进行从头到尾的抒情,显得无病呻吟过于矫情。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探索
以上情况均为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上述问题,从教学创新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入手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与调整:
(一)结构入手,培养良好写作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于作文写作来说也是如此。很多学生总不想让写作占用大量时间,以至于教师刚刚将题目布置好,学生就开始不假思索地进行写
作,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优秀写作作品形成的。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先确定作文结构大纲,从“先长骨头后长肉”的思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即下笔之前先将作文结构设计好。而为了提高习惯养成的效率,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的训练中,通过“教师给出题目,学生设计提纲”的反复训练来完成,而不是“教师给出题目,学生写出作文”。
(二)积累入手,提升学生语句储备
部分学生在语文作文写作上无法达到字数的要求,第一个原因是与学生没有养成写作之前先列大纲的良好写作习惯,而第二个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储备一定量的名言警句以及名家事例,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增加作文的字数,还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走进语文作文世界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注重日常写作素材的积累。例如,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语文素材的分享大会,再如监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文素材的收集等,都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思路。为了提升学生材料搜集的目标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主题,引导以小组为单位就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语文作文素材的收集与分享。
(三)生活入手,提升写作真实情感
很多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都会出现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的现象。与此同时,很多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实物的观察也都是从相同的角度进行表达的,对于父爱和母爱的描述也均是从“妈妈每天早上起来给我做饭”“爸爸每天辛苦挣钱”,谈到助人为乐,想到的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想到团结友爱就是“帮助同学完成作业”……这些写作角度与写作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学生脱离生活,没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没有真正细致地对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写出作文中的真情实感时不如以生活实践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体会生活、思考生活、感受生活的机会。例如,要想使学生真正感受四季之美,就不应该将学生紧紧关在教室,而是应该带他们走出课堂,真正去听风声、看云朵,用心感受自然之美;例如,要想使学生感受到人情冷暖,就应该带着学生走上街头,为流浪汉送一个面包;要想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就应该鼓励学生与父母进行一次角色调换,为父母洗一件衣服,做一次早饭。只有经历了,才能够感受到,只有体会了,才能够流露出真情实感。
笔者认为所谓教学创新,就应该是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初中生在语文作文写作方面存在结构混
乱、字数不足以及缺乏真情实感等现象是可以通过教师教学策略调整、教师教学思路转变而改变的。
参考文献:
[1]代光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殷曦东.作文教学如何走出虚饰与矫情的困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