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学

2018-03-07陈辉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兴趣习惯

陈辉

摘 要: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的基本课程。在小学数学中,计算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十分反感的,对于计算也没有什么好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让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口味。同时,将计算的运用代入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围绕着“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学”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兴趣;习惯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的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在我们的教学中,需要以我们的学生为主,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作用,利用丰富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对于数学的计算充满兴趣,并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感悟学习的意义,将我们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互的结合在一起。这些年来,我们围绕着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效率的方式做了一系列的探讨。

一、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了兴趣的前提下,就能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分析问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可以创建一些比较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实际的教学中去,从而对计算产生一定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加减法计算的时候,可以创建一个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在上课之前,可以准备一些带有图画的卡片,上面画上不同的水果、蔬菜等,进行一个模拟的小超市。对学生说:“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叫我们去买一些菜和水果来招待客人。”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客人的多少来买,每个学生对于自己想要买的东西都有一个详细的数量。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说出自己想买的东西。然后让同学们加一加,看看一共买了几样东西,并且算一下一共花了多少钱,自己还剩多少钱可以用。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很快就计算出答案,但是又是一个比较好的情境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数学课堂那种压抑的气氛,让学生都活跃起来了,就像平时在逛超市一样,而且将计算知识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去,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以及计算的能力。学生也会对这样的方式十分感兴趣,在学习中表现得十分积极。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十分轻松地掌握课堂的节奏,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二、重视教学方法,优化运算方法

我们的学习首先要依靠兴趣,但是正确的方法才是最关键的。在学习计算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方式,但是有些比较难理解,有些则比较简单。从最后的结果来说,其答案都是一样的。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及时优化我们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可以用更加简便的方式得到一样的答案,以此节约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中,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创新的思维中不断地寻找相应的计算方法。在一道计算题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求解,并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看看哪种是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学生在这样不断的总结和评价中,可以找到解题的最优方式,逐渐形成计算能力。

三、增强学生数感,培养学生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即学生对数字及计算的直觉感知。有关研究表明,有的学生对一些数字会表现得特别敏感,教师刚出题目,答案就已经出来了。这是一种直觉的计算能力,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天分,但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加强练习来培养的。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就需要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在进行运算的时候,经常会出错,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粗心,更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教师首先应当做好示范,让我们的板书更加符合规范,让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能够更加有条理。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到错题本这样的方式,将之前的错题都抄下来,归纳到一个本子中去,整理好,对错题进行再一次的练习。并要求下次在遇到相同题目的时候保证没有错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严谨。并教会学生在答题过后一定要进行下一轮的验算过程,争取可以达到零失误。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脱离老师的依赖,更加独立地去完成基础的计算操作。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我们的计算有更大的帮助,给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代国清.我对计算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做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4(8).

[2]夏德芳.例谈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5(33).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兴趣习惯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