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成为写作的主旋律

2018-03-07张丽妹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活教学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张丽妹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最让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喜欢做的作业。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唉声叹气。到了高年级,这种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然而这个阶段的作文更是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我面对着的是农村的孩子,几乎是从三年级才开始动笔学写日记、片段,到高年级时,大部分的学生对出现的题目不知如何是好,不知该如何选材、谋篇布局,对一件事如何讲清楚都是件困难的事,更谈不上语言的精彩,从教多年高年级,针对这种情况,应从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教学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说”

《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就应该选择学生身边的、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如:以“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为主题的作文指导课时,首先,我让学生捕捉从课题得到的信息:这个话题一定是亲身经历,而且是一件,然后让学生思考一分钟,脑海中最先跳出来的是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話表达。接下来老师也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童年趣事,有了老师的“开路”,学生就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整个课题气氛非常浓烈。此时,我话锋一转:你们可记得老师讲过“题好一半文”我把当时那件事取了个《我当了一回“南郭小姐”》,请同学们结合亲身经历,说说你曾当过一回什么?于是学生又是一次跃跃欲试,然后我又说:如果只把题目变成《我当了一回 》,那可写的范围就远远小于“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我们再来变一变,变成《我尝到了 的滋味》,请同学们说说。学生再一次兴趣盎然,等学生说的差不多时,我又说:关于“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我们再来超级变变变《 可真不容易》。整堂课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非常乐意表达,有的学生甚至对一个题目说了好几件事,连平时不想说话的学生也说了几次。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经常为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或者利用阅读课,内容不限,可以是让学生谈一谈看书体会,或者推荐自己看的好书,或者身边的、生活中的事例,等等,这样学生的胆量变大了,表达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想说的欲望也增强了。“帆过水无痕”就为下面的“写”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想写”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如:在指导《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时,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我让学生说说他们平时最喜欢玩的游戏,先让一个学生说,然后其他学生补充,最后让一个表达比较好的学生将这个游戏的规则及过程完整地说出。还设计一些学生喜欢做的活动当场进行,活动后,让参加活动的学生说一说做游戏的过程、动作、心情等。让当观众的学生说说做游戏同学的神态,以及看他们做活动当时自己的心情。最后让学生把刚才说的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也不会感有到负担。有时还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如:在妇女节时,让学生回家为家里的妇女做一件事,可以是给她们捶背、洗脚、做饭等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和生活中,这样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自然而然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三、表扬鼓励,让学生“乐写”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后,总是期待老师的表扬与赞许,此时,老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作文改好,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通常情况下我一发现学生有进步就在班级表扬,这样的效果很好。有时我会让学生利用早读课读自己写的文章,或者是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读自己写的精彩片段。我发现那一刻学生的精神状态特别好。接下来的作文能更认真地对待。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我最喜欢的——》,有个学生的作文令我非常意外,因为这个学生是班级的学困生,从五年级接班来,他的作业很少完成,更谈不上写作文,但是这一次在我的启发下,他竟然写出自己是如何的喜欢打篮球,怎样在球场上与同学你争我夺,读了他的文章我趁机好好表扬一番。于是我在班级大肆表扬,将文章的一些语言读给学生听,并将文章修改一番,然后让他抄写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从那以后,我发现他能按时完成作文,虽然没有质的飞跃,但我看到多了一个“乐写”的学生。我想: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长久坚持一定会有不菲的收获。学生在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下,他们写的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出来,自然能写出好文章,并且不会害怕写文章,还会期待着写文章,期待着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

四、教给方法,让学生“会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优秀文章,每一篇都体现出作者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观察视角,那些都非常值得学生学习,于是在教学时应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模仿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揣摩并领悟出作者写作的真谛。我们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让学生走入文本,用心去读,认真去想,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规律性,再创造机会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这样就能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文中通过对老班长的神态描写,表现出老班长的担忧与对革命的忠诚。让学生从中理解并懂得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可以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这种写作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于是凡遇到有描写人物神态的课文,我都非常注意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这样长久的训练,学生在写作中就懂得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通过神态描写来体现。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写出自己真实的体会,让生活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作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会芳,邱伟.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描写一个活动场面的案例分析[J].小学教学设计,2006(7):31-33.

[2]粟淑红.让生活成为写作的不竭之源[J].金色年华(下),2010(4):38.

[3]欧珠.让生活成为小学汉语文写作的丰富源泉[J].小说月刊月刊,2016(5):156.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生活教学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如何借助生活教学来增加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尽显初中化学教学无限魅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