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有效结合的研究

2018-03-07刘旭张登超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关系分析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刘旭 张登超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国家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学生要想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就需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我国几千年来流传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全面发展的教学需求,促进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有效融合,就成为当前教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因此,以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主要内容,通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给出具体的结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关系分析;结合措施

全面发展,是当下教育理念中的重要内容,需要人们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促进人各个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素质综合能力,投其所好,促进其优势的长效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一、关系分析

1.相互促进

对教学中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全面发展为因材施教提供可能性,因材施教也为全面发展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将这样的教育理念进行传承和加深,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从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其专长的发展提高,培养其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因材施教为全面发展提供了实现条件。全面发展,主要是在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成为人才,将做人进行升华。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进行发现和激发,促进其优劣互补的实现,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全面发展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

2.适应与超越

就教育实施的本质来说。其主要是为了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社会进行改变,进而推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超越。全面发展,主要是保证个体的健康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推进,需要因材施教的实现,从而为不同的行业提供所需人才。在实行因材施教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个人特长进行挖掘,从而促使不断超越自我,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在教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前者主要是促进人才素质适应的过程,而后者则是进行超越的过程。

二、结合策略

1.在教学方面

就小学阶段实施教学过程来说,小学的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刚刚接触集体生活,他们对教育的认识相对较少,不知道什么是学习,更不知道如何学习,但是却能够明辨一定的是非,明确自身的喜好。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活动,针对一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要极力开发其特长,并给予一定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并能够通过这样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推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

2.在互动开展方面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展开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需要从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入手,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活动进行扩散,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推进。例如组织羽毛球大赛、五百米赛跑等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促进学生的成才发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发展情況,为学生选取一定方向,促进因材施教的推进,从而有利于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所需人才[3]。

3.在实践应用方面

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其对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对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小学生在开展课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特长,而且能够保证学生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特长的不断训练。实现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多带领学生走向户外,释放学生的天性,从而促进其自然发展,实现因材施教的进一步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有效结合,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仅相互促进,而且彼此适应,彼此超越。在教学中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发展情况,而采用不同的结合策略,从而有利于使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国家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寒.因材施教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合理运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6.

[2]洪笑茹.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3]黄承军.孔子的因材施教与语文素质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关系分析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设计艺术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分析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分析
关于德育移植的一点思考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