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数学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2018-03-07王广鹏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打造关注高效

王广鹏

摘 要: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顺应时代的进步,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训练和提高,才能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关注;数学;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目前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关注知识技能多、关注策略方法少;课堂操练多、解决实际问题少;统一学习内容多、开放探究学习少;独立学习多、合作交流少。这样的课堂教学,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难以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基本理念。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新课程下广大教师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片段一:

1.师拿出一条彩带,问:能不能无限伸长,能不能测量出长度呢?生:能。师:像这样的线叫做线段。谁来说一说线段的特征。生活中有哪些线是线段呢?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斑马线、竖琴线,感受线段的长短。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端点,可以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朝着既定的目标高兴地、大踏步地迈进。

2.认识射线(略)。

3.该教学直线的概念了,师还是由线段引入,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所得到的线就是直线,课件演示延长的过程,请同学们说出直线的特征。提问:生活中有没有直线的例子呢?生摇头。师:“我们可以把火车的轨道假想为直线。”让学生加深对直线的理解与记忆……

多么直观的演示,多么顺畅的衔接,当我把这三种不同的教法在教研会上说给大家听时,他们感慨地说“一课三练”真是越练越精彩。这时,一位老师提议说:“王老师,你能取三课之长,融汇成一堂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新课吗?”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我想,对呀,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吗?于是我立即重新设计了该课的主要教学过程。

片段二:

1.谜语引入

(1)什么东西有始有终。

(2)什么东西有始无终。

(3)什么东西无始无终。

师:这三个谜语的谜面就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

2.探究新知

师:这节课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

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线段、射线、直线,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2:我想知道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能看到这些线……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第16页的内容,尝试解决以上问题?

小组充分讨论、交流。

汇报、展示……

师:生活中能举出直线的例子吗?铁轨是不是直线呢?……

反思:片段二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入手,新课伊始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探究的欲望。通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说出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然后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最终解决了问题,获取了新知。这不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吗?从以上案例的设计、分析与反思,我认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学习品质。兴趣的驱动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促使他们爱学习,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没有兴趣,学生对知识就会感到索然乏味,也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案,讲故事、猜谜语、玩游戏等等不一而足。

二、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一堂好课就像一个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让人有锋回路转的感觉,让人有豁然开朗的心境,让人有雨后天晴的清爽。而一堂好课是需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支撑的,教学设计之于课堂就如同建筑设计之于建筑,所以教学设计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非常重要。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标的重要体现。“给学生鱼,不如教会他们打渔的方法”,这就意味着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么去学。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即使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解决新的问题。所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提高数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对数学教师来说,只有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打造有价值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赵启科.走进新课程,践行新理念[N].毕节日报,2010.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打造关注高效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