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探究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指导策略探索

2018-03-07王兴丽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主动探究教学指导问题情境

王兴丽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加大了对主动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力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对小学数学中的主动探究教学方式进行全面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保证新课标要求的顺利达成。

关键词:问题情境;主动探究;教学指导;小学数学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教育者会通过合理的引导与指导,使学习者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探究,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点内涵、锻炼学习者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目标,这对于学习者而言,十分有利。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主动探究教学模式,会使小学生积极投入数学学习之中,教育价值较为明显,值得深入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清晰教学目标

在实施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老师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通过多样化手段,像以旧引新以及启发讲解等方式,创建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带动起学生的知识点探究意愿[1]。并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实施针对性学习,以保证最终课程学习效果。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2)”一课教学为例。在进行本课教学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张糖果摆放图,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告诉老师这些糖果都是按照什么规律放在一起的呢?”进而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意愿;其次笔者向学生讲述本课学习目标,即通过观察物品排序方式,找到相应排列规律,以确定下一个物体,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方向;最后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再次带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以保证学生对“规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设计探究问题,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是实施探究性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老师会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以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进而获得更多的感悟[2]。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设置检测性问题,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明确,同时还要设定一定量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实现深层次的探究,确保各项学习活動的开展质量。

在进行探究性问题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问题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由于探究活动开展质量与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关联,是两者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一种表现,所以老师不仅要保证问题的知识性,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感悟,同时还要保证问题的趣味性,要保证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要让学生在问题的吸引下,主动投入探究活动之中,使其可以在活动中真正感受到数学探究的乐趣,进而更加愿意进行数学学习;另一方面要保证问题的生活性以及实践性。由于数学与生活关联极为密切,而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在养成阶段,逻辑性相对较差,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运用,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因此探究性问题设置,还要具有生活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以便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经验的运用,展开各项探究活动。例如在对“直角的认识”一课进行学习时,可以提出“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直角,你们可以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老师吗”,进而将“学”与“用”巧妙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应用意识都能得到切实提升,以便其后期对抽象知识点的学习。

三、组织实践活动,保证学习探究性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好动,因此相比于说教式教学模式,动手操作会更加吸引学生,更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所以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可以尝试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对探究性学习效果进行保证[3]。

例如在对“统计表”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对校园内所有绿植进行了统计。在具体教学指导过程中,笔者首先向学生布置了本次活动的任务,即对校园内部所有绿植进行统计,目标是明确校内绿植种类与数量,统计表内容与规划并没有具体限制,以便为学生留出足够的发挥空间;其次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保证小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给予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使他们可以对校园绿植进行实地调查与统计;再次,笔者并没有对学生予以过多干涉,而是安排各个小组自主对统计表进行设计与编排,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可以达到有效锻炼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目标;最后,笔者对每一小组的努力给予表扬,并与学生一起对每个小组的统计表进行了分析与点评。通过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运用,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实践动手机会,确保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锻炼,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也能对统计表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因为时间限制,本文所介绍的主动探究教学指导模式并不全面,还需要各位同仁不断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总结与探索。教师应按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性格,结合探究性学习特征,制定出与之相符的主动式探究学习指导方式,通过创建问题情境以及设计探究性问题等手段,科学地对学生展开数学知识教学,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以为小学生创造出更加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崔素文.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J].考试周刊,2015(51).

[2]李林,黄明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3(8):66.

[3]钟雪梅.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探索[J].教育,2015(36):280.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主动探究教学指导问题情境
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
构建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研究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