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2018-03-07姜可新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科研教研信息技术

姜可新

我区位于浙江西部山区,40余所小学分散于各个山村,最远的岛石小学离区中心将近160公里。偏远的地理位置,城乡之间的差距导致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发展不平衡,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进步不大。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显得特别重要。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不断发展。笔者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尤其关注我区的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通过调研、开展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基本情况、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常规落实等方面进行了跟踪,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入手,梳理问题并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一、目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30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老师的调查摸底,从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分别以“好,较好、一般、稍差、较差、差”进行等级评定,数据统计如下图:

信息技术教师三项专业能力统计图

根据图表分析可以看到,教师的三项专业能力表现一般,仅四分之一左右的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达到了中上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有所欠缺。笔者听课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有所欠缺。从数据来看,较好以上占24.13%,说明多数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表现为一般的常态课,没有特别的亮点。同时,仍有17.23%的课堂教学处于较差以下水平。

具体分析教学情况并从区域化的角度进行梳理细化,笔者认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存在著以下问题:

(一)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项能力看相对落后

1.备课存在着教材分析不透彻,不关注知识技能的前后衔接的问题,有些将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混为一谈,大而空泛;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方法与策略含糊不具体;教学流程描述教师行为的多,关注学生行为的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的预设少;日常教学设计与公开课、调研课提供的教学设计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2.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不统一问题;教学方法上重视教法,忽视学法指导;教师掌控课堂过多,学生参与相对较少;课堂教学反馈与评价流于形式,对学习评价的设计考虑不足,评价多以教师点评为主;教师的语言繁琐随意,专业术语表达不规范。

3.教学反思多数流于形式,存在着“四多四少”:课后总结的多,理性思考的少;叙述过程的多,深入分析的少;罗列现象的多,正确归因的少;阐述得失的多,提出改进措施的少。

(二)从教研组建设上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大都处于“孤独无助”状态

由于城镇化不断发展,农村学校自然小班化成为趋势。学生少、班级少,教师也相应减少,导致农村教师大多是身兼多职。信息技术学科更是兼课教师多专职教师少,学校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教研组,一般都划归在综合组,很难开展正规的校本教研。另外,信息技术老师还承担着维护管理学校硬件设备等重任,使得信息技术老师忙于事务的多,而专注课堂教学的少,想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可谓是“孤掌难鸣”,比较困难。

(三)从教科研上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上尚未起步

近四年来我区教师在学科论文评审中省级获奖2人次,杭州市获奖23人次(含年会论文)。但是在农村小学中只有8位老师获得过本区的三等奖。2016年笔者组织的全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比赛(自愿参加),农村小学40余位信息技术教师参与的仅15人,获奖只有8人。无论在参与度及能力水平上,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科研上都还没有进入状态。

二、提升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笔者将调查摸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制定相关举措,将共性问题纳入到学科教研工作中逐一解决,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拓宽视野,学习课程理念,提升理论素养

1.专家讲座引路

从理论上提升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重中之重,笔者邀请专家来给老师讲课,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请江干区教研员王卫东老师主讲了《在教学研究中成长——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既为老师鼓信心,又传授了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教师迫切需要的知识。杭州市教研员李伟老师在博世凯小学结合课堂教学,提出了课题研究来自课堂教学,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提炼课题,开展教科研,使大家恍然大悟。省教研员魏雄英老师也给我们传经送宝,下城区蒋先华老师也从技术方面为大家讲了摩灯平台的构建,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

2.教师分享树榜样

笔者组织教研活动时请城区的优秀教师来讲授专业成长的方法,以自身成长的经历与大家交流。例如,我区信息技术名师詹可培,他曾在信息技术教育月刊发表文章,撰写的论文获得省二等奖,笔者请他为农村教师作了一堂《成长的脚步——非正式学习的体会》的讲座,分享了他主要利用课余零碎的时间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而收获满满的经历,为大家打开了另外一扇成长的大门。

(二)从实效出发革新教研模式,提升教学能力

教研活动能为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阵地。以往常规的教研活动都是优秀教师上课,其他老师听课,这种被动参与式的教研活动,使多数农村教师产生一种“看戏”的想法,觉得事不关己,只作为看客听听而已,极少发表意见,教研活动的实效大打折扣。笔者决定打破原先总是全市教师集中搞教研活动的大呼隆形式,创立了“先分散后集中”“有前置有后续”的教研模式。

1.先分散后集中——少而精

少指的是采用全区分片的形式,这样参与活动的教师人数少了,相当于小班化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更能出精品。具体方法是把全市小学分为锦城片、玲珑片、於潜片和昌化片四个小组,每年的上半年分片举行教研活动,人人参与并推举一堂精品课。下半年全市集中进行精品课展示活动。以片为单位,教师集思广益共同打磨而成。四堂精品课显示四个片教师的智慧,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2.有前置有后续——拓展时空

拓展时空指的是拉长和延伸教研活动的时间,在分散分片的前提下,对教研活动进行前置后续,具体流程如下:

前置是由组长提早一周公布教研活动的内容,各片的教师独立钻研教材,撰写教学设计,通过邮箱上交教案。活动中因为分片后教师人数少,可以先由教师说课,阐述各自观点,然后推荐优秀教师上课,听课教师带着各自的观察点进行听课记录,课后人人参与评课。后续是活动结束后,教师回到学校对活动要进行反思,提炼总结后形成小结,上交给组长并上传给笔者。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参与度广了,教研活动落在了实处,提高了实效,对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很有帮助。例如於潜片太阳小学聂晓磊老师就脱颖而出,在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三)抓好两支队伍,提升整体实力

一是成立研修小组,培养骨干教师队伍。针对农村小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比较缺乏的现状,我们成立了骨干教师研修小组,这是我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自我管理、交流共享、互助提高的学习型研究小组,围绕说课上课、课题研究、学科技能等专业发展项目来开展活动。通過每月举行一次集中活动,具体交流学习共性的问题,活动形式多样,有同课异构,有讲座讨论,有电脑技能方面的动手操作,旨在培养一批信息技术学科的带头人。通过“教坛新秀评比”“学科带头人评比”,为农村这些骨干教师创造展示的机会。依托我区中小学互助共同体,通过城乡结对、送教下乡等形式,加强区域交流,不断提升农村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使他们成为本学科中流砥柱。二是抓好新进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笔者对三年内新教师进行重点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组织与名师牵手结对活动,定期举行新教师汇报课,使新教师在磨炼中不断成长。

(四)组织比赛促学习,提升技术能力

根据省编新教材笔者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教师Scratch创意作品赛、虚拟机器人闯关赛等现场操作比赛,通过比赛调动教师积极学习新软件,以比赛来促使老师们钻研新技术,激发农村教师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其中尤其以现场操作比赛受到教师的热烈欢迎,现场操作当场评奖,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激情,争相在比赛场上一显身手。

(五)立足课堂开展教科研,提升科研能力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对教科研普遍有一种畏难情绪,觉得搞课题研究太难了。笔者采取了鼓励、引领、反思、总结等多种方法,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教科研能力。(1)宣传鼓励。教研活动中我必讲教科研,千方百计激发教师的热情,为他们树立榜样,克服畏难情绪。(2)启蒙引路。本人先后请了多位专家给教师们作教科研专题讲座。富阳教研员邵世炎老师为我们启蒙——初步认识了教科研,激发了热情;杭州教研员李伟老师为我们点拨——知道了课题来自教学中的问题,来自平时的发现,来自积累;江干区专职教科员贾海燕老师为我们提升——从严谨的科研的角度,知道了如何做好一个课题。(3)行动研究。结合课堂教学中的亮点、问题与困惑,通过撰写教学反思与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并不断积累素材,从解决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出发做好课题研究。付出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我市信息技术学科教科研水平逐年提升,在杭州市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师越来越多。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科研上也有较大的突破,大峡谷中心学校的胡旭英、朱小玲等多位老师撰写的论文在市、区等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奖。

三、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进一步思考

(一)备好课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根本之道

备好课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要深入研读课标与教材,研究学情,精心准备教学资源,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处理好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提升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落实好常规是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

笔者在调研中也看到部分教师对于课堂常规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落实不是很重视,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甚至偷偷玩起游戏来,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常规,重视落实常规,追求有效教学。

(三)自我发展目标是教师成长的激励之源

引导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分层制定教师生涯的发展目标,获得积极奋进寻求突破的动力。其中骨干教师要引领示范,追求特色;三年内的新教师要注重基础,形成规范,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科研教研信息技术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