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新编小学语文教材来看阅读的重要性与对策

2018-03-07王正梅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王正梅

摘 要:阅读是提高自身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源泉,是关乎人类文明传承的大事。让孩子们从小爱上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教学正好承担着这个教学任务。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正体现了对阅读的重视,这必将改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喜欢上阅读,并通过阅读,让孩子们受益终身,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材;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是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任何一位成功人士都是非常喜爱阅读的人,一个善于阅读的民族也将会是有希望的民族。由此可见,阅读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进全民阅读,为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书香社会而努力。“小学阶段阅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阅读的重视程度,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从小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材“大变脸”——阅读占主导

2017年9月,教育部新编教材出炉,在全国小学中推广使用。这项决定说明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迎来了新的春天。国家为什么要使用部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这是考虑到目前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新版小学语文在阅读和书写方面做了很大改变,注重语文素养、阅读和作文课程。

新版小学一年级教材就打破了传统的先学拼音再学汉字的常规,采用先学识字,后学拼音。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古诗文,小学阶段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比以前增加了55篇。体裁选取上也更加多样化,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篇目的学习。语文第一单元在入学教育中设置了阅读内容,把阅读习惯提升到与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专门增加“和大人一起读”的亲子阅读内容。

从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加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开阔了孩子们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孩子们正处于精神生活的幼年时期,尤其需要进行思想与文化的熏陶,而读书正是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最好方式。从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知道整个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记忆力的最佳时期,让孩子多读多背,这种文化的熏陶将使他们一生受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新编教材的编排就是要通过广泛阅读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育应该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课堂教学中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特别占优势,他们在获取知识、提高认知、开阔视野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学生。

阅读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写作能力,还是学生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关系到小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基础性能力的培养。小学的阅读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而语文教师正好担负这个教育的重任。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有效途径

针对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改变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以下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阅读教学已成为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相互沟通教学平台,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沟通变得非常重要。

语文教学中包括“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三种不同的阅读方式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兴趣

任何良好的习惯都是培养获得的,良好习惯形成之后,读书、学习就像每天呼吸一样自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培养孩子的閱读兴趣,形成好习惯。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设计学生的阅读方式与计划,让学生根据计划进行阅读体验,教师利用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定时和同学们交流探讨,以自己擅长的形式交流读书成果,形成个人读书档案。久而久之,学生阅读好习惯就会形成,这将对学生的发展终身受益。

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如利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手段创设情境、巧设问题、抢答竞赛等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学生满怀好奇心、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实际上,阅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我认为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才能拥有广博的学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小学语文,也将较为深入地学习小学语文,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平时要不断钻研揣摩阅读技巧,探寻有效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进行阅读,并读出自己的感情,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现出自主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此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倡导亲子阅读

重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需要。课堂阅读应该和亲子阅读紧密结合起来,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很多能力与习惯在家庭成长中形成,家庭教育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最重要环境。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让阅读从家庭开始。

新教材增加“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来是本教材的一大亮点。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很好地推动全民阅读,还非常有利于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新教材的面世,为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选好书爱读书,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杨宇.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2]蒋碧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