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口腔医学专业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07姚斓孟祥英
姚斓 孟祥英
摘 要:口腔医学专业生化实验有必要也有条件应用“微课”教学。应用的前提是建立生物化学网络平台、明确教学目的、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并听取各方意见,注重教师培养,不断优化教学方案,遵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大力研发简单、高效、实用的微课制作技术,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开发微课教学资源,建立课前准备、课堂内化和课后巩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式,深化基础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微课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口腔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b)-0199-02
生物化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医学课程,有利于后续医学类课程的学习。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抽象知识难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等现象。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微课”这一独特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走入课堂并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将“微课”应用到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 口腔医学专业生化实验应用“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传统实验教学的缺陷
生物化学实验是基础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仅能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很多教师仍按照“预实验-讲授实验理论-按步骤操作”的传统方式完成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出现厌学情绪;同时教师忙于预实验、实验理论讲授和管理实验仪器器材和试剂上,加重了实验教师工作量,教学精力往往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微课”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
1.2 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用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为利用者讲解教师布置的或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科重点和难点,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片段知识。需要和场合不同,“微课”表现形式也随之不断变化,但微课兼顾移动学习,服务于自主学习;微课的学习资源以针对某一重难知识点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主,主题突出、设计合理;学习教学视频时间一般在10min左右。
1.3 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和微课应用于生化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口腔医学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以口腔医学临床应用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适应口腔助理医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精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利用口腔系主管学生工作的便利条件和有利资源,将“微课”引入口腔医学专业实验教学课堂,大胆尝试,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微课”引入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之大势所趋。
2 微课应用于口腔医学专业生化实验教学的前提
2.1 建立生物化学网络平台
“微课”是服务于理论或实验教学的一个环节或几个教学活动的总和,不同于传统的单元教学。必须完善“微课”网络学习平台,才能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之中。建立完善的“微课”网络学习平台,“微课”内容以“微视频”教学资源为主,还应根据学习内容不同设置微作业、微案例、微素材等前瞻知识教学资源,设置有关自主学习效果反馈的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在线调查等栏目,使之更趋合理更趋完善。
2.2 明确教学目的
建立并完善网络学习平台后,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来辅助实验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翻转课堂”的基本原则,将生化实验课堂让位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这可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活力和主观能动性,这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
2.3 科学进行教学设计
采用“微课”开展实验教学时,必须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可分为课前准备、课上内化、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利用“微课”将这三个阶段有机融合。
2.4 听取各方意见,注重教师培养,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教师不再单纯负责讲授实验理论,应成为实验教学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在课程的开展中要重视意见的收集,及时调整并优化教学方案,能真正让学生受益。
3 “三位一体”的关联教学
3.1 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应根据生物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分离实验教学的重难知识点,确定微课内容,完成微课设计,录制“微课”资源,上传网络学习平台。
要以动画视頻等模式展现生化实验的重难点理论知识,实验课程可以采用近镜头录制,便于学生把握重点难点;应合理控制视频时长,一般掌握在10min左右;制作并上传“微课”学习资源至网络教学平台,在每一学习资源设置相应前瞻性知识教学资源,完善自主学习效果反馈栏目;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看微视频,通过学习前瞻性知识,完成自主学习效果反馈栏目,实现知识或技能的传递,为掌握理论知识奠定基础。
3.2 课堂内化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研究等方式分析和解决课前准备阶段所发现和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而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完成整个实验操作,要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方式分析和解决教师提出的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作为辅导和指导者,教师应密切观察各组实验操作情况,积极引导生生和师生讨论,必要时集体讲解或单独辅导重点问题,高质量完成实验教学。
3.3 课后巩固阶段
教师应据实点评和总结每堂实验课教学情况,在网络学习平台发布优秀实验操作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后复习和温习,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要在学习平台上发布前瞻性知识,供有特殊需要同学拓展和拔高。
4 应用微课开展生化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
4.1 遵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
微课应用对象是学生而非教师,微课并非教师辅助教学课件,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贯彻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个性化学习为手段、以高效学习为目标的教学设计原则。
4.2 大力研发简单、高效、实用的微课制作技术
开发技术是限制微课发展的一个瓶颈。多数生化教师不精通多媒体制。所以,为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充分调动教师制作微课的积极性,应研发简单、高效、实用的微课制作技术。
4.3 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开发微课教学资源
基于单一知识点的孤立微课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为整门课程开发系列化微课教学资源。在微课程开发时,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等来选择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微课,应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开发配套练习型微课、实验型微课、复习型微课,使微课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发挥其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4.4 建立微课研发和共享平台
由相关部门规划设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尝试打造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生化实验微课程共享平台。由生化教师组成开发团队,开发并应用生化实验微课教学资源。
将“微课”引入口腔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其优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设计目标,通过网络交流与共享,逐步完善和提高,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深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宝安,尹丽.微课在医学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5):544-546.
[2] 倪志华,杨丽坤,张晗,等.互联网+背景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86-87.
[3] 蔚晓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88-90.
[4] 李俐娟,唐旻,王五洲,等.智能移动设备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6):462-4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