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时角度下“风骚”词义变迁折射出的文化嬗变

2018-03-07阮梦茹林纲

现代交际 2018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

阮梦茹+林纲

摘要:“风骚”一词萌芽于汉代,发展至今,其词义、词性、语体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了词义由实到虚、词性转类的规律,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古人的理性觉醒,折射了从汉至明清的文学风格由古雅到通俗的嬗变;“风骚”在当前网络用语中的语义颠覆现象,体现了娱乐至上的网络文化。

关键词:风骚 历时性 “集体无意识” 文化嬗变 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034-03

“风骚”一词由汉代产生至今,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其历时性考察,探索其词义演变规律,可以发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其当前网络用语中的词义颠覆现象,对语言表达的深刻影响。李博文(2009)、藤欣怡(2011)、刘绍义(2013)等文章探究了“风骚”的词义变异过程,但大多以描写词汇演变事实为主体,解释该词在相应文献中的意思,尚未涉及该词词义变异折射的文化风格嬗变,规律的揭示亦较少。本文将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对“风骚”一词出现的文学作品结合所处朝代的文化背景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运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风骚”长期以来积淀在文人意识深处的普遍心理经验,揭示以“风骚”为代表的词语词义变异规律,探讨这种现象背后浓厚的文化渊源,挖掘“娱乐至死”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影响下的词义颠覆现象。

一、“风骚”的词义变迁过程

“风”“骚”并称萌芽于汉代,正式形成于魏晋。隋唐时期,该词产生新义;宋代,“风骚”出现抽象名词词义;明清时期,“风骚”开始具有形容词性,且多用于小说、戏曲中,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当代,“风骚”的使用情况在主流报刊和网络中呈两极分化现象。

(一)汉、魏晋六朝、唐代的“风骚”

1.汉朝:《国风》《离骚》并称

(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西汉 刘安《离骚传》)

(2)《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

(东汉 王逸《楚辞章句》)

例(1)西汉时期刘安最早将《诗经》和《离骚》并称,“风”和“骚”还未并列成为一个单独的词语,而是說《离骚》这部文学作品兼有《诗经》中《国风》和《小雅》的优点,这是对《离骚》的极高评价。例(2)将《离骚》《诗经》并称,指出《离骚》继承了《诗经》中比、兴的用法。

汉朝时,“风骚”并未正式成为一个词语,而是将“风”“骚”二字并举,代表两部文学作品并称,为魏晋六朝“风骚”一词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魏晋六朝:正式产生专用词语“风骚”

(3)自司马相如、王褒、杨雄诸贤,代尚诗赋,皆体则风骚,诗揔百家之言。(南朝宋 檀道鸾《续晋阳秋》)

(4)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

(南朝 钟嵘《诗品序》)

例(3)(4)中“风骚”皆指《国风》和《离骚》两部文学作品,文人士子都以《国风》和《离骚》为鼻祖,以其为创作准则。至此,“风骚”一词正式产生。

3.隋唐:衍生出新义的“风骚”

(5)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

(唐 刘长卿《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

(6)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唐 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潛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

例(5)“风骚”与“文墨”相呼应,在此为诗文的意思。例(6)该句的意思是秋日傍晚晴丽的景色引起了诗文创作的愿望,所以“风骚”为诗文之意。

至隋唐时期,“风骚”在沿用旧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层更广泛的含义,即“诗歌的总称”。此时“风骚”不仅是专指“《诗经》和《离骚》”的专属名词,也是一个表示“诗歌总称”的集体名词。

(二)宋、元时期的“风骚”

“风骚”在宋元时期的诗词文中,以上分析的“风骚”意义依旧沿用。但宋代是“风骚”词义变异的第二个转折点,元代时该词的语体色彩发生明显变化。

(7)沙门贯休,钟离人也,风骚之外,精于笔札。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8)林和靖两句诗联的妙巧,宋广平八韵赋撰得风骚。

(元 汤舜民《题白梅深处》)

例(7)该句中,“风骚”和“笔札”是互文的,都是指有文学素养,长于作文。例(8)“风骚”与“妙巧”分别形容赋和诗,指创作诗文时别出机杼,即有文采。

“风骚”的词义发展至宋代,除了是表示“《国风》和《离骚》”两部文学作品的专属名词,代表“诗文总称”的集体名词,也是表示文人“文学素养浓厚、有才华”的抽象名词。

(三)明、清时期的“风骚”

前文论述的“风骚”的三种词义都和诗歌和文学创作有关,明、清时期,“风骚”在继续沿用前三种词义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新义,开始衍生出一褒一贬两个形容词性意义:

1.形容女子容貌秀丽、体态曼妙

(9)士人洞中是暗处,觑出去看那灯亮处较明,乃是十来个少年妇人,靓妆丽服,一个个妖冶举止,风骚动人。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10)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清 曹雪芹《红楼梦》)

例(9)“风骚”指女子妖娆动人;例(10)形容王熙凤形体美丽、姿态曼妙。

2.形容举止放荡轻佻(尤指女子)

(11)李婉儿年纪比张媚姐还小几年,性格风骚,又惊又喜,想道:“一向闻得和尚极有本事,我还未信,不想果然。”不觉兴动,遂耸身而就。这场云雨,端的快畅。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endprint

(12)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个老风骚,到底老人家,做首肉麻的诗应付他。

(清 李渔《怜香伴·女校》)

例(11)从后文李婉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可知“风骚”是指她放荡的性格。例(12)出“风致”题目、以肉麻的诗应对,证明“风骚”是指性格、举止放荡轻佻。

“风骚”在明清时期演变为形容词,一是形容女子容貌秀丽、体态曼妙 ,具有褒义色彩;二是形容举止放荡轻佻,具有贬义色彩。但明朝时,“风骚”亦可指男子神情得意,进而引申出“风光”意,如:

(13)大郎此时把个身子抬在半天里了,好不风骚!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14)旗帜鼓乐,高头骏马,送入衙门到任。 寄华此时身子如在云里雾里,好不风骚。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但以形容女子最为多数和特殊,如:

(15)我为人性格风骚,洞房中最怕寂寥。

(明 梁辰鱼《浣纱记·见王》)

(16)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清 曹雪芹《红楼梦》)

例(15)直言闺阁女子心事,以“风骚”形容西施渴望爱情、害怕闺房寂寞的性格。例(16)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其多愁善感的复杂性格常从动作神情中流露出来,尤其是蹙眉,贾宝玉称她为“颦颦”,“颦”即“皱眉”意。以“风骚”形容林黛玉眉梢的神思韵致,很好地表现了其身上具有的天然美感。

(四)当代“风骚”

当代,“风骚”的使用情况在纸媒和网络中呈两极分化现象。在纸媒中多带有褒义色彩,在网络平台中的使用多带中性或贬义色彩:

(17)沪剧是最能代表上海地域文化的戏曲剧种,她以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都市为舞台,不断求索创新,雅俗共赏,描绘了独领风骚的现代戏画廊。

[颜维琦等《沪剧,唱出一座城市的精魂》(《光明日报》2014-12-23)]

邹大师一贯采用“我教你看,不看莫吵,吵就一脚”的教学方针,引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主导教学思想,在色彩教学领域大胆示范“色彩淫荡,用笔风骚”的风格。

(该语料BCC语料库“微博”词条下)

例(17)指在现代戏艺术成就高。例(18)中“风骚”与“淫蕩”并举,有“风流放荡”之意。但“风骚”修饰“用笔”即绘画技巧,该词在此处的意义更加模糊,听话人大体能够感受出说话人传达的“用笔大胆出位”的模糊意义,而这种模糊意义又不出“才华、才情”意义的藩篱。

二、“风骚”词义变迁的内在动因

“风骚”在明清时期词义、词性、感情色彩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需先探究造成其演变的内在动因。

荣格认为,人类自原始时代以来长期积累的普遍性心理经验沉淀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①要探究这种“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原因,可以从该词本身出发。

《说文解字》中对“风”的解释是:“从虫凡声。”段玉裁注:“风主虫。”闻一多先生的见解可以阐释“风”的原型意象:

“他讲《诗经》中的风诗是爱情诗,就从‘风字的古义讲起,说‘风字从虫,‘虫就是《诗经·仲虺之诰》中的‘虺字的原字,即蛇;然后又叙述《论衡》和《新序》中记载的孙叔敖见两头蛇的故事,习俗认为不详,见之者死,其实就是蛇在交尾,这是‘虺字的原意。”②蛇这一意象从远古时代就有特殊意义,如古代传说中女娲的“人首蛇身”形象其实来源于生命和生殖崇拜,“隐喻了男女结合的意象”③所以“风”从最初就带有一层性色彩,这和“风骚”贬义意义带有的艳情色彩是暗合的。另外,蛇的姿态是慵懒、蜿蜒、妖娆的,这与女子的“体态曼妙”也有相似之处。

“《楚辞》则为南方江淮流域文化的代表。传统上的南北地域划分是以淮河、汉江为界的。”④所以《楚辞》是南方这一地域文化中最具典型的代表,“骚”代表《离骚》,而《离骚》是《楚辞》中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篇目,故而《离骚》可视为南方文化的代表。“‘杏花烟雨江南的南方环境,孕育的是南方人灵巧精明的性格和柔婉秀丽的文化。”⑤“骚”塑造的原型意象即带有“秀丽柔婉”的别样风情,这种“集体无意识”不正暗合了“风骚”在明清时期发展出的“形容女子容貌秀丽、体态美好”的新义吗?

“风”“骚”二字在衍生最初,都是具有实指意义的,在漫长的原型意象“集体无意识”的积淀中,渐渐最初实指对象的某些特点发展出了可以形容人或物内在特质的意义,表现出名词形容词化特点,折射了汉语词汇词义所指由实到虚的变化规律。类似的还有“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形容词化⑥,如垃圾、山寨;汉语方言中性别标记由实到虚的衍变⑦,如公、母、雄、雌等。

三、“风骚”词义变迁的外部动因

“风骚”自萌芽于汉代以来,最初代表诗歌鼻祖《国风》和《离骚》,进而又表示一切诗文,可以说“风骚”是文人创作的楷模和追求的理想。古代文人的成就取决于诗文创作水平的高低,而文学素养、才情决定了诗文创作,所以“风骚”由具体表示诗文的名词到抽象表示才华的名词,这是受古代文人的文学理想的影响,进而可以总结出“风骚”词义所指由实到虚的内部规律。所以“风骚”在后来进而又引申出了文人在诗歌创作领域成就高,逐渐扩大至泛指在相关领域成就高的意思。

唐代是“风骚”词义发生第一次变化的重要时期,“全唐诗中含有词汇风骚的诗句就有73首,其中,含义为‘诗歌总称的有27首,将‘诗歌总称赋予风骚表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诗歌传统的尊重。”⑧虽然该词在此时还是名词类属下的,但郑谷、薛能等诗人一直在追复“风骚”(指《诗经》《离骚》)的雅正精神⑨,而这种精神其实是抽象成一种文学审美风格的,这为该词发展成抽象名词和形容词奠定了基础。

宋代程朱理学兴起,“存天理灭人欲”最终变成对人的束缚,但同时也激发了人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商业都市的浅酌低唱、歌舞宥酒的风尚”⑩和相对宽松的经济文化政策,令士林风流渐成风气,一部分文人开始追求诗词创作中浪漫不羁的才气与情思,这些都促使“风骚”开始具有抽象的形容人的文人某种特质的意义。于是表示文人有“文采、才情”这一词义的“风骚”正式产生。endprint

元、明、清三代,小说、戏曲繁荣发展,“风骚”开始出现于小说、戏曲当中。而小说、戏曲语言多为较浅近的古代白话文,多带有俚俗色彩,寻常百姓包括闺阁女子都是其观众,相对于诗文,小说、戏曲的受众广泛很多。至此,“风骚”开始具有口语语体色彩,并开始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不再是专属于文人的雅词,为后来的词义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中叶出现了以陆王心学为主导的浪漫文艺思潮下,由“存天理灭人欲”到回归本心、以情御理的文化嬗变,使人开始关注人的自身的思想自由、生理欲求,要求突破禁锢僵化的传统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所以明清小说开始描写女性体格之柔美与风情,“风骚”这一形容女子容貌體态的形容词性意义就顺势而生了。

“举行放荡、轻佻”也是至性,明清的戏曲小说家在塑造人物的真情至性时并没有回避人性中“欲”的一面。虽然“举止放荡、轻佻”后来流于粗俗的“艳情”,但在当时却正表现了人们(尤其是女性)直视自己的生理、心理欲求,挣脱礼教束缚的积极一面。所以作家创作时并不避讳这点,反而张扬人物个性。选用“风骚”形容这种真情至性,促使该词词义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变化。

从当前网络语言中对“风骚”一词的使用情况来看,该词并未衍生出新义,其变异使用主要体现在粗俗、恶搞化的表达。在这种文化精神的影响下,“人们沉湎于‘能指的狂欢而放逐‘所指的深度。文化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风骚”在网络中的变异使用正体现了当今网络文化的娱乐至死精神,以戏谑的方式重新阐释经典。体现了对“崇高的消解、对既定传统的颠覆”,造成了许多词语的词义颠覆,并呈现出庸俗、粗鄙化的特点。出现了以“风骚”为代表的一批网络流行词语,如“二、尼玛、碧池、奇葩”等。

“风骚”自汉代萌芽以来,发生了重要的词义、词性、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转变。汉、唐时代对诗歌传统的尊重,宋代理学激起的人性觉醒,明清陆王心学引起的以情御理,“娱乐至死”的网络文化,元明清小说、戏曲的繁荣发展、女性形体审美等是促使其词义变迁的外部动因。同时“风骚”也折射出汉至明清的文学风格由古雅到通俗的嬗变。

四、结语

“风”“骚”并称萌芽于汉代,正式产生表示于魏晋时期,表示“《国风》和《离骚》”两部文学作品;隋唐时期由专属名词逐渐演变为代表“诗歌总称”的集体名词;至宋代,“风骚”出现词义转折点,成为表示文人有“文采、才华”的抽象名词;明清时期,“风骚”开始具有一褒一贬两个形容词性意义;当代,“风骚”未衍生出新意,但在主流报刊和网络中的使用呈两极分化现象。

从内在动因来说,文人阶层“集体无意识”下的原型意象:“风”在古代表“蛇”,而“蛇”具有生殖崇拜的性色彩;“骚”代表的南方文化的柔婉秀丽,都与明清时期“风骚”衍生的意义暗合。并由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总结出以“风骚”为代表的名词形容词化特点和汉语词汇意义所指由实到虚的变化规律。

从外部动因来说,汉至隋唐时期恢宏的大国气象下社会文化高度发展,提倡雅正的文学风格,“风骚”的这种词义变异表现了文学对政治本体的认同;宋代程朱理学激发的人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宋世士林风流下文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明清时期的人的觉醒尤其是女性躯体审美,折射出女性觉醒,反映了文学对政治本体化的反叛;“娱乐至死”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颠覆。

对“风骚”的历时性考察发现其词义变异的深刻内涵,从微观的词义、词性、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变异折射出的,从汉至明清,文学风格由古雅到通俗的嬗变;由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探究“风骚”词义变化由实到虚的内在规律,总结出名词形容词化特点和汉语词汇意义所指由实到虚的变化规律;由不同时代的人物品评和女性形体审美反映出的中国各个时期的人的理性觉醒;“娱乐至死”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影响下的词义颠覆。

由此可见,词汇的词义嬗变与文学风格密切相关,其中暗含着其产生至今各时期不同的时代文化内涵、折射着人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同时,“风骚”的词义嬗变也揭示了词义由实到虚的变化规律。网络文化中,以“风骚”为代表的一批词汇的滥用亦引发了对“娱乐至死”、调侃的反思,引发对经典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注释:

①胡帆.对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浅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②王瑶.念闻一多先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1).

③韩鼎.女娲“人首蛇身”形象的结构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0(1).

④李金坤.“风骚”并称与南北文化之关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⑤宋聚轩.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J].山东师大报,1998(2).

⑥程驰.浅析现代汉语中名词的形容词化现象[J].天中学刊,2015(6).

⑦伍巍,王媛媛.南方方言性别标记的虚化现象研究[J].中国语文,2006(4).

⑧李博文.“风骚”语义的嬗变[J].长城,2009(1).

⑨陈清云.郑谷诗学观探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⑩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8.

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3.

邹怡.论恶搞:后现代的大众娱乐精神——以中国网络和影视文化为例[J].电影评介,2011(12).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3]王国维撰.宋元戏曲史[M].叶长海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周蒙,冯宇.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5]周笃文,马兴荣.全宋词评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5.

[6]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M].北京:中华书局,1997:9.

[7]张宏生.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0.

[8]蒋寅.清代文学论稿[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6.

[9]谭玲著.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0]寇晓玮.荣格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理论批评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11).

责任编辑:于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及完善路径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培育机制研究
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互动探析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新时期网络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