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阈下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2018-03-07赵庆文
赵庆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并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休闲、健身进入百姓的生活。休闲娱乐、养生保健、康体健身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未来,健身运动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因此,全民健身激发了人们对体育消费的巨大需求,从而推动了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体育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全民健身运动的宗旨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1-0061-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更多元的功能,体育事业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全民健身覆盖全体国民,它的发展必将使整个体育产业向更深、更广的程度不断延伸,并且将为体育产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将成为我国在发展体育事业方面做出的有力举措。
一、全民健身视阈下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严格来讲,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却呈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体育健身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并且创造了不菲的效益,发展至今,全民健身已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产业。但是从产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体育产业仍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全民健身体育产业虽然略见雏形,但仍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客观地讲,我国的体育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充分释放。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体育产业的贡献率应该保持在1%~1.5%的水平才符合当前的国情。但是,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实际并未达到这个标准。据一项2014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的规模总量已达到1万亿元,实现经济增加值高达4 000亿元,但是对GDP总量的贡献率只有0.64%,远未实现1%~1.5%的理想发展水平。这说明,我国体育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体育市场的开发程度还远远低于预期。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尚在起步,缺乏市场运作能力,因此体育设施的投入、资金分配以及体育赛事全部由政府主导,但是客观来讲,该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针对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只要政策到位,方向准确,产业规模就会不断扩展,并且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全民健身方面将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举办全民健身活动不仅反映出政府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密切关注,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体育社团组织的拓展也将大有裨益,并且有助于促进体育社团实体化、规范化、社会化,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这些将会极大地增加体育产业的自身发展动力。另外,随着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的发展,一些高标准的体育场馆以及室外运动场将会越来越多,方便民众健身的同时,也能使城市面貌得到改观。全民健身不应该只是体育产业的主体,更应该将其作为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产业来对待。它的发展也必将带动整个体育产业格局不断优化调整,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拓展,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3.体育产业的消费群体还有待激活。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发展到2050年时,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将占35%的比例,社会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重。居民对身体健康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客观上为全民健身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就当前来看,有许多体育活动都是居民自发组织,健身效果并不理想。从这点来看,体育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隐形消费群体并未激活。要全面释放产业活力,首先要实现全民健身与健康需求的良性对接。
二、全民健身运动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按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推行客观上反映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承载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的进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说,全民健身政策的推行,也反映出居民对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它的发展必将成为体育产业格局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主体是全体居民,有着广泛的群体及市场基础,所以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1.全民健身进一步优化了体育产业的市场格局。全民健身计划是政府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由国家体委会主导实施的一项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具有跨世纪意义的社会工程,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增强全民体质的战略发展规划。在强大背景的支撑下,专司体育事业的企业因为有国家和政策的支持,其市场必定会得到充分的拓展。就现阶段来讲,我国的体育人口以突破3亿人大关,并且也拥有一大批潜在的体育人口,市场绝对有潜力可挖。从另一方面来看,体育产业目前的发展规模虽然不大,但它作为国民经济产业格局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满足国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产业必将成为满足内需、拉动投资的一个新兴产业,以13亿人口为基数,健身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必然使体育产业的整体效益上升一个台阶。
2.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拉动体育用品的生產和销售。随着生活现状的改善,国民对身体健康的投入越来越多。许多人都有了一个意识: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同等重要,身体锻炼过于单一,全面的身心保健更符合当前的生活要求。居民在关注各自身心状况的同时,更愿意用科学、全面的健身方法来提高身体素质,因此体质测试、健身咨询、健身指导等行业便有了市场,市场需求的增加使供需侧结构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在体育产业中所带动的巨大市场需求拉动了体育用品消费和体育设施使用率的增长。不同的消费层次对体育健身的消费也不尽相同,客观上拓展了消费空间。随着全民健身浪潮的来袭,将有更多与健身有关的服饰和器材热卖。
3.全民健身的需求促使体育产业的创新及多元化发展。全民健身客观上要求体育产业有不同于以往单一体育锻炼模式的发展形式,产业创新迫在眉睫。全民健身计划属于大众体育项目,在发展形式上必须做到亲民,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构建体育服务体系,以实现全民参与。另外,体育产业应该与科技创新企业寻求合作,对体育产品加大创新研究,根据居民的健身需求设计健身产品,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以亲民的设计为广大居民服务,同时为体育资产的高效运作提供一条良性发展路线,促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在民众中的大规模推行,是发展体育产业的有效举措。许多优质的体育品牌能够通过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作用进入公众视野,与体育事业相关的设施、服饰以及器材都将有不错的销量,客观上带动了建筑业、轻工业、冶金制造业以及服装、餐饮、印刷等产业的发展。endprint
三、影响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解析
1.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计划虽然由政府主导,但是也存在由地域差异导致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这种地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因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意识的差异,导致东部与西部、沿海和内地的体育产业不均衡发展;其二,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在物质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导致体育健身在城市比较普及,许多住宅小区都有比较完善的体育设施。但农村地区居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健身意识,人们注重日常生活需求,在体育健身方面无论是资金还是时间,投入都非常少。
2.体育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从体育事业的管理机制来看,竞技体育方面的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政府的管理工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也是围绕体育竞技展开,客观上忽视了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我国的体育产业本来起步就比较晚,现阶段只能依靠政府大力推行,而政府所关注的焦点是体育赛事,忽略了民众的体育健身需要。在依靠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之下,如果政府管理缺位,企业没有后盾,客观上必然制约产业格局的形成,造成其缺乏生命力,始终处于滞后不前的发展状态。
3.人们的休闲健身意识薄弱。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健身运动形式比较单一,人们熟知的项目只有跑步、蹦跳,这些运动强度较大,需要强大的毅力来克服运动所产生的肌肉酸痛等身体反应,容易使居民产生畏难情绪。用现代人的表达方式来讲,就是“累”,基础的运动项目尚难坚持,户外运动就更不要提了。比起消耗大部分精力和体力的健身运动来说,大多数国民更愿意选择看电视、扑克、麻将、下棋等休闲项目。我国中青年人群在体育健身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经历远不如老年人,工作、抚养和教育下一代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额外的时间更希望休养生息,而不是参加耗费体力的体育健身项目。现在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大多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人们常说:“四十岁之前拿健康换钱,四十岁后拿钱换健康。”这就是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写照。国民体育锻炼意识的缺失意味着体育休闲市场需求不旺盛,这是当前体育休闲产业一直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只有国民转变观念,才能使体育产业拥有更强的发展动力。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全民健身的宗旨,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发展体育事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体育事业战略规划、组织体系、资金分配和人才教育方面创新发展,才能为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发展方向等严格把关,通过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加速体育组织体系创新。西方发达国家在体育产业上目前已形成了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协调统一的网络化的组织体系,各部分资源的协调运作使得产业格局不断完善,效益空间不断拓展。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封闭的产业格局,使体育产业深入工业、服装等产业格局,同时与各大院校、企业和社区融合,构建起跨行业、跨单位的综合性产业格局,使体育资源在各行各业中高速流通,促进资源共享,从而使全民健身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空间效益得到拓展。
2.大力培养精通体育专业和产业运营的管理人才。人才是推动产业格局成形和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体育事业走上产业化路线的有效路径。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客观上要求体育人才必须熟悉体育专业的发展规律,同時要有一定的经济常识,能够将体育专业与经济管理有机整合。作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首先要根据这一发展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双学位考核机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体育专业出身同时又精通经管业务的人才。其次,也可以通过培育体育中介市场来培育体育经纪人,利用实践环境锤炼出一批懂经管又精通体育专业的社会人才。
3.融资渠道多元化。通过研究西方部分国家的体育产业格局可以看出,充足以及灵活运作的资本无疑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可以探寻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将社会各个产业的资本融入体育产业形成强大的资本优势,再通过资本的优化配置来盘活体育资产,彻底改变以往落后且单一的投资及运行机制,为体育产业格局的形成以及市场化进程注入强大的资本动力。
4.完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目前体育产业仍由政府主导,因此政府的支持对于体育产业格局的形成以及市场化发展方向来说至关重要。鉴于此,国家应该不断完善与体育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促进体育产业规范化,确保其以健康、积极的姿态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我国体育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做大做强,首先应该理顺产业供需链条,找准发展方向和产业主体,根据时代特点不断创新产业发展形式,充分满足国民的健身需要,在创新中壮大,推动整个体育产业迎难而进,跨越前行。
参考文献:
[1] 田克敉.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其可行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
[2] 李佳伟.当前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3).
[3] 赵蕾,谢颖,高慧慧.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双赢发展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7).
[4] 邬凤.全民健身运动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价值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0,(4).
[5] 宁业梅.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3).
[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