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效应分析

2018-03-07司蕊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调控货币政策

司蕊

摘要:宏观调控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调节经济的重要方式,而货币政策作为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手段,必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每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与制度不同,实施的货币政策也不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在阐述我国货币政策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效应,说明了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其意义。

关键词:货币政策;金融市场;调控

一、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

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调控工具与手段,通过调节货币的供给量来调整市场利率,利用利率的变化来影响市场主体的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从而达到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的目的。

(二)货币政策的特点

根据我国的货币政策环境,货币政策进行實施和制定。随着我国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货币政策的特点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量价分离

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前不仅要考虑资金面,保证流动的资金总量的适度性,还要平衡资金和金融的不利影响与经济增长和物价间的关系。因此,为了应对不同的目标,货币政策就出现了量价分离的特点。一方面,“量”主要是为了稳定资金面,及时供给资金需求避免出现风险,同时在流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及时调节,做到资金的回笼。另一方面,“价”主要是为了去杠杆和基本面,缩放或者是放长并利用政策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这样就能够降低资金市场的波动性,实现资金市场的稳定。

2. 短期走廊和长期走廊日益明确

从2015年,中央银行就确定了新的政策利率体系,由之前传统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向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转变。现在,我国处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走廊,主要是短期走廊和长期走廊日益明确。一方面,短期走廊主要以公开利率为主,SLF利率作为上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市场利率大于某个值,SLF这个工具就可能被使用。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下廊,由于我国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与市场利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差距一直都有,所以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因此,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就是利率的下限。另一方面,长期走廊是为了避免长期利率过快,上行发生的催生杠杆现象和下行发生的金融风险。

3. 背景不同

与2013年的“钱荒”相比,目前,货币政策面临着经济新常态下新的背景。一是国内经济的稳定缓慢发展;二是金融市场中的“去杠杆”和“防风险”政策是必须要进行的;三是存在着外部汇率的压力。

二、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效应

我国当前实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保证充分的就业、维持货币的稳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同时,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有着调控的作用,而金融市场也对货币政策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对货币市场的调控效应

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直接反映在金融市场中的货币市场中,因为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反应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根据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可以得出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资金面的情况。比如,人民币汇率升值,就会有大量的钱进入我国市场,产品价格上升,出现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我国就需要利用货币政策的工具利率,通过加息使大量的资金回到银行,实现资金的平衡与稳定。

(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控效应

股票市场常被称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晴雨表”。在股票市场成长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一直起着引导的作用。其中货币政策是政府频繁使用来调控股票市场的一个手段,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等作为货币政策的常用手段,对股票市场的调控是不同的。

1.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调控

当货币需求一定,来讨论下货币紧缩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调控。一是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就会上升,人们会减少手中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资产,抛售股票,进而拉低了股票市场中股票的整体价格;二是货币紧缩下,企业的融资难度也相对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会减少对各个领域的投资,包括金融领域。另外,企业中的股东为了获得资金来进行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会减持手中的股票。所以,股票价格也随之降低;三是股票市场是不稳定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利润回报对人们来说也是不确定的。一旦产生情绪波动,人们就会减持股票,股价降低。总体来看,当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市场利率就会提高,不管是人们还是企业的手中的股票减少,导致股价降低。当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时,股票的价格也会随之产生变动。从理论上来看,货币政策的松与紧是与股票价格的高与低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实际上,由于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存在滞后性,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力度也是不尽相同的。

2. 利率对股票市场的调控

利率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率变动,股价会产生相反的变动。利率主要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无风险利率这三种形式。三者的变动都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调控作用。

首先,存款利率。股票是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替代品,当存款利率上升时,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收益提高,股票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增加存款减少股票的投资,进而影响了人们对股票的需求,需求降低,股票价格降低。反之,股票的投资价值增加,人们就会增加对股票的投资,股票价格上升。可以看出,存款利率是通过资金的流动对股票市场产生调控作用。

其次,贷款利率。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下降后,公司的借贷成本降低。收益一定,成本降低时,企业的利润增加,再加上预期的股息收入上涨,这就使得股票价格上升。可以看出,贷款利率是通过对公司的融资成本进行调控,从而对股票市场产生调控作用。

最后,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是通过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而对股票市场产生调控作用。假设未来股息收益一定,无风险利率上升,贴现率上升,则股票价值降低。当股票市场的价格一定,人们就会减少对股票的购买。

3. 通货膨胀率对股票市场的调控

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是由通货膨胀率来衡量的。不论是扩张的货币政策还是紧缩的货币政擦都会对股票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通货膨胀率从基本面对股票的价值产生了调控作用。如果通货膨胀率上升,公司的采购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不变的话,公司的收益降低,利润也会降低。反之,公司的利润增加,股票的价值增加。

(三)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调控效应

债券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是非常密切的。债券市场不仅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可以预测到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向,但不同的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调控力度是不同的。通过分析近几年来的债券市场,可以得知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可以减缓资金的欠缺,如果资金面保持稳定,债券市场会出现一些有交易价值和相对价值较高的产品。总之,与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相比,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调控是较为缓慢的,但货币政策中的货币供应量、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对债券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货币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货币政策对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产生了一定的调控作用。只有认识到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才能有效利用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进行服务,促进金融市场朝着稳定繁荣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米什金,李扬.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张金城.货币政策调控、流动性管理与宏观经济稳定[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

[3]吕书然.货币政策变动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探析[J].时代金融,2015(05).

[4]明明.货币政策的新特点[J].中国金融,2017(06).

(作者单位: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调控货币政策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如何调控困意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