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8-03-07朱上进
朱上进
[摘要] 目的 對奥美拉唑及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1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性胃溃疡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奥美拉唑组及雷贝拉唑组,所有患者均实施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胶体果胶铋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奥美拉唑组患者加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雷贝拉唑组患者加服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比奥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7,P<0.05)。②雷贝拉唑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比奥美拉唑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5)。③治疗一星期时雷贝拉唑组患者反酸、腹痛及胃部灼烧感缓解度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患者(χ2=6.263、5.681、6.651,P<0.05);治疗两星期时雷贝拉唑组患者反酸、腹痛及胃部灼烧感缓解度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患者(χ2=8.461、9.386、10.523,P<0.05);治疗1个月时雷贝拉唑组患者反酸、腹痛及胃部灼烧感缓解度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患者(χ2=7.475、9.802、8.627,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性胃溃疡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胃溃疡;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2(c)-0134-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omeprazole and rab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positive active gastric ulcer. 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positive gastric ulcer in this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oin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meprazole group and rabeprazole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moxicillin, clarithromycin and colloidal bismuth pectin, on this basis, patients in omeprazol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and rabeprazol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abeprazol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Results ①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0% in the rabeprazole group and 85.5% in the omeprazole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χ2=8.627, P<0.05). ②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in rabeprazol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meprazole group(3.6% vs 16.4%),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χ2 = 4.949, P<0.05). ③The patients in rabeprazole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anti-acid, abdominal pain and stomach burning sensation than those in omeprazole group after one week treatment(χ2=6.263, 5.681, 6.651,P<0.05). The patients in the rabeprazole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anti-acid, abdominal pain and stomach burning sensation than those in the omeprazole group in two weeks treatment (χ2=8.461, 9.386, 10.523, P<0.05); Acidity, abdominal pain and stomach burning sens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omeprazole group for a month treatment(χ2=7.475, 9.802, 8.627, P<0.05). Conclusion Rabeprazol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active gastric ulc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effect, high safety.
[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c ulcer; Clinical effectendprint
临床中胃溃疡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在胃溃疡疾病发展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及胃液的自消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想要控制胃溃疡病情的发展及恶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效果及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1-2]。因临床中随意使用抗生素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不规范,常规的治疗方案已经不能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展,导致疾病恶化[3]。该次研究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1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及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性胃溃疡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奥美拉唑组及雷贝拉唑组。纳入标准:①参加该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时签订知情书:②参加该次研究患者均经过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胃溃疡的诊断;③经胃镜病理活检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排除标准:①对该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③患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55例患者组成奥美拉唑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42岁,平均(33.5±4.2)岁,溃疡直径最小为0.4 cm,溃疡直径最大为1.8 cm,平均(1.1±0.6)cm,病程时间最短为0.9年,病程时间最长为7.2年,平均(4.1±1.0)年;55例患者组成雷贝拉唑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44岁,平均(34.5±4.4)岁,溃疡直径最小为0.4 cm,溃疡直径最大为1.7 cm,平均(1.1±0.6)cm,病程时间最短为0.9年,病程时间最长为7.5年,平均(4.2±1.1)年,经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溃疡直径及病程分析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院该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药物治疗方法
参加该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5021517)、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94219)及胶体果胶铋(国药准字H20045248)进行治疗。阿莫西林服用的剂量为1 g/次,服用2次/d;克拉霉素服用的剂量为0.5 g/次,服用2次/d;胶体果胶铋服用的剂量为200 mg/次,服用3次/d。
1.2.1 奥美拉唑组 在常规治疗上该组患者加服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65588)進行治疗,服用的剂量为20 mg/次,服用2次/d。
1.2.2 雷贝拉唑组 在常规治疗上该组患者加服雷贝拉唑(国药准字H20031292)进行治疗,服用的剂量为20 mg/次,服用2次/d。
1.3 观察指标
(1)判定标准[4]:显效:治疗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溃疡病灶彻底愈合,同时周围炎症也彻底消失;进步:治疗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溃疡病灶的面积有明显的缩小;无效:治疗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溃疡病灶的面积没有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进步)/该组例数×100.0%。(2)观察指标:①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②治疗1星期、2星期及1个月对两组患者反酸、腹痛和胃部灼烧感缓解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实施总汇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奥美拉唑组及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比奥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5%高,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奥美拉唑组及雷贝拉唑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雷贝拉唑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比奥美拉唑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4%低,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奥美拉唑组及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度的比较
贝拉唑组患者反酸、腹痛及胃部灼烧感缓解度比奥美拉唑组患者的缓解度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胃溃疡多发于胃窦小弯侧,在临床中胃溃疡具有发病率高、潜在恶变等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增加患者痛苦的时候也增加了其负担。当胃镜病理检查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时说明患者胃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在临床中胃溃疡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有学者认为在胃黏膜屏障的损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酸有着重要的影响[5]。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成年人口中约有一半人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而在临床治疗中约有一半治疗不成功[6]。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有反酸、烧心、上腹不适、恶心、食欲减退、饱胀感等。
治疗胃溃疡主要以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保护胃黏膜屏障功能免受损伤。在早期的治疗中多是通过碱性药物中和胃酸,提高胃内pH值,或是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虽然患者的症状可缓解,但溃疡愈合率低,停药后复发率高,病情易反复。
在该次研究中,在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基础上分别加用奥美拉唑及雷贝拉唑进行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率高。经治疗后发现雷贝拉唑治疗的效果比奥美拉唑明显,并发症发生率比奥美拉唑低。目前临床中抑制胃酸采取质子泵抑制剂后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质子抑制剂主要使H+-K+-ATP酶失去活性,使胃壁细胞H+无法转运,进而对胃酸分泌起到抑制作用。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经临床证实使用奥美拉唑方案治疗胃溃疡的成功率在80%以上,然而个别患者因为对药物的敏感性比较低,所以经治疗也不能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7]。雷贝拉唑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当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可以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从而提高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治愈率。同时其代谢不会受到肝脏CYP2C19酶的影响,从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都比较高,提高了治疗的稳定性。在该次研究中患者经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雷贝拉唑进入到患者胃后在肠道内被吸收,在药物服用后约3.5 h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第一次服用雷贝拉唑后约24 h对胃酸的分泌起到抑制的作用,抑制率可达约80%,药物持续的时间达到48 h,伴随着药物服用剂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有轻微增强,通常情况下在3 d后就可以达到一种稳定的水平。所以即使患者在停药后,其药物作用也可维持约3 d。赵小波[8]在“对比分析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不同效果”中,分别对两组胃溃疡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及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经治疗后发现使用雷贝拉唑治疗总有效率94.6%及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明显优于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总有效率89.3%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与该次研究相同。
总而言之,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性胃溃疡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军.研究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J].医药与保健,2015,14(7):74-75.
[2] 欧阳艳君,张艳梅,李炳东,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愈合质量及溃疡复发的作用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196-2198.
[3] 黄杨清.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9):2403-2404.
[4] 李霞,吴宏富.两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2):3400-3403.
[5] 王宏刚,王国祥,王建文,等.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4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4,14(6):839-840.
[6] 贾桂香,刘炳利,张学建,等.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2):11.
[7] 陈科,杨雪梅.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4(22):526.
[8] 赵小波.对比分析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不同效果[J].医药前沿,2016,6(33):164-165.
(收稿日期:2017-09-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