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金融风险 保持金融业稳健发展

2018-03-07赵滨元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实体监管

赵滨元

2017年金融工作会议奠定了未来一段时期金融业发展的总基调——防范金融风险。这次会议对各相关领域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也为金融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当前金融发展的总基调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金融风险已经代替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主要风险。2017年国家金融工作会议报告,也是围绕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展开的,提出了若干防范金融风险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稳健货币政策

本次金融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实行松紧适中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速度将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近20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将不再延续。2017年6月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2.4%,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资金紧张的压力。

(二)稳定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稳定外汇储备,就是要将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以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在1:7以下。主要措施包括收紧个人海外不动产、证券、保险投资,严格审查非技术类海外投资。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海外投资全面使用人民币,减少外汇储备消耗。目前稳定外汇储备的政策已经取得一定效果,2017年6月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6万亿美元,比2016年年末上升463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779元人民币,比2016年年末升值2.36%。

(三)服务实体经济

在本次金融工作会议上,服务实体经济被作为做好金融工作的第一原则提出,再次明确金融去杠杆、遏制资金空转的方向不会发生变化,金融资金空转、房价飙涨等挤压实体经济的行为也将遭监管层打击。在这种基调下,金融创新将得到进一步规范,大型金融机构、国有金融机构战略转型将会持续推进,同时,直接融资、中小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将得到更多发展机会。

(四)抑制资产泡沫

资产泡沫包括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目前的资产泡沫主要是房地产泡沫。在股市方面,进一步加强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交易、场外配资异动的监管,同时用IPO速度和规模作为辅助调节手段。在房地产市场方面,在进一步严格限购限贷政策的同时,研究共有产权、租售同权等长效机制,同时规划调整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疏解中心城市功能,实现资产价格稳定。

(五)完善监管体系

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金融行业将逐渐进入混业监管的“大监管”时代。以前“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将会逐渐被取代,而分业监管下的一些灰色区域将会面临“秋后算账”的风险。另外,此次新成立的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将“稳定”摆在了“发展”的前面,说明中央对于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十分看重,这也标志着金融行业将迎来一次“大洗牌”,金融资源将重新回到正规金融系统进行配置,国家对金融系统的控制力度逐渐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和险资股权投资的监管将进一步增强。

(六)严格问责制度

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政府为了纠正当前金融乱象,要对监管层落实“严格问责”,“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另外,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也将进入“终身负责制”时代。虽然短期不能排除部分监管工作人员出现矫枉过正的可能性,但是中长期将会逐渐改变监管层、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利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目前天津金融业对风险的防范能力逐渐增强

围绕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这一功能定位,天津聚焦聚力金融业发展和金融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业长期保持支柱产业地位。2017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80亿元,增长8.4%,高于全市GDP增速1.5%,占GDP的比重达到10.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9%和11.5%。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天津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

(一)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近年来,天津新设立的金融机构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基金为主,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较为紧密。其中,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金融形态,金融租赁最大限度方便企业融资融物,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最为直接。天津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呈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全国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截至2016年年底,总部设在本市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已达1193家,其中金融租赁企业9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30家,在2016年全国新增的15家内资试点企业中,有12家落户本市,增幅达66.6%;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达到1154家,增幅达81.7%。注册资金达到5019亿元人民币,增幅达87.06%。总资产近10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总规模的近三成。

与此同时,天津还完成了包括大飞机、公务机、训练机、直升机等1144架各类机型及90台发动机、103艘国际航运船舶、10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租赁业务。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租赁资产累计超过600亿美元,税收贡献超过100亿元。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对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更新具有积极作用。从目前业务类型来看,租赁业务模式以回租业务为主,涉及公共事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汽车金融等经营领域,占比达到60%左右。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回租业务模式相对灵活,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融资成本,有效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二)对金融创新的风控持续增强

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天津注重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始终将金融风险保持在较低水平。一是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性信贷业务,印发《天津银监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关于加强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和信用卡透支业务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津银监发〔2017〕35号),对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和信用卡透支等个人消费性信贷业务提出进一步的规范性要求,坚决防范个人消费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促进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建立了金融风险联合处置的体制机制,天津证监局与天津市金融工作局签署了《天津市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管协作备忘录》,建立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协作机制,明确监管事权责任,加强监管分工协作。三是加强新三板公司自律监管工作,在天津上市公司协会设立新三板公司委员会,履行自律监管职责,以此为基础创新建立“行政监管—自律监管—政府职能管理”新型协同监管服务体系。四是严控互联网保险中介业务风险,加强对互联网中介业务平台的日常监控,每日监控经营互联网保险中介业务的互联网网站平台、手机应用程序和微信公众账号,在互联网中介业务平台以个人名义注册并投保,全程体验互联网平台信息披露、保费收取、人工服务等环节的业务开展和客户服务水平。五是切实强化处置非法集资各项工作,成立天津市非法集资举报中心,制定《天津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试行)》,加大防范预警、案件处置、宣传教育等工作力度,坚持防打结合、打早打小、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三、今后金融业发展需要契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作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天津可利用国家金融发展方向变革的重大机遇,准确把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任务要求,切实发挥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实现弯道超车。

第一,服务实体经济。依托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和传统优势产业,准确把握金融创新、产业培育与业务拓展方向,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大物流”体系建设,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生活服务。

第二,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医疗、养老、教育、扶贫等准公益性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领域,致力于强化金融服務“三农”、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提升社区金融服务、参加保障房建设。

第三,发展绿色金融。准确把握《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精神紧跟国家经济发展导向,从战略高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行绿色信贷理念、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强化信贷管理机制,加大对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以及传统产业绿色改造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强制度保障,通过税收优惠、政府担保激励绿色环保项目,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产业拉动绿色金融。

第四,发展科技金融。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开展机制体制创新和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科技企业融资效率,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探索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运行模式。优化科技金融信贷管理机制,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合理把握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

(作者单位:天津市信息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实体监管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实体钱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重振实体经济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