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分析

2018-03-07杨仕羽黄甫军金玉杰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产品创新制造业

杨仕羽 黄甫军 金玉杰

摘要:目前我国制造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西部地区传统制造业而言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战略型、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更需要稳健的资金支持。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的融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查阅以往研究结果,通过对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中反映其融资能力的指标进行统计及分析后,分别从融资结构、融资特征及融资模式三个方面对其融资能力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融资能力;制造业;产品创新

一、融资存在的问题

据2016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企业成本负担总指数平均为1.024,西部10省份指数平均为1.0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负担指数最高的10个省份中,西部地区就占了6个。可见,西部地区企业的整体负担相对较重,阻碍了其区域经济主体的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其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也面临着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的窘境。而融资现状呈现的一些困难与特点,使得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现在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内部问题

从公司自身方面来看,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方面。

1. 制度不健全。在经营管理上缺乏明确的发展计划和企业战略目标,经营风险较大,内部积累能力差,不利于其转型升级的发展;在财务管理上对资金配置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较低,最终可能会致使企业经营难以为继。

2. 企业绩效低,公司信用差。个别企业违背市场交易规则的、有损信用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极大地挫伤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给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带来了极大隐患。

3. 科技资本投入偏低,产品缺乏竞争力。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未能形成品牌效应,在要素成本上升的环境压力下经营风险较大。加上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较高,在税率与其他企业相同时,自身积累困难,使得其在转型升级进程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远远高于东、中部其他地区企业,这给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产生了一定阻碍。

4. 市场化程度低,融资形式单一。企业大都通过内、外源方式为正常经营业务活动进行融资。由于不能满足国家证券发行条例中关于债券和股票发行的硬性条款规定,因而不能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实现融资的目的。因此,多数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只能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民间资本进行借贷来满足资金的需求,导致其融资渠道相对较窄。

(二)外部問题

首先,从政府职能方面看,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政府债务管理压力大,增加融资困难加大。目前,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总体上可控,但面临较大债务管理压力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因此受到了刚性约束,很难继续为西部地区制造业基础设施项目增加融资。

2.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持。从整体看,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处于调整期,部分产业经济低迷不景气,政府颁布的、具有指导性的扶持政策因未得到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实施,使得一些促进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的政策流于形式。政府资金的数量有限,通常对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不能起到及时的、直接的作用,且从中获利的公司也是屈指可数,使得政府扶持效果不明显。

3. 担保制度不够健全。西部地区基层贷款担保机构自身发育缓慢,运作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使其不能与西部地区制造业众多上市公司的贷款担保需求相适应,制约了信用担保业务在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4. 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缓慢。目前,西部地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主要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水利投资公司、资本营运公司以及工投集团等。这些平台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会因为缺少地方政府直接信用支持而很难通过银行信贷评审条件,大大削弱了其从银行获得更多信贷资金以支持企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

其次,从金融机构看,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问题主要为以下方面。

(1)银行实力不强,融资规模小。西部地区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资金规模相对较小,融资实力相对较弱,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转型升级的融资需求。(2)借贷程序复杂,门槛高,信贷约束问题严重。长期以来,由于金融机构借贷申请、审核、批复程序的复杂、手续的繁琐导致企业借贷的办理时间过长、办理效率低,造成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银行借贷融资的速度慢,与其经营中资金需求周期不匹配,资金脱节现象严重。再加上,金融机构与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缺乏理性的沟通,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门槛高,不愿意向这些经营风险和放款成本预期都很高的公司提供贷款。因此,部分良性发展的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借贷申请容易被忽视,使其面临严重的信贷约束问题,融资需求不能被及时满足。

二、融资能力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与我国制造业整体保持一致,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但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到底如何,该怎样对其融资能力进行评价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因此,针对此问题本节在查阅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中反映其融资能力的指标进行统计及分析后,分别从融资结构、融资特征及融资模式三个方面对其融资能力进行如下评价。

首先,从融资结构角度可以看出:一是2013~2015年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以及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的波动都不大。资产负债率基本以0.01%为公差呈上升趋势,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基本围绕80.88%的水平上下浮动,而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则基本保持在39.37%的水平上。二是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较大,连续3年均达到80.84%,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具有高流动性负债的倾向,这将加剧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环境中的变化,在遇到利率的调整、银行基准利率调整等情况时,加大了资金周转困难的可能性,进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对于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本身的融资能力乃至整个经济市场都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endprint

其次,从融资特征角度看:一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自主研发能力欠缺、技术的外部依赖性较强、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导致其内生性不足,内源融资大都依赖于固定资产补偿损耗所形成的折旧。而由于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更新都具有很长的周期性,因此其内源融资结构单一,融资比例较低且融资额度不稳定,难以维持公司生产经营的大量资金需求。再加上,以固定资产等设备进行抵押的运作周期长、损耗性大、缺乏抵押权人的直接监管,且国家对资产抵押制定了担保等相关硬性规定,因而以此方式融资的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牵涉较多,难以形成较稳定的供求关系,也就难以及时满足其融资需求。二是2013~2015年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债权融资占总资产的比例都呈平稳增长趋势,且股权融资占总资产的比例约是债权融资占总资产比例的6.4倍,而债权融资中短期借款占借款总额的比例是长期借款占借款总额的3倍以上,各年短期借款占比均值达到69.76%。可见,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净现金流量不足,企业需要大量短期借款來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即具有较高的偿债风险,使得内部积累难以形成良性发展,不利于企业所融通资金的循环利用与效益提升。

最后,从融资模式角度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以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为辅,股权融资为主,债权融资为辅,且偏好外源融资,基本成“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内部融资”的混合模式。这就会使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面临巨大的短期偿债风险,大量股权融资致使公司股权稀释,经营决策与经营需求不能及时配比,加上内部融资积累较弱且不能很好的利用等,长期如此会导致企业难以为继甚至破产。综上所述,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较弱,且融资后资金的充分利用率较低,其融资结构有调整待优化,融资模式以及融资偏好尚需进一步修正。

三、结语

西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其发展问题是一个关系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全国地区平衡发展的重要问题。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需要正确选择转型升级路径,明确转型升级方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治理、平衡管理;调整财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一带一路”视域下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与策略,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6Z140)。

(作者单位:杨仕羽、金玉杰,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黄甫军,商洛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品创新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研究
拓宽非公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研究
供应链协同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2016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行榜
2016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