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
2018-03-07娄景莉
娄景莉
摘 要:文物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现阶段,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明显的效果是对文物保护的改进和文物保护延续等,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保护文物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物的陈列和保管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文物保护意识;导向;文物陈列;保管
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作为一门前沿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性质各异,涉及到的文物材料种类也纷繁复杂。在中国,因为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大多数博物馆都无法发展专业的文物保护队伍。特别是在县或市一级的博物馆里,根本没有专业的文物保护专员。事实上,发展自己的文物保护专业队伍对这样一些博物馆来说刻不容缓。积极发展文物保护队伍,掌握有关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是缓解这一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文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对文物进行保护,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更应该坚守这份理念。
1 文物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对文物和标本进行收集和宣传,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在科学、艺术、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价值。我国历史悠久,有特别丰富的历史文化,然而能够留存下来的文物却少之又少。所以,对于这些很不容易保留下来的文物,博物馆要进行妥善保管。只有将文物保存好了,后期的工作才容易开展。这些文物只有受到良好的保护,向观众展示的时候才能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凸显出来,最终让观众受到启迪。博物馆对文物的良好保护才是实现博物馆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在我国所有的博物馆中,有一半的博物馆都是基层博物馆,由此可知,基层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的主要力量。但基层博物馆的保管人员专业技能存在很大差异,加上条件又落后,对文物保护的程度远低于省级博物馆和国家级博物馆。基层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许多珍贵的文化资源。如果基层博物馆不能有效地保存这些文物,使其遭受破坏,将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危害。
2 保管和陈列文物因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而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文物保管的条件不科学
很多文物保护机构的建筑面积特别小,文物的显示设备也很古老。由于环境条件差,很多文物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存放,大多是工作人员随意堆放,导致很多有研究价值的文物被放在了地上或全是灰尘的桌子上。
2.2 对文物保管和陈列不到位
在文物的保管和陈列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照明等环境因素的要求各不相同。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物保护机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和改造,但因缺乏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文物保护意识,虽然文物保护面积增加了,但是文物保护的技术依然没有提高。
2.3 文物本身的变化没有被及时发现
由于时间和物质的变化,文物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文物的变化速度相对缓慢,需要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在文物保护过程和文物展览过程中仔细观察,微小的变化才能被发现。因为文物保护机构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较低,对工作又不太认真,自然对文物的变化很难发现。例如,在文物保护机构中,没有人注意书画掉粉的现象,更没有人对这个现象进行管理。因为书画长期放在一起会出现粘连在一起的现象,工作人员并不注意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在闲暇翻看时不注意把字画撕开,致使文物的相关内容受损。每年都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各种文物保护机构中。
3 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
预防性的保护對文物的陈列和保管意义重大。它要求每个人都以保护意识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观念。现在,世界遗产保护人员已经认识到了对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已成为国际文物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文物陈列与保管方法。
3.1 加强对文物的陈列和保管意识
文物保护人员的保管意识对保护工作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博物馆要培养文物保护工作者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博物馆应该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博物馆陈列文物的基本知识和科学的保管方法,然后定期进行测试,督促文物工作者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物保护意识。
3.2 控制陈列室的温度和湿度
作为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地控制陈列室的温度和湿度,并进行定期监测。这就要求员工要熟悉室内文物适合的温度和湿度,并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到实践中。例如,把不适合潮湿的文物放在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中。在文物保护过程中,一旦发现温度和湿度超过规定的标准,工作人员应及时报告并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整。
3.3 注意防霉
由于文物的长期陈列和存放极易引起霉变,对文物造成很大的破坏。现阶段,很多文物博物馆利用防霉杀菌剂来防止文物发霉现象产生。但防霉剂的长期使用,其中一些霉菌可能产生抗体,使防霉剂失去效果,所以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更换防霉剂。
3.4 对文物的仔细观察
文物管理人员应当密切注意自己管理的陈列厅和库房文物的变化,随时了解和发现文物的病理变化,及时报告。此外,要想有效地了解文物的变化,必须充分了解文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例如,青铜器上有不同的锈,有些会损坏文物,但有些锈对文物就没有损害。
3.5 确保文物的清洁
文物陈列和保管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文物的病变情况。通常来讲,在文物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工作人员手部不够干净卫生,导致包装上会存在害虫,最终影响文物的保管。这就需要陈列室内最好不要存在不相关的包装,此外,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或者工作时带上手套,从而减少文物的损坏。
3.6 病虫害防治endprint
影响文物陈列和保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虫害,文物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可能对文物形成破坏的害虫种类,对这些虫类的生活习性进行仔细研究,掌握害虫防治的方法。一旦发现害虫,要及时、果断地控制害虫,减少其造成的损失。特别是有机物制成的文物,如纸、布等文物,都容易发生害虫。在有效防治害虫的基础上,也可采用不适合虫子生长的温湿度条件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并要预防为主。
3.7 进一步加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在文物保护意识的导向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修复工作。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对文物保护工作实现创新和改进。仓库保管人员也应该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文物的管理员是文物的直接接触者,要对文物的纹理、疾病、价值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利用现代化的修复技术,对现有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对受损文物进行及时有效的修复,让其更完美。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文物保护工作比较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时要通过文物保护的先进意识来对其进行指导。文物工作者要以文物保护意识作为导向,同时还应该创新各种文物保护方法来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与此同时,在现代化背景下,博物馆应该引进文物保护设备,改进自身的科学技术,这样才能发挥出文物博物館的功能和作用,为国家的文明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萍,孙丽萍.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J].中原文物,2002,04:87-88.
[2]严间开.提升纪念馆文物在陈列和保管中的保护意识[J].文物世界,2015,04:66-68.
[3]唐锋.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241.
[4]韩立伟.浅谈馆藏文物在展览过程中的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4(19):77.
[5]宋丽萍.论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496-498.
[6]司军梅.周恩来图书资料意识与文物保护意识及其实践[J].家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12):260-262.
[7]何佳珂.文物保护立法与文物保护意识—以京、渝、蓉名人故居保护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7):71-72.
[8]黄哲京.论故宫博物院文物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03):132-140,163.
[9]张伟明.近代以来中国文物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06):138-149.
[10]嫣然,海丽娜.搞好文物陈列发挥文物的宣传教育作用[J].科技风,2016(09):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