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2018-03-07邓太平胡钟平

新农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邓太平 胡钟平

摘要:随着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抑制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何应对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培育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农业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劳动人口老龄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1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提出

随着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我国土地产能一直很低,农民劳动收入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从我国人均GDP指标来看,农村地区2015年GDP人均为24642元,这个数据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与我国城市人均GDP相比,差距也有很大。农村与城市贫困而较大。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植发展农村经济的脱贫政策,但是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却还是越来越大,农村青壮年劳力、有文化的劳动力不断涌向城鎮转移,劳动力流失后农村空心化现象,留在农村务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必须通过制定系统的人口与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在调查中,20岁以下的农民工中高达61%的人留在城市。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后继乏人问题日益严重。从我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年满50岁以上的人占农村劳动总人口的52.1%。而相关据媒体的报道数据显示,中西部从事农业劳动的都是年满50~65岁的老年农民达到农村劳动人口总数的75%。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不足的表现,是一种农业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农业劳动人员素质降,使得农田因无力耕种导致闲置,造成土地资源的荒漠浪费,我国国土资源部调查报告显示,中西部农村地区每年闲置荒漠的耕地近2900万亩。“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子代的农业情感、农村基层保障体系的完善等产生了严重影响。”其次,我国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低。农村老龄劳动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低,无能力接受农业新科技,这抑制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何应对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培育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农业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2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是着眼于,我国农业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立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战略决策。在2010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我国政府提出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再一次高调提出“新型职业农民”。

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国内目前学术界已有了基本的共识。首先,从从事的职业属性来看,他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出生和居住在农村,对农业劳动和农村生活怀有很深厚的情感,长期依靠土地和其他农业资源,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技能,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终身职业,其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

其次,从生产经营主体来看,具有一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农业经营管理的,能够从事农业生产技术工作和农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家庭农场主、农业专业大户。再者,从专业技能应用来看,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农业生产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技师、统防统治植保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等。最后,从社会服务来看,从事提供农业生产资源、生产服务和农产品销售的新农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管理,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农业经营管理,并且有很高的生产能力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农民。

3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体系

3.1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育模式

“在新形势下,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培育和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突破瓶颈制约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应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制定长远规划,努力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有效衔接。”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分层次、多类型、常态化的系统工程,涵盖农村基础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短期培训和专业资质认证体系等多方面内容,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主要方式。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具有既要体现持久又要体现规范,必须符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成才的各种要求。根据实用需要,举办“田间课堂”,开展实地、实学,理论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培养专业技能,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更加应贴近农村实际情况、符合农民需求,最终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必须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围绕养殖业、种植业、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农业机械操作、使用维护等技术内容,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培育工作一定要保质保量,突出实用性、专业性、实践性,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当地产业为重点,以职业学校为载体,以提高职业农民创业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了一批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农业经营管理,并且有很高的生产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农民。

3.2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产业培育模式

构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也是培育形成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条件,它既是培育的出发点,又是培育的目的。推行新型职业农民的产业培育模式必须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以优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使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这才符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的需要。endprint

构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体系,要求深度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者既有很高农业技术又有农业经营管理能力。然而,目前的培育农民模式仍然停只是普通农业应用技术文化培训层面上,不能符合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必须把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文化培训转移到产业化培育模式上来。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衍生了许多农业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以农业经营公司为渠道、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相互合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产业培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实践课堂和利益动力。培育成果直接显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的产业培育的效果,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如大通湖的“龙虾模式”是一个以农业养殖业为基础的,体现农业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大通湖的龙虾养殖,逐步拓展,专业分工细化,形成了一个以龙虾养殖为中心的,既体现龙虾养殖应用技术培训,又有生产管理经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化模式下,培育了一批龙虾养殖、龙虾购苗、龙虾医药防治、龙虾销售等各种人才,形成了几千人的产业队伍,不仅促进了大通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发展。

3.3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工程培育模式

工程培育模式是由政府主导和发起的,是一种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的“农民培训工程”,又是一种多层次、多手段、多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工程培育模式。

地方政府要立足本地情况,充分发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程的指导职能,对接生产、经营和服务,融合一、二、三产业,对于农业支柱项目和家庭农场农业特色项目给予对应的政策支持和指导,重点扶持粮食蔬菜生产、检验、加工、销售、出口特色产业,形成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工程培育扶持政策的长效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的工程培育扶持政策的长效机制,要求各级政府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以培育提高职业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以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手段,开发和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益。培育农民绿色发展观念,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科学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近年来,湖南省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加大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对60多万人进行了培训,将近对10万人得到创业培训。结合行业实际需要,对20万人劳动性力结构性转移培训,考核合格的职业农民发放培训结业证书,大大提高了农民适应新型农业发展需要的能力,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4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建议

4.1加大对培育新型农民培育的投入力度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要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扶持制度。应该由完善财税、信贷保险、补贴等国家财政政策来加以解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间跨度周期长,投资成本高,风险大,这导致了人们的投资愿望较弱,驱动力不强,只能依靠政府财政专项投入。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本投资,主要对象是农村农业应用技术教育培训、农民文化教育和农民创业教育培训等等的投入。2013年,湖南各级地方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程投入经费2000万元,将职业院校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投入1亿多元,并且每年投入专项培训经费1300万元有序进行安排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但是,从湖南农村的现实状况分析来看,仅仅依靠各级地方政府投入是不可能满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这项系统工程,建立新型农民培育的多元投入体系。

4.2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各类平台

农民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并不尽人意,受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和土地流转障碍的制约,造成农地小规模、分散化、细碎化,这对培育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和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必有一定的障碍。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完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研究制定土地入股、抵押的政策措施,创造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建设体现以农民地权为中心的土地规模化、集中化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土地有序流转管理机制,加强提高土地产能的基础条件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农业设施用地政策制度,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建立土地平台。其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要处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职业农民和其他主体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大力推进农业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以涉农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行业协会为合作纽带,相互构成共生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具备强大生产力功能的、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经济联合体的农业产业平台。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